高中数学概念的教学方法分析
2016-05-30孙超群
孙超群
摘 要:伴随改革后教育体制的实施,高中数学在传统教学方法之下不能满足于现今学习知识的众多需求,教师务必要转变自身在教学中运用的方法。当前多数教师都忽视了对数学概念的教学,实际上增强对其概念学习,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一些深层次知识。在新课标倡导之下,更加重视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与记忆。为此,文章对高中数学概念实施教学方法展开分析。
关键词: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方法;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9-0071-01
一、引言
高中的数学在教学之中,部分教师对其数学概念相关教学依旧在应用传统方法,要求学生去死记硬背一些数学概念,概方法比较机械化,故学生不能深刻理解与记住数学概念,很难正确解答出数学中的难题。所以,教师有必要将学生致力于学习中主体的地位,增强师生间知识交流,提升他们在数学概念相关学习中的积极态度。
二、开展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的重要意义
高中的数学教师应该重视教学所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开展数学概念的教学,有利于该教师提升专业素养。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对数学进行学习的热情与效率。学生在数学概念的学习中获取了心得体验以及解题的思路,完善了高中数学概念在教学中的方法,培养他们在高中学习阶段能够主动研究问题,并养成良好习惯去学习数学概念,并在实际问题中应用其数学概念,它的开展是社会发展的必需选择。
三、高中数学概念特点
(一)事物双重性
人脑对某些事物的本质属性产生能动反应主要体现在概念上,尤其是数学概念,它是学生们逐渐感知相关活动经验的过程,主体对起课题进行修正以及加工等,歌喉达至构建目的。基于数学研究的主要对象都是与客观物质相脱离的内容进而独立存在于精简中,从根本上讲实践理论需要数学概念进行演变,故令事物具有双重性特点,即抽象化、具体化。
(二)逻辑连续性
数学概念并非孤立存在,经常和其他概念间进行关联,实则为逻辑关系。它能领数学概念更衔接化与系统化,进一步形成了知识框架与网络。例如:很多学生难以解答出立体几何相关证明题,若能重视线、面间存在逻辑的关系,就可轻松准确解答出该题。
四、高中数学概念的教学方法
(一)感性材料引导抽象概念认识
数学概念通常需要运用感性材料去诠释,多样化感性材料能够丰富学生对其概念内涵的理解,进而思考他和外延间存在的联系,令数学改性形成完整的系统。直观的感性材料都是学生在生活之中能够接触到的,将其应用在教学中,能够引导学生认知一些抽象化的概念以及实际问题。例如:模型和图表以及图形等,教师列举这些实例能够引导学生予以观察和分析,从而抽象出其在本质上具有的共性,令学生较快认知并接受新的抽象概念。
(二)调动学习积极性
通过借助一些多媒体设备实施数学概念的教学,这主要是由于数学概念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如果教师单一进行文字化讲解,学生就难以掌握数学概念中的内容。教师运用多媒体(图片或者影像)将事物进行具体化,便于学生透彻掌握数学的概念。例如:抛物线这部分知识,在教学中教师就可选取一些几何的花瓣去深入教学,由于抛物线自身具有动态性,若运用文字去描述根本无法体会其运行轨迹,故需运用轨迹图理解概念。
(三)明确本质属性
在学习函数之时,需要在其映射知识重要基础之上去构建,学生应该明确其定义域和值域以及对应的法则、图像,这些皆属于概念的本质属性,故它是函数自身就固有存在的,基本函数共有五种。在学习之时都要从概念出发,例如:实数集的判断,y=,实际上x=0之时无确切y值和气对应,这和映射定义之中的x可去任意值不符,因此该函数表达式不在实数集范围内,这就令学生很好掌握数学概念本质属性,故有必要明确本质与属性。
(四)搞清概念内在逻辑关系
数学概念在实际教学之中,其教师主要通过知识进行联系,便于学生加深对其知识的理解。由于高中的数学概念之间不仅具有关联性,其内在还存在逻辑关系,因此教师在实施概念的教学之中应该掌控好进度,要有简单到高难逐一渗入,令学生渗入理解数学概念具体的内在关系。若开始就传授给学生比较高难的概念,则就挫伤了学生学习的自信。例如:等比数列的讲述,教师可将其与等差数列进行联系,讲解等比数列以前一定要令学生去复习其等差数列具体概念,掌握概念间规律。学生通过实例对比,掌握其中的概念规律,加深了对数学概念的记忆。
五、结束语
现今教育实现改革已经开始进入至热潮时期,尤其是在课堂教学实施效果,其一线教师主要重视教学的经验,以及考试的最终成绩,但是教育的研究者更加证实对理论的研究,因此理论、实际无法实现完美结合,很难指导其教学实践获取较好成果,因此要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对高中时期数学概念的理解,促进对知识的正确掌握。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孙磊丽.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研究[J].聊城大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14,4,(4):1-29.
[2]彭浪.试析高中数学概念的教学方法[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6,1,(1):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