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怎样提高小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2016-05-30旦巴次仁

小说月刊·下半月 2016年3期
关键词:安全意识培养

旦巴次仁

【摘 要】安全意识是学生对安全知识的掌握及保证自身安全的基本行为的认识。安全意识是学生自我保护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小学生意外伤害事故时有发生,而且有相当大的比例是由于小学生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和安全意识所造成的。因此加强安全教育,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就尤为重要。

【关键词】安全意识;自我保护能力;培养

要确保安全,根本在于提高安全意识、自我防范和自护自救能力。抓好安全教育,是学校安全工作的基础,没有安全感的学校,师生也无法进行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和正常的学习。我认为学校要抓好安全工作,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经常性地开展安全教育。

一、让学生了解安全小常识

对学生要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安全教育大致分为防水、防火、防毒、防电、防坏人、防交通事故教育等。

防水教育主要指要求学生不要一人下河洗澡,要有大人陪护。放学上学途中遇到暴风雨一定要结伴而行,不要往低洼处行走。遇到危险及时呼救。掌握一些溺水后的紧急自救办法。

防火教育主要指不要玩火,不要在易燃物体旁燃放鞭炮。不要在森林边点火。用柴取暖时周围不要堆放柴火。在遇到火灾时先逃生再报案,不要直接参与救火行动。

防毒教育主要指在购物时一定不要购买“三无”产品,(无生产期、无保质期、无生产卫生许可证编码)。不要吃腐烂变质的食品。不要捡拾别人丢弃的东西。不吃野果。生吃水果一定要洗干净。

防电教育只要指不要用湿手插电源插头。不要用金属制品直接与电源接触。不要用湿的手巾擦电器。不要用手摸裸露的电线。雷雨天气,千万不要站在树底下避雨。在放学上学路上,要注意电线是否有脱落。出门前,一定要把所有的电源关闭或拔掉等一些常识。

防坏人的教育主要是指不要招惹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不要参与他们的活动。上学放学不要坐陌生人的车辆。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不要吃陌生人的东西。更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话跟着陌生人走。遇到坏人偷袭一定要冷静,静观其变,找准机会脱身。

防交通事故主要指在公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无人行横道要走公路的内侧(靠边走)。横过马路时要左右看看有无车辆行驶。不坐三无车辆。不坐超载车辆。不坐摩的。不在公路上玩耍。不在公路上骑车等。

无论进行那类的安全教育,我们都要有一些相关的图片与事例加于教育,这样让学生更直观的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就要讲安全。

二、创设情景,切实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都是难以预料的。一念之间,就有可能发生安全事故。我们能为学生考虑到的是很有限的,隐藏在孩子身边的不安全因素,我们不可能预料到底什么时候会发生。为了尽量避免这类事故的发生,教师应创设情景,训练学生的应变能力。只有提高了学生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让学生自己去面对,自己去学会处理突发事故,才能真正让学生得到安全。通过一年多的安全教育,学生了解了更多的安全知识,掌握了一些必备的安全技能,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逐渐增强。记得有一次正在上晚自习时,天气突然发生了变化,电闪雷鸣,风雨交加。我们教室里的电路线路出现了故障,发出了点点火花。坐在电灯开关旁边的李兴皇同学连忙站起来,关上了电灯开关。从这件小事上,我们便能发现,教育在实践中得到了应用,提高了学生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三、开展安全演练活动,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过去学校组织的各项安全教育,安全活动,都是留于口头说服教育,以理论教育为主要手段。可是只注重理论的教育,教育效果并不是很明显,学生没有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在一年多的教学研究过程中,我把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放在首位。通过一系列的安全教育及安全模拟演练活动的开展,学生的各种自护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安全意识增强了。各年龄段学生的活动自护能力、身体自护能力、意外伤害自护能力及心理自护能力等方面有了大大的提高,培养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如有一天下午放学后,几个同学正在打扫教室卫生,刘铭政负责擦玻璃,当擦到教室里的电灯开关边缘时,张雄剑同学你们连忙叫道:“不让湿抹布碰到电灯开关,避免触电”。当学生在学校感到身体不适时,能主动给老师讲。如当代满园同学在操场上玩耍时,突然流鼻血了,他自己连忙跑去寻找蒿叶,搓乱后塞住鼻孔,并用冷水拍拍额头,然后将血迹洗干净。这就是学生安全教育效果的体现,也是学生自我保护能力提高的一个重要表现。

四、家、校对安全自护教育的一致性

在培养学生安全自护意识教育的过程中,应要求家长配合进行一致性的教育。因为相当一部分“自我保护”教育的内容存在家庭中,教师不方便进行具体指导。因此我们可开展家长课堂活动,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安全常识介绍给家长,提高家长自身的安全意识,让孩子在父母的帮助下,掌握在家中的一些安全自护能力。还应注意对孩子独立行为能力的培养。

如父母出门在外,小学生一个人在家时,千万不要给陌生人开门,有紧急情况时孩子可请可靠的邻居帮忙等。家庭和学校密切配合,对学生实施安全自护的家校同步教育,是学生健康安全成长的必要保证。

总之,加强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是十分重要,他关系到每个学生的安全和健康,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平安。因此每个教育工作者和家长都应防患于未然,去除一切可能发生在孩子身边的危险因素,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猜你喜欢

安全意识培养
如何提高技校生在钳工实习中的安全意识
分析飞行教学中的作风建设及其安全意识
在电类实践操作课程中对士官学员安全及规范操作意识的培养
为幼儿营造安全的港湾
武术搏击训练的运动反应能力探讨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