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思政课教师专业发展方向与路径探究

2016-05-30李洪霞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28期
关键词:专业发展互联网+互联网

李洪霞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当今“互联网+”时代高校传统思政课面临的冲击与挑战,探讨了高校思政课教师今后的专业发展方向和路径,引导教师采用以互联网为依托的网络教学方式,提升人文素养,加强实践教学,提高教学实效性,从而开辟一条适应时代潮流的新型专业发展道路。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8-0026-02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移动互联网、智能移动终端等在大学生群体中得到广泛普及,对大学生接收信息的方式、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高校思政课面对的群体是当代大学生,他们思维活跃,紧跟时代潮流,密切关注着社会发展的动向,这不可避免地对高校思政课造成了冲击与挑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师不得不探寻新的专业发展方向,探索适应时代潮流的专业发展道路。

一、“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政课面临的冲击与挑战

1.“互联网+”的内涵。“互联网+”的内涵随着不断发展变得越来越丰富,单纯的从其字面意思来理解,就是传统的企业加上互联网,进而形成一种新的业态,在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优势的同时,扩大传统企业产品或服务的平台,进而激活其客户资源,降低门槛,提高传统产业的运行组织效率。例如传统的医疗卫生机构,在利用互联网,加上互联网之后,改变了以往的问诊模式,让患者可以实现在线寻医问药,大大提高了患者看病的效率。

2.“互联网+”时代传统思政课教学面临的冲击与挑战。“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在促进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对传统思政课教学带来了冲击与挑战。

首先,互联网的发展给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带来了冲击。我国高校普遍开设思政课,这是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理念水平的重要方式;而且高校思想政治课,也是重要的一门公开课,对于现代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在校期间,帮助学生纠正错误思想观念、树立积极健康生活态度的重要课程。不过在互联网信息时代下,各种信息渠道来源丰富,信息良莠不齐,传播速度非常迅速,学生们很容易受到网络上各种异类观点和思想的影响,这些内容的存在,给正常的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带来一些冲击,容易导致一些甄别意识较差的学生误入歧途。

其次,互联网的发展给大学生的社会认知带来了负面影响。互联网上存在着很多不健康、不积极的论断,一些人的负面价值观在传播过程中,无限被放大,例如现代社会的各种炫富思想,容易导致一部分大学生盲目跟风攀比,在思想上逐渐失去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价值观念,而变得越来越浮躁,沉溺于拜金主义,在校期间,就开始盲目的结交那些所谓的“大款儿”,这些对于正在迅速成长的大学生来说,确实有着不小负面作用;另一方面,虽然大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很强,但是毕竟知识和社会经验不够丰富,不能深入地看清事物的全貌,容易被一些表象所迷惑,这就会使得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打折。

第三,“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教师要及时迅速的调整自身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紧紧抓住学生的心理变化特点,制定合理有效的应对措施,防止学生出现思想政治信念的混乱。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多运用正向的案例引导,帮助学生厘清在互联网背景下一个人健康的思想基础蕴藏的价值,通过讲解传统高尚的道德情操,经典的社会人文文化,提高学们的个性修养和人文精神意识。

二、“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专业发展方向

“互联网+”时代给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教师的教学能力以及学生的社会认知等方面带来了巨大冲击与挑战,这就迫使高校思政课教师探寻新的专业发展方向,以适应时代发展潮流。

1.采用以互联网为依托的网络教学方式。现代互联网智能终端的普及率越来越高,从大学校园智能手机的使用可以看出,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不断变化,大学生在重塑个人价值取向方面,其思想是受到多元化思想影响的。大学思想教育的开展,完全可以借鉴互联网教学技术工具,例如微课技术、微信订阅号、公众号等,将教材知识以及教学案例,设计成精致优美的课件,放到公共教学平台上去,让学生能够实现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学习,同时丰富了学生的信息获取方式。高校思政课教学要充分借鉴和吸收互联网时代社会的正能量价值,合理引导学生,让学生更关心社会价值观念的进步,并建立良好的精神道德情操。比如,在正式上课之前可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时政新闻,引导、鼓励学生讨论时事,激发学生关心时政的主人翁意识;上课时及时更新教学视频,播放感人事迹,然后让学生在日志或者朋友圈发学习感悟等。充分发挥网络“第二课堂”的重要作用,建立符合当代大学生心理变化趋势的教学模式,这是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师专业发展的一大方向。

