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新课导入方法的研究

2016-05-30钟秀华

小说月刊·下半月 2016年3期
关键词:钝角年段内角

钟秀华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一场电影的精彩刺激的序幕、一本小说的悬疑紧张的开场,一场音乐会的扣人心弦的序曲,起到先声夺人、引人入胜的效果,使人情不自禁地继续看(听)下去。小学数学课也是这样,作为一节课的开端,新课导入设计得好,能引导学生做好心理准备和知识准备,明确教学内容和学习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挑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活跃课堂气氛等。因此,把握好开端,掌握开启课堂的钥匙至关重要。

一、小学数学新课导入方法的设计原则

1.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数学课程标准》(下面简称《标准》)提出的数学课程基本理念和目标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与教学具有指导作用。义务教育阶段的一线数学教师,应当熟悉《标准》要求,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应当遵循《标准》中的基本理念和目标。作为教学活动的排头兵——新课导入的设计也要做到:1.呈现的内容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2.设计的活动应能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3.提出的问题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

2.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小学是学生年龄跨度最大的学段。不同年龄的孩子的心理特点也有所不同。低年段的学生具有好奇、好动、喜欢模仿,有直观、具体、形象等思维特点。中年段的学生处在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具备一定的抽象能力、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高年段的学生求知的欲望和能力,好奇心都有所增强,对新鲜事物开始思考、追求、探索。因此,低年段学生适合用做游戏,讲故事,做动作,观察事物等方法引入新课。中高年段学生,对于游戏性质的教学活动已不感兴趣,他们更喜欢解疑、质疑、分析、辩论等形式的导入方式。

3.要与教学内容相符

作为一节数学课的起始活动,新课导入的设计应从教学内容出发,可以是教学内容的一部分,也可以是教学内容的必要补充。当然也有的设计与教学内容本身没有太大的联系,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促进教学内容的教学,这必然也是教学内容的重要部分。然而与教学内容相背离的新课导入活动,就算多精彩,多有趣也是徒劳。

4.要控制好时间的分配

新课导入的时间过长,会显得喧宾夺主,影响后面教学流程的正常进行;为了节约时间而过分地挤、赶,又会显得太仓促,使新课导入收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教师在设计新课导入活动时要考虑时间的分配。一堂40分钟的常规课,导入活动得时间控制在3分钟之内最为合适。

二、小学数学新课导入的几种方法

1.以旧引新法

《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由于数学教材的各个知识点的编排遵循着由浅入深,有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所以每一个新知识都是建立在旧知识之上。故复习旧知,引出新知的新课导入方法,成为当今数学教师最常用的一种方法。运用这种方法设计新课导入,要求教师要确定新知识在知识结构体系中所处的位置,找到与之有直接联系的旧知识,有针对性地复习,为新知识的学习作好铺垫,为传授新知识创造契机。

2. 问题情境法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答一个问题更重要。”一个好问题的提出,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当学生中出现不同观点时,这种认知的冲突,又能激发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来。

在《三角形内角和》一课的导入环节,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3种三角形。教师故意把锐角三角形画得很大,钝角三角形画得很小,利用图形的大小、角的种类的区别,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

师问:“同学们,你知道哪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最大?”

生1:褐色的三角形最大,所以它的内角和最大。

生2:我认为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最大,因为这个三角形的钝角比其他两个三角形的角都大;

生3:我们不能只看一个角,虽然钝角很大,但是它另外两个角比其他三角形的角都小,所以它不一定最大的。

生4: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一样的,都是180度。

……

师说:同学们的这些观点究竟谁对?谁错?三角形的内角和究竟存在什么秘密?你能找出这个秘密吗?

教师巧妙构建的问题情境,引起学生认知的激烈碰撞。学生面对这么多不同的观点,都很迫切想知道答案,但老师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鼓励学生动手探究,合作交流解决这个问题。在强烈的求知欲望的驱使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都被调动起来了,这节课的学习效果能不好吗?

3.故事法

小朋友爱听故事也爱讲故事。他们从故事中学会知识,从故事中读懂道理,从故事中明辨是非……儿童故事成了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教师要深入分析教材,把握教学重难点与某个儿童故事之间存在的共通点,以播放动画故事或指名学生讲故事的形式开启新课,再引导学生对故事的某一点进行深挖。学生借助对故事已有的认知,更容易理解与之相近的数学知识,达到突破教学难点的目的。

4.类比迁移法

《标准》指出“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直接经验,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类比迁移法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由原始知识类比迁移到目标知识的一种方法。只要找准知识间的关联点,学生的思维活动与注意力便自然转移到新知识中去。

5.竞赛游戏法

英国教育家米卓德.斯蒂文斯曾指出:“玩耍和娱乐是孩子开发智力的第一有效方法”。游戏和竞赛符合孩子好动、爱玩、爱比的天性。用游戏或竞赛作为新课导入的活动,既活跃课堂气氛,又极大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教师也能在游戏或竞赛过程中发现学生知识结构中的不足,并及时调整后续的教学,达到教学最优化的目的。

口算练习是广大数学教师最喜欢在新课导入环节进行的练习活动。如果单纯出示算式,再指名学生回答,会显得沉闷无趣。但若老师适当添加一个游戏规则,如:开火车,男生女生比一比,看谁反应快等等,学生学习的兴致便大大增加了。

猜你喜欢

钝角年段内角
三角与数列试题精选
对农村小学高年段读写结合教学的思考
合金钢钢轨组合式钝角辙叉
农村低年段童话体写话教学探究
把握年段特点 做好班级管理
三角形分割问题
在“拼”中解决问题
多边形内外角问题的巧解
分法不同结果不同
研究正n边形内角的度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