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助学金发放的公平性研究
2016-05-30聂文娟
聂文娟
摘 要:近年来,国家对高校贫困生的资助力度越来越大,这对贫困家庭而言,无疑是一个良好的消息,高校在发放助学金时,存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确保助学金发放的公平性,本文从高校助学金发放公平性的意义出发,分析了当前高校助学金公平发放的困境,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实现高校助学金公平发放的措施,从而确保助学金能真正的发挥其“助学”功能。
关键词:助学金;发放;公平性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1-0224-02
一、前言
近年来,我国对高校贫困生的资助力度越来越大,贫困生得到的资助、奖励也在不断增加,这对那些家庭贫困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事情。高校在发放助学金时,最大的困境就是如何确保助学金发放的公平性,因为助学金发放的公平性直接决定助学金的助学性质,如果助学金不能公平、公正的发放在贫困生手里,那么助学金的意义就会丧失,下面就高校助学金发放的公平性进行详细分析。
二、高校助学金发放公平性的意义
国家发展教育事业中助学金为一项重要举措,其充分彰显了教育机会均等原则,促使国家教育公平发展。从社会层面分析,高校助学金能有效措施社会公正、和谐发展。同时,高校助学金政策属于一种公共财政利民政策,在分配时会出现一定的公平性问题。通过研究显示,高校助学金出现的公平性问题包括评定性公平问题和能否到达育人效果两个。助学为高校助学金设置目的,若其只能发挥助,不能达到学这一目标,便不能有效促使贫困家庭学生勤奋好学积极向上,严重的会导致贫困生出现惰性和依赖心理,进而不利于有效实现助学目标,给国家资源带来一定浪费。
高校助学金若能充分的实现公平性,便能帮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有效实现社会公正性和教育公平性。同时,高校助学金能促使贫困生奋发学习和自强自立,为社会和谐发展提供条件。若能有效发挥高校助学金的育人功能,能提高学生感恩意识、促使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并通过相应行动为社会做出相应回报,帮助贫困生脱离精神和物质的双重贫困。
如果高校助学金不能有效的实现公平性原则,会给社会公正和教育公正带来一定影响,并影响校园和谐和师生之间的关系。基于高校助学金具有无偿性,因此,部分学生在获得助学金后会出现一定的依赖心理,最终出现物质和精神双重层面的贫困,阻碍学生健康发展。
三、当前高校助学金公平发放的困境
国家在对高校发放助学金时实施顶层设计措施,并给予一定的指导性意见。相关工作人员对高校助学金发放相关文件中做出一些规定,例如资助比例、家庭经济困难生界定和认定程序等。但基于没有详细规定高校助学金操作性评定方式,同时加上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不同学校的实际状况也不相同,因此,在发放奖学金过程中会出现一定困难,其包含民主评议制度客观性、贫困生材料真实性、受助学生感恩意识及自强意识培养等。现对发放高校助学金中出现的问题展开分析:
(一)贫困证明材料难以当做客观依据
提交申请资料为评定高校奖学金的第一环节,提交材料后学校管理中心对其进行考核,并认定学生贫困程度。学生提供的家庭经济情况表为必要材料,其对学生家庭成员和经济状况具有一定反应能力,并需要家庭所在地乡镇或是街道民政部门盖章。理论上,民政部分对社会救济工作具有一定责任,其应详细鉴定申请人状况,但事实证明,有的地区民政部门对国家颁布的资助政策不太熟悉,当地民政部门在开具贫困证明材料时,随意盖章,这就导致高校的贫困生数量远远超过国家规定的比例。对于高校假贫困现象进行调查发现,有12.5%的学生认为存在假贫困现象,并且十分普遍,有47.5%的学生认为存在假贫困现象,但是比较少,还有40%的学生不知道是否存在假贫困现象。此外对家庭贫困证明是否很容易开具进行调查,发现有38%的学生认为容易开具,有32%的学生认为不容易开具,有8%的学生认为不太容易开具,有22%的学生对此不太清楚。由此可见,当前的贫困证明材料已经难以当做评价学生家庭贫困的客观依据。
(二)贫困生认定等级难以确定
一般情况下,当学生将贫困生申请材料上交后,高校会建立民主评议小组,对学生的贫困程度进行认定,最后根据学生的家庭贫困程度确定助学金的人选。但是如何确定贫困生认定标准,是当前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教育部颁布的资助政策中规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指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学习和基本费用的学生”,这一规定很显然是十分模糊的,从而导致在确定贫困生时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调查显示,当前确定班级贫困生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就是“民主投票”,获得票数最多的学生则可以获得资助,这种贫困生确定方法很显然存在很强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对于“民主投票”往往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由班委提名,让全班同学进行投票;另一种是让申请贫困生的学生上台演讲,说明自己的家庭状况,然后由全班同学进行投票。在调查过程中,针对“认为贫困学生所得到的等级是否符合他们的困难情况?”这一问题,有21.5%的学生认为符合情况,有24%的学生认为不符合,还有54.5%的学生表示不清楚情况。对于班级做出的评定,是否有学生提出异议这一问题,有18.25%的学生表示存在异议,有32.5%的学生表示不清楚,还有49.25%的学生表示不清楚。由此可见,这种所谓的“民主投票”反而是一种凭借主管判断来确定贫困生等级的。此外,在贫困生确定中,还有另一种形式,就是让班级的学生轮流申请贫困生,然后等助学金下来以后,由班级的学生进行平分,这种平均主义看似平均,却违背了设置助学金的本意。