2.加强以人为本的教师人文关怀。教育教学的核心目标是育人,从这个角度讲,以学生为本,把学生的内在需要作为思政课教学工作的出发点,不仅成为新时期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使命,而且体现了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发展方向。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增加情感投入,让学生感受到教育的温暖,同时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心灵距离,消除沟通隔阂,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自身所学的知识的价值和温度,这也是一种有温度、有情怀的教学,同时,在“互联网+”的深入发展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是班级朋友圈的重要成员,提高学生的荣誉集体价值感,让学生们更加珍惜师生的友谊,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教师要在其不偏离正确方向的基础上,给予必要的鼓励,形成班级浓厚的学习氛围和文化氛围。

三、“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专业发展路径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高校思政课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与挑战,对思政课教师的专业发展方向具有一定的引领作用。在“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如何探索一条适应时代需求的专业发展道路成了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1.转变传统观念,提升个人素养。随着多媒体时代的逐渐到来,作为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必须正视这一趋势,了解大学生对话语权的重视,摒弃“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模式,此外,思政课教学要取得良好的效果,也需要思政课教师不断提升个人素养。首先,不断提高自身的学识,教师要取得学生的信赖,就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以渊博的学识和高超的能力影响和教育学生,从而令学生信服;其次,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对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的大学生来说,教师的行为举止无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感召力、说服力和示范性,对于学生道德品质、心理品质的形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提升个人理论素养和品德修养,是思政课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2.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教学。提升思政课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是实现实践教学效果的关键。如何提升思政课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呢?第一,在思想上更新观念,提高思政课教师对提升自身实践教学能力的认同感。高校要积极引导和组织思政课教师参与学习讨论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提高教师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认同度。第二,加强岗位培训,提高思政课教师实践教学的胜任力。在思政课实践教学开设前,所有任课教师都要进行培训,必须参加相关培训或骨干研修合格后才能指导思政课实践教学。第三,加大社会实践活动力度,增强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升的实效性。高校要每年分期分批地安排思政課专任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社会调研和参观考察等实践活动,增加他们参与对外学术交流和教学经验交流的机会,这样有助于思政课教师合理科学地设计和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有效地实施思政课实践教学。

3.注重教学效果,提高教学实效性。教育教学的目的在于取得成效,因此思政课教师应注重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首先,加强思想重视程度,有效提升课程地位,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和确保教学实效性的根本,为此,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努力形成尊重思政课教师、重视思政课教学的良好风气,通过重塑课程形象为思政课教师专业发展赢得空间。其次,通过加强学科建设带动教师专业发展,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和提升教学实效性的关键。再次,构建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效体制机制,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点和提升教学实效性的重要保证。

4.利用“互联网+”的优势,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文化产品。思想政治教育要把握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媒体融合特点,以“互联网+”思维优化学生们的公共文化供给模式,进一步提升大学校园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现在不少学生反映,现有的公共文化产品与学生的实际需求脱节,图书、校园电影等更新滞后,所以应尽快推进大学校园互联网提速降费,优化大学生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将“智慧城市”建设首先在大学生校园开展。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实时通信和分享的特性,用互联网来弥补大学生课余时间分散广、活动组织难的不足;要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结合传统文化,通过建立微信公众号、网站等方式,为大学生订制相应的文化产品,扩大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四、结语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于高校思政课教学是挑战也是机遇,广大思政课教师只要直面挑战,抓住机遇,找准新形势下思政课教师的专业发展方向,采用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新型教学方式,提升人文素养,转变传统观念,提升个人素养,加强实践教学,提高教学实效性,定能在时代发展的洪流中找准自己的定位,走出适应时代潮流的专业发展道路,不断劈波斩浪,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彼岸驶进。

参考文献:

[1]朱艳红,郑炳心.基于互联网的高校思政课实效性分析[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7).

[2]程丽丽.马克思主义人性观与“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6).

[3]丁伟.加强与改进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9.

猜你喜欢

专业发展互联网+互联网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