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改革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几点思索

2016-05-30才华草

小说月刊·下半月 2016年3期
关键词:培养能力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才华草

【摘 要】最新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信息技术是一门比较新的学科,它与语文等基础学科有许多不同之处。信息技术内容十分丰富,名词术语很多,各知识点之间联系密切,常常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往往使得学生在入门阶段感到陌生的名词多,难点集中,头绪繁杂,甚至产生畏难情绪,失去学好信息技术的信心。所以,在新课程的改革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原有基础学科中的教学经验并结合信息技术这门新型学科的特点来搞好计算机教学。

【关键词】信息技术;新课程;激发兴趣;创设情境;培养能力

一、激发学生兴趣是学好信息技术的关键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渴望探求真理,与肯定的情绪态度相联系的积极的意识倾向。兴趣能激发和引导人们在思想、情感和意志上去探索某种事物的真相,是学习和创造的重要前提,是成功的先导。兴趣是一个人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巨大动力,它可以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充满自信,主动探索,勇于创新。目前,课堂教学是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一种主要方式,上好每堂课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课堂教学的重点之一是教法的设计,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方法决不能完全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应该有自己的特色。教学实践证明,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开始,学生对计算机都怀着神秘、兴奋的心情,并觉得可以打游戏、好玩,于是非常想学。但随着《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的深入,有的内容需要记忆,且枯燥无味,难度增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慢慢降下来了。因此,教师一定要善于引导,根据《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特点,设计合适的教学方法,并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情境是信息技术教学的基础

情境在教学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课程时,要拥有自己的问题或学习目标,教师要为学生设计合适的、具有吸引力、相关性、可参考性的问题(或疑问、案例、课题),并将问题重点置于一个大情景中,引导学生借助于情景中各种资料去发现问题、形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通过问题解决,学生不仅可以深刻地理解课程中相应的概念、原理,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而且还可以使学生通过自主的认知活动,在教师的帮助下,掌握诸如信息获取、检索、筛选、加工、表达、交流等信息素养。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它们容易接受真实的、具体的事物,在特定的情境中会产生一定的情感,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创设不同的情境。

1.创设美感情境

美感是人类接触到美的事物时所引起的一种冲动,是一种赏心悦目的心理状态。对学习而言,这种由美感而引发的冲动、注意、情感、兴趣,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丰富学生的想像,成为推动学生积极思维的驱动力。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美也是无处不在。在教学中,如果注意创造机会,捕捉契机,带领学生去发现美、欣赏美、那么不仅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大有帮助,同时也能以美启真,以美导善。

在教学制作电子贺卡一课时,我以传统贺卡导入,告诉学生与传统贺卡相比,电子贺卡表现力更丰富。我把几张精美的电子贺卡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博览”中欣赏美、品味美。活泼的动画、绚丽的色彩、优美的旋律,处处给人以美的感受。在美的享受中,陶冶性情,解放心灵,感受到计算机不是一个神秘的难以接近的家伙,利用人机之间可以捕捉的情愫,学生和计算机的距离拉近了,学习兴趣更浓了。

2.创设向往情境

向往是人们追求目标的一种心理。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到这种追求的需要,进而就能水到渠成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在教学“使用‘画图软件在电脑上画画”一课时,我利用Powerpoint演示软件,向学生展示以前学生的优秀画图作品,利用交替变换的精美画面,刺激学生的感官,让学生持久拥有积极的心态和强烈的求知欲,对教学无疑大有裨益。

三、培养能力是信息技术教学的目标

新课程提倡面向全体学生,使其得到活泼、主动、全面发展的教育。所以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特别是信息素质,也就是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伦理道德和主动高效地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在教学中我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出路之一是“淡化”学科界限,适当开设综合课。培养学生信息素质,必须让学生“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必须让学生在具体的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中得到实践和锻炼。这一“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过程中的“信息”是与学生各科学习内容相关的有意义的知识。例如:在计算机的文字处理软件教学中,若为举例而举例,毫无实际意义,学生自然感到厌烦。我的做法是同作文教学紧密结合,指导学生使用文字处理软件输入、编辑、修改学生自己的作文,或统一修改教师精心准备的“病文”。这样做,学生感到十分亲切,不仅可以愉快地完成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任务,而且有助于突破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从而有效地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总之,面对新课程的挑战,教师要努力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给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条件,让学生真正地参与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落实到信息技术教学的各个具体环节中,从而达到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在新课程改革的征途上,让我们以高昂的热情进入教学创造境界,不断地钻研、探索、比较、重组、运用并发展,让信息技术教学充满魅力。

猜你喜欢

培养能力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建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浅谈初三语文阅读教学
也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让趣味融入数学课堂教学
对九年级化学家庭小实验的实践与探索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培养初一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