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还原一个多面、非脸谱化的蒋介石

2016-05-30杨雨青

读书文摘 2016年3期
关键词:反省蒋介石日记

热衷旧学的新青年

蒋介石1887年出生在一个盐商家庭,6岁起进私塾,开始读四书五经;17岁时上学堂,学习英文、算术等西学;1907年考入河北保定陆军速成学堂,第二年留学日本,就读东京振武学校,接受军事教育,1910年毕业。当时他学名蒋志清,功课并不太好,但是学习态度很认真。在62人的班级中,他排名第54名。他是第十一期毕业生,他的毕业平均成绩为68分,而第一名是96分。

这就是蒋介石早年的求学经历,一个商人之家的孩子,和那个时代很多青少年一样,学了点中学,接触了些西学,又受了些军事训练,而且留过洋。这以后,蒋介石入武从军,戎马一生,直至成为国民党的最高军事和政治领袖。

与同时代的一些军阀比起来,蒋介石受过的教育也许多些,特别是新式教育;但是若与那时的许多政坛人物相比,蒋介石的学历并不算高,尤其比不过那些受过西方高等教育的留洋海归博士。

然而,蒋介石一生好学,读书不倦。有时甚至到了手不释卷的程度,从书中汲取营养,这,也许是他能够从众多军阀政客中脱颖而出,并在不断的角力混战中战胜众多对手,达到权力巅峰的原因之一。

蒋介石日记中,有许多他读书学习的记录,这里仅摘录他1918年的相关日记为例:

1月22日 点楚辞,看中国哲学史。

1月30日 午前整书,研究历史,午后温习陆军大学参谋演习经事。

2月14日 晚看平浙经略。

2月22日 午前略看日俄战史地图。

2月26日 午后及晚看防海纪略。

3月1日 午前看阵中勤务令,午后看战略论。

3月3日 终日看高级战术。

3月10日 午后看高级战术,野战炮兵基础战术完。

4月19日 看参谋要务。

4月23日 看经史百家简编。

4月24日 午后看拿破仑本纪二十页。

4月25日 看拿破仑本纪至第七章。

4月26日 看拿破仑本纪至第十二章。

4月27日 终日看拿破仑本纪至第十八章止。

4月28日 终日看至二十四章止。

4月29日 午前看拿破仑本纪迄午后四时至三十三章止。

4月30日 午后看拿破仑本纪。

5月1日 午前看拿破仑 (本)纪完,十时起程,午后二时抵潮安,五时由潮安起程,搭小汽船,船中看佛学浅说。

6月28日 看太平天国外记。

7月2日 看西洋通史八页。

7月16日 午后看西洋通史完。

8月6日 晚辗转不寐,看民国野史。

8月9日 今日看明鉴易知录卷九完,看民国野史若干篇,此书诚荒谬极矣。

8月14日 看天演论卷上完。

8月24日 午后习英文,自由自在一章。

8月25日 午前习英文。

8月26日 习英文。

8月28日 午前习英文,傍晚习英文。

8月29日 午前习英文,午后读英文。

8月31日 午前习英文,午后习英文。

9月1日 午前习英文看报。

从日记中可以看出,蒋介石读书和学习的范围很广,他在1919年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

以后个人之学问,以欧语、经济、哲学、军事、历史、地理为重,近日拟以欧语与历史二者着手用力也。

两年之后的1921年,蒋介石又将范围拓展,在年初的日记中拟定:

今年想学的东西,想看的书,大约如下:1.俄语;2.英语;3.经济;4.哲学;5.军学;6.历史;7.拳术;8.新思潮的研究;9.国防军事计划;10.地理;11.战史;12.军制;13.美日与中国关系;14.商务;15.公法;16.教育。

旧学是蒋介石读书的重点。一般人耳熟能详的,诸如文天祥的 《正气歌》 和诸葛亮的 《前出师表》 等,蒋介石喜欢读;普通人觉得高深莫测的,比如 《心经》 等佛学著作,蒋介石也能“妙悟真谛”。从蒋介石的日记中,可以看到他给自己列的书单:《礼记》 《诗经》 《书经》 《易经》 《春秋》 《史记菁华录》 《楚辞·离骚》 《管子》 《庄子》 《孙子兵法》 《墨子》 《韩非子》……以及王夫之、顾炎武、张居正、王安石等人的著作。蒋介石读书注重学以致用,从这些典籍中,蒋介石汲取了不少政治哲学、军事谋略和治兵之术。

古人讲以史为鉴,蒋介石也喜读 《资治通鉴》等史书,1919年8月13日,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

近日看通鉴,略有趣味,觉有看之已晚之悔也。

从中国历史中,蒋介石借鉴治国之策,例如,他在读了唐史之后,“甚感治国齐家之难”,故决定对国民党党务以“百忍处之”。

旧学中,蒋介石最喜欢和最经常读的是曾国藩、胡林翼、李鸿章等人的著作,他在日记中简称为曾公集、胡文忠集、李文忠集等。对于“曾文正、王阳明、胡林翼全集”,蒋介石“研究至再,觉有心得,甚至梦寐之间亦不忘此数书也”。

从这些书中,蒋介石学到很多东西,比如在他看来“千古不可磨灭”的兵家经验之谈,比如赏罚严明、知人善任的用人之道。这些书常常被蒋介石用来作为立身处世、待人接物的原则,或用以作为治兵、从政的规范。

不过,蒋介石并非一个老夫子,对于新学和新思潮,他也曾如饥似渴地学习。在“五四”以后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新式刊物中,蒋介石对陈独秀主编的 《新青年》 可谓情有独钟,从1919年一直读到1926年;此外还有罗家伦等编辑的 《新潮》和商务印书馆发行的 《东方杂志》。但是不知为何,蒋介石对其他刊物却很少涉猎。

在日本求学期间,蒋介石结识了革命志士,加入了同盟会,醉心于宣传革命的读物。蒋介石自己回忆说:

当时阅邹容所著 《革命军》 一书,百读不倦,梦寐之间亦常有如邹容与我对谈相与共同驱逐满人者也。

对于革命领袖孙中山先生的著作,蒋介石经常细心研读,比如 《平均地权论》 《精神教育》 《三民主义》 《建国方略》,等等。蒋介石对孙中山的著作和思想非常佩服,称赞他的书“博大精深,包罗万有”,他的“伟大议论足以立懦振疲,使人阅之,气殊虎虎”。

蒋介石对经济也很感兴趣,曾钻研经济学,看过孟舍路的 《经济学原论》、津村秀松的 《国民经济学原论》,以及 《经济学》 《经济思想史》 等著作。从亚当·斯密的 《经济学原理》 中,蒋介石自称“得益不少”。

蒋介石还读过马克思的学说,以及各国革命史等。

蒋介石书虽然读得不少,但结构并不平衡,总体上还是偏重于旧学。早年还能新旧兼顾,1926年以后就逐渐弃新逐旧了,这对他的思想变化产生了一定影响。

张学良就曾批评蒋介石读书范围太窄