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高中语文隐性知识教学的研究探讨

2016-05-30袁秋娥

新课程·中旬 2016年3期
关键词:隐性知识教学措施高中语文

袁秋娥

摘 要:对于隐性知识来说,主要是在学生的学习经验、方法与习惯、知识水平等方面,借助语境把握、语感培养以及语言习得来实现。

关键词:高中语文;隐性知识;教学措施

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相对应。爱因斯坦曾说:所谓教育,是忘却了在校所学习的全部内容之后剩下的本领。可见隐性知识的重要性。

一、当前高中语文隐性知识的教学现状

1.教师对语文隐性知识的认识程度不够

语文的隐性知识主要是独立于听、说、读、写以外的,在语文学科中自成体系的部分,并作为语文能力的知识与发展所需要的依据。然而,当前仍有一些语文教师对隐性知识的认识还不明确,一味“满堂灌”,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忽视内隐學习对语感培养的作用

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就是语感,作为语文能力的核心部分,一些教师懂得语文重要的隐性知识就是语感,但是在培养方式方面存在着一定误区,大部分教师只是通过不厌其烦的讲解与机械的练习来实现,缺乏正确科学的方法来指导学生。

二、高中语文实施隐性知识教学的合理措施

1.注重反复推敲

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掌握其中的隐性知识,需要通过反复推敲,也就是修改,才能在不断地完善与认识中获得真知。例如,在学习《记念刘和珍君》这一课文时,很多学生都会对标题中的“记念”产生疑问,为什么不用“纪念”呢?而教师这时应该引导学生仔细进行推敲,“记”本义与“忘”相对,作“记住”讲,引申为“记忆、惦记”。而“纪”本义为“丝的头绪”,引申为“记载、管理”,当作“记载”讲时,是与“记”通用的。让学生了解两个字的不同用法,使学生对文章的主旨能够合理把握,也对学生的写作带来积极影响。

2.积极把握文本再现

作为语文隐性知识传达的主要手段,文本再现能够对学生的审美经验进行挖掘,以此产生审美体验。首先,通过课堂引导,帮助学生掌握文本精华所在,使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提升。如,对于《红楼梦》第三回“林黛玉进贾府”的学习中,要引导学生对文中“步步留心、时时在意”进行分析,并让学生思考这样描写的原因。其次进行拓展再现。引导学生在文本中挖掘隐藏的知识点,锻炼学生的创造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引导学生内隐学习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想促进学生隐性知识的学习,需要引导学生掌握内隐学习的方法。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文质兼美的作品,使学生通过个性化阅读,对语文的隐性知识进行积累,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灵感,促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编辑 韩 晓

猜你喜欢

隐性知识教学措施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MOOC在高职公选课教学中应用的思考
基于隐性知识视角下的工业设计教育研究
新课改背景下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
彝汉双语教学的现状和策略
初中语文活动式教学分析
馆员隐性知识在团队管理中的应用
新产品开发中的隐性知识转移障碍探析
隐性知识与研究生创新能力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