四、实现高校助学金公平发放的措施
(一)保证贫困生证明材料的真实价值
贫困生证明材料是评定助学金的重要材料,为确保高校助学金发放的公平性,必须确保贫困生证明材料的真是价值。贫困生在申请助学金时,不仅要按照相关规定出具家庭情况调查表、地方民政部门证明材料,还需要学生写一份申请说明书,在说明书中学生应该简要的说明自身家庭情况,对于大学二年级、三年级的学生,还应该在申请说明书中说明自己的在校学习情况,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在校消费水平等,申请说明书不仅能帮助贫困生回顾自身在学校的情况,还能为民主评议提供一定的参考。另外,学生还需要提供一份承诺书,从而保证自己的申请、反映的情况符合实际情况,这样才能为贫困生证明材料的真正价值提供一定保障。
(二)完善贫困生筛选措施
在确定贫困生时,必须确保贫困生筛选措施的公平性、公正性,对于班级贫困生评议小组,应该由全班组成,而不是由班委组成,由班委组成的评议小组可能有失公平。当班长收集好贫困生申请学生的材料后,应该由全班组成的评议小组对申请学生进行第一轮筛选,对于符合国家助学金申请条件的学生,应取消其评定资格,如日常生活中铺张浪费、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好、在校期间存在严重违规违纪现象的学生,由于有的班级会将成绩当做贫困生筛选条件,对此,评议小组要注意,不应设立成绩标准,或降低一些标准,因为助学金是给真正成绩优异、家庭困难的学生的补助,应按统一规定,而不是仅依靠综合测评成绩的高低进行评定。第一轮贫困生筛选结束后,民主评议小组应该根据民主评议表评分项对筛选出来的申请学生进行再次筛选,民主评议表评分项应该包括家庭经济情况、学习情况、参加公益活动、担任班干部、日常消费情况等几部分,通过民主评议表评分项能更加全面的了解申请贫困生学生的情况,这样才能按照助学金名额,筛选出最符合实际情况的贫困生。
(三)加强对受助学生的管理和教育
当学生获得助学金资格后,学校、班级、辅导员、班委都应该加强对贫困生的管理和教育,在学校方面,应该建立相应的助学金学生档案,对受助学生的日常情况、学习情况、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等进行跟踪调查,分析学生是否真正发挥了助学金的作用。对于存在问题的贫困学生,辅导员、班级、班委都应该加强对其教育,辅导员和班委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多与其交谈,了解这些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其适当的建议,对于那些严重违反诚信原则、浪费助学金资源的学生,辅导员、班委、班级都应该考虑是否在下学期取消其助学金资格。此外,学校可以利用榜样的力量,在上届受资助学生中,选出自强不息、努力学习的学生,将其事迹报道出来,为其他受资助学生树立榜样,从而激发其他受资助学生的奋发精神。
(四)建立完善的贫困生助学金发放监督机制
为确保高校助学金发放的公平性,高校还应该制定完善的贫困生助学金发放监督机制,在学校方面,应该成立专门的监督部门,对贫困生资格评定、助学金发放、贫困生助学金使用情况等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如果发现存在不公平现象,应及时纠正,如果发现受助学生没有发挥助学金的真正作用,应取消其受助资格,这样才能从思想上纠正学生的错误观念,才能确保助学金的真正价值。
五、总结
助学金的设置对于贫困生而言是一个很好的消息,但是由于高校在发放助学金过程中,还存在不公平现象,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加强对贫困生证明材料真实价值的审查,完善贫困生筛选措施,加强对受助学生的管理和教育,建立完善的贫困生助学金发放监督机制,最大限度的保证助学金发放公平性,从而实现助学金的助学作用和育人作用。
(作者单位:湖南财政经济学院)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公平视角的高校助学金问题研究”(项目编号:XJK014BXSZ005)的价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吴光梅.高校助学金评定公平性的对策探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4,(31):112-113.
[2]朱玉飞.论高校助学金分配使用的公平性[J].教育与职业,2011,(14):169-170.
[3]苏莹.浅议国家奖助学金评定的公平性[J].商情,2010,(28):105.
[4]薄爱敬.浅谈高校贫困生评定与助学金发放的公平性[J].教育与职业,2009,(23):154-155.
[5]孙茜,厉萍.浅谈高校贫困生认定问题——基于助学金的探讨[J].中国商界,2011,(01):278.
[6]秦凤.浅谈大学生奖助学金的合理评价和发放[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4,(19):99-100.
[7]粟琳.高校大学生奖助学金动态管理体系研究[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32):86-87.
[8]陆锋,王瑞辉.对大学生奖助学金合理消费的引导对策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5,(13):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