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现状分析

2016-05-30董晶晶袁晶

亚太教育 2016年24期
关键词:科学教育科学素养小学教育

董晶晶 袁晶

摘要: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具有双重价值:作为公民与作为小学教师。科学素养的高低会影响到科学教育能力的发展,学生在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中,又会体现出自身的科学素养,比如:基础知识扎实,但是实践意识薄弱,忽略科学精神的养成,思维广度窄,操作能力参差不齐等,这与个体的成长经历,尤其是科学学习经历有着密切的联系。

关键词:小学教育;科学素养;科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8-0010-01

2000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科学教育被视为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主要途径,曾经位列“副科”的自然课成为了国家级课程。2003年,我国正式启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简称《2049行动计划》),旨在从整体上提高我国公民的科学素质。2016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对“十三五”期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实现跨越提升作出总体部署。作为科学教育的关键要素,小学教师的科学素养会直接影响到科学教育的质量,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提升迫在眉睫。

科学素质与科学素养并不是同一个概念,科学素质强调科学知识与科学方法的理解与运用,在价值取向方面表现为“知识本位”,而科学素养则更加关注科学精神和科学世界观的形成(比如:无神论、实事求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等),在价值取向上表现为“素质本位”。所以,科学素养的层次要高于科学素质,科学素养既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更强调科学的价值观、科学态度以及养成一些与科学有关的思维技能,也就是科学精神。

一、基础知识扎实,实践意识薄弱

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段的学生,经过中小学的学科学习,在科学知识方面具有一定的基础,而且不乏基础知识扎实的理科生,但是在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表现出“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冀教版小学科学教材中有一节关于热胀冷缩的内容,其中有一个“铁轨上的缝隙有什么用?”的问题,很多学生在面对这个实际生活中的科学知识时一筹莫展,但是对于热胀冷缩的概念却能倒背如流。可见,尽管学生的高考成绩不低,掌握的理论知识不少,可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依然会显得力不从心。

这种思维模式与学生长期的应试学习经历有关,也与“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教育观念有关。学生习惯了长久的“老师念答案,自己写答案”的学习方式,习惯了“进水管注水同时,排水管放水”式的脱离实际生活的问题解决模式,很难在大学阶段表现出灵活的创新能力。所以当学生接触科学教育活动方案的设计时,就只是一味地强调科学知识的重要性,而且这些知识一直停留在理论层面,没有应用到生活实际当中,更加觉察不到在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中,蕴含的科学方法与科学精神。

二、重视科学知识的学习,忽略科学精神的养成

在冀教版小学科学教材中,有一节课“毛毛虫不见了”,介绍的是变态生物毛毛虫的生长过程,很多学生在设计这节课的活动时,都能准确地把握住知识层面的重点,即毛毛虫成长过程的几个重要阶段,但是很少考虑观察方法和情感目标的设计。还有一个关于“浮与沉”的活动,学生有意识地设计了记录表,引导儿童先猜想再验证,但是当实验中的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时,学生没有引导儿童分析问题,而是简单地告诉儿童“这个应该是可以浮起来的”,于是在记录表中做了一个“浮起来”的标记,于是,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就此被忽略了……

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知识的外显性和易衡量的特点,中小学阶段的科学课程主要以考察学生科学知识作为考核的重要手段,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造成了学生潜意识中“只有知识,没有精神”的思维方式。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意识,学生在学习中也很少体会到科学精神的形成。所以当学生作为一名准教师,进行科学活动设计的时候,经常忽略科学知识学习过程中体现的科学方法与科学精神。当学生自己成为教师时,上述缺陷就会再次暴露,这种缺陷是具有延续性质的,后果具有一定程度的“灾难性”。

三、思维广度窄,操作能力参差不齐

在一个关于“摩擦起电”的活动中,学生设计了摩擦起电的演示环节,原计划的演示教具中用到了橡胶棒,但是学生并没有找到这件教具,于是在汇报的时候,学生的活动显得残缺不全。在这个案例中,橡胶棒可以由常见的气球来代替,可是学生只是刻板地认为只能用橡胶棒来操作,并没有想到可以用替代材料。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这些案例都共同指向了学生的思维广度。

科学教育既包含科学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又包括过程与方法的体验,这些过程会影响个体的思维方式,思维能力的培养本是科学教育的应有之意。思维广度本身与个体的成长经历有关,也与个体对科学原理的理解和把握程度有关,这些都可以通过专业训练得到改善和提升,类似于科学史和科学教育案例的课程,能够有效扩展学生的思路,帮助学生逐渐建立起相关科学原理之间的关系,当学生熟悉了基本的原理及其应用之后,就能够比较顺利地建立起材料之间的联系,从而扩展科学思维的广度,这种拓展又会反作用于科学原理的理解,形成良性循环。

(作者单位: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基金项目: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14年度基金项目阶段性成果(课题立项编号:JJS2014-122)

参考文献:

[1]王国凤.多元化小学科学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2]陈慧.小学科学活动设计与指导.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3]李雁冰.科学史融入科学教育的几个现实问题.全球教育展望,2012(10):91-96.

[4]代建军.中美科学教育目标的比较研究.外国中小学教育,2005(9):17-21.

[5]张颖之,刘恩山.科学教育中科学内容知识的结构.课程·教材·教法,2013(10):47-51.

[6]宋广文,曹红.中西科学教育的比较及其启示.全球教育展望,2012(3):93-96.

猜你喜欢

科学教育科学素养小学教育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如何在日记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STEM对我国科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