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编后

2016-05-30张帆

读书文摘 2016年3期
关键词:情仇恩怨周扬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虽然本期杂志年前付印,但读者拿到手时应该已是春节过后了。在此,向一直以来关注并支持本刊的读者送去一份迟到的新年祝福:祝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争斗”,本期人物版块“名人之间”栏目下的三篇文章可以说是对这句话最好的诠释。人生虽然不过匆匆百年,可这世间的恩怨情仇、纷纷扰扰,从古到今无人能免俗。于是,我们看到,许多后人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之间,或性格相左,或政见不同,或误会难解,或宣传有误,产生了诸多的是非纠纷、恩怨情仇,为历史留下了一段又一段或精彩、或伤感、或让人扼腕叹息、或让人费解的情感故事。从这些“前尘往事”中,我们既能看到人性的善与恶、高尚与卑劣,也能看到人性有时之不可捉摸与人性之复杂多面。当然,我们不能仅凭一篇文章就对历史人物作出评判,因为这种评判实在太难。以胡乔木为例,李锐曾说“他是‘士和‘仕相结合、既统一、又矛盾、常反复的人物”,他的多面与复杂或天性使然,或环境铸就,或二者兼而有之,那么其所为也必然存在多面性,如此复杂之人物,人们实在无法简单地判定其是非。于是,深谙此理的作者在写《1980年代的周扬与胡乔木》一文时,力求还原周扬与胡乔木之间恩怨情仇的来龙去脉,“恩怨功过则全由后人评说。”我以为,这样的叙述角度既能让今天的人们对历史人物有一个全新的感触,同时也能让读者从那些令人唏嘘不已的历史事件中,对人性进行更深入的思考,从而悟出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其实,无论周扬也好,胡乔木也罢,陈炯明也好,孙中山也罢,因为无法超越所处时代的局限,无法剥离自身的历史背景,他们不可能超越阶级,也无法超越政治,他们的信仰与追求都有着自己的政治烙印,而正是这些因素最终酿成了他们个人情义的悲剧。不过,我以为,道不同可以不相为谋,却绝不可以相害,这当是做人的底线罢!

张帆

猜你喜欢

情仇恩怨周扬
Parity–time symmetric acoustic system constructed by piezoelectric composite plates with active external circuits
烟与药的爱恨情仇
酒与药的“爱恨情仇”
人猴情仇
Generalized ionospheric dispersion simulation method for wideband satellite-ground-link radio syst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