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释义与股份制问题
2016-05-30杨玉
杨玉
摘要:“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是马克思提出的,适用于共产主义社会的所有制关系,其基础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将股份制视为“重建个人所有制”重要形式的观点是对马克思的误解,股份制只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向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所有制过渡的一种经济形式,并不等同于公有制。正确解读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及股份制理论对我国经济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明确我国所有制改革方向。
关键词:重建个人所有制;股份制;公有制:经济改革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提出了他的“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他设想了未来的社会仍有个人所有制的存在,只是不同于以前生产资料归劳动者个人所有的所有制关系,也不同于资本主义私有制,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个人所有制,是三種所有制的“否定的否定”。我国理论界对于这一理论的解读众说纷纭,甚至引发了解读“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的论争,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有的解读将股份制看成是“重建个人所有制”的重要形式,这与马克思的原意出入较大。
一、“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释义
首先,要明确“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适用于共产主义社会。所谓“重建”,是指重新建立那个被资本主义私有制否定了的、但又吸收了资本主义成就的个人所有制,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这样以剥削劳动者为生的发展方式使得资本主义私有制的道路不会长久,剥夺者终将被剥夺,而剥夺“剥夺者”的方式就是“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将被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归为“联合起来的个人”所有。可见,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并非适用于资本主义,而是适用于其彻底终结后的未来共产主义社会。除此之外,“重建个人所有制”也不是指无产阶级专政时期的经济制度。有学者认为我国处在共产主义初级阶段应该走好“重建个人所有制”的第一步,这种观点忽略了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观点,在这篇文章中,马克思提出了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并不是无缝连接的,二者之间有一个革命转变时期,这就是无产阶级革命专政时期。马克思把无产阶级专政仅仅作为短暂的过渡性时期是因为他的着眼点在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他所提出的理论最终都是服务于共产主义社会的国家制度的。
其次,“重建个人所有制”是指生产资料公有制。在《资本论》中,马克思阐述的三种所有制之间的第二次否定,是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否定。资本主义私有制能够否定第一种所有制形式,就证明它顺应了当时时代发展的潮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但这种发展不是永恒的,资本主义固有的内在矛盾以及极端的发展模式决定了资本主义私有制不会长久的存在下去。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资本主义的掘墓人——工人阶级必将从压迫与剥削中站起来,反过来剥削曾经的剥削者,夺回他们手中的生产资料变为共同占有。在这方面引起论争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马克思既然认为否定基本主义私有制之后要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那他为什么不直接这样表述,反而是把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论述为“重建个人所有制”呢?根据“重建”二字可以看出这种新的所有制关系不是与前两种生产关系毫无瓜葛的,这种所有制是对前两种所有制关系“否定的否定”,体现了辩证法精神,其本质是“共同占有”和“个人所有”相结合,因此“重建个人所有制”与此前被资本主义私有制否定了的“个人所有制”有一些相似之处。但否定之否定不是倒退而是螺旋式上升,这种相似不是简单的恢复,而是将以往相互独立的个体劳动者组织起来成为一个“共同联合体”,并且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个人所有制,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联合起来的社会个人的所有制。
目前我国学术界对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释义存在较大分歧,其中有些观点与马克思原意差距较大,最典型的是把股份制看成是“重建个人所有制”理想形式的观点。例如认为,“公众股份制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本质特征,又适合我国特殊国情与发展要求,因而应当成为‘重建个人所有制的重要形式。”更有学者过分夸大股票的作用,认为是经济取得发展进步的重要因素,认为股票“体现了社会所有与个人所有的统一,公有制与私有制的统一,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的统一。”更是由此提出了所谓的民主社会主义模式,其实质是主张个人所有化,鼓吹私有制,那么我们究竟应该怎样正确认识股份制的地位和作用?
二、正确认识马克思的股份制理论
同样是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对股份制的性质做了科学的论断,他认为股份制还是局限于资本主义体制内的,不但没有克服私人财富与社会财富的对立,反而在新的层面上发展了这种对立。由此看来,股份制虽然在形式上表现为共同所有,但实质上仍然是彻头彻尾的资本主义,属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一种实现形式,那些将“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解为“劳动者人人持股的股份制”的学者们忽略了劳动者平等地、共同地、无阶级差别地占有生产和再生产,对于劳动者彻底解放和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而马克思曾经说过,股份制公司只是“资本再转化为生产者的财产所必需的过渡点,”不过这个“过渡点”并不意味着已经实现了这种过渡,反而“还是局限在资本主义界限之内”的,其本质仍然是资本主义的。马克思的观点已经显而易见了,他认为这一时期的股份制公司依然具有资本主义的本质属性,而马克思所要重建的是具有公有制性质的个人所有制关系,所以股份公司怎么会成为马克思所要“重建个人所有制”的实现形式呢?
此外,股份制也并不等同于公有制。股份制得以广泛传播的原因在于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竞争也变得日趋激烈,资本家必须加大资本投入才能获取企业正常运转所需的成本,在这种情况下,过去那种单个资本家出资并管理个人所有企业的方式已经行不通了。而通过股份制这种方式,即可以加快资本集中的速度,将社会上独立、零散的资本汇聚成股份资本,继续扩大企业规模,促进生产力发展。可见,股份制在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方面有着巨大作用。但是,股份制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本质,这种联合起来的资本仍然属于私有财产而不是社会财富,股份制企业仍然是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如果股份制是“重建个人所有制”的重要形式,而“重建个人所有制”恰恰又是适用于共产主义社会的,这是不是就意味着以股份制为主体的资本主义国家是否已经完成了向共产主义的过渡?而且在马克思所设想的未来社会中,劳动者是不会相互交换自己的产品的,凝聚在产品中的劳动也不再是衡量产品价值的标准。可见未来社会没有商品,不存在价值,也不会存在作为“增殖价值的价值”的资本,又哪来股份公司和股票呢?
三、“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的时代价值
重新解读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的时代价值主要在于指导经济社会的实践,特别是指导我国深入进行经济改革的实践。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的社会主义虽然正在努力向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过渡,但是目前还不具备建立单纯公有制的条件,不能实行生产资料的社会所有制,我国的公有制还没有相应的物质基础来覆盖全社会,与马克思所设想的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个人所有制还相差甚远,我国要达到可以“重建个人所有制”的前提条件,还需要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所以“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对于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发展与完善,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导向作用。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从以往对“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错误的和教条式的解读中走出来,要警惕一些人让“重建个人所有制”提前到来的主观臆断,还原马克思的本意,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融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其次,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因为马克思认为未来社会必须拥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这样才能创造出极其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使人们的生存和相互交往不再受到物质的限制,从而使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成为可能。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发展时提出过当生产资料集中的程度以及劳动社会化的程度都达到了与当时所处的资本主义环境互不相容、甚至阻碍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时候,“重建个人所有制”就成为必然要求。若资本主义“成就”的基础还未达到可以“重建个人所有制”的要求,可以先在公有制企业实行“资本经营体制”,逐渐促进“重建个人所有制”所需的生产资料集中和劳动社会化等前提条件的成熟,这一点对于我国经济改革也有借鉴意义。同时,生产力的发展必然促使世界市场的形成,在世界市场不可逆转的趋势下,任何国家都不能独立于世界市场之外,这就要求我们借鉴学习先进国家的积极优秀成果,促进我国的生产力发展。世界市场背景下的世界交往使得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也成为可能,人们不再是相互孤立的个体,普遍的世界交往使人们能够接触到更多的文化、科技、教育等有利于个人发展的因素,此时人得以发展的全面性就充分体现出来了,这种全面性不仅体现在现实关系上,也体现在观念关系上。
“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的意义还在于保证每个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目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暂时还不可能保证每个人平等的全面自由發展,但我们可以正确把握个人所有制以人为本的本质内涵,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让劳动者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使劳动者在医疗、教育及其他公共设施方面获得保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缩小贫富尤其是城乡差距。还应当鼓励能促进生产力发展和劳动者个人发展的经济形式。既然马克思都肯定过以剥削劳动者为发展手段的私人经济在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社会关系的发展,有利于更高级的新形态的各种要素的创造。”那么现阶段我们就没有必要再去争论那些能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经济形式到底是“姓资”,还是“姓社”,而是应当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各种经济形式健康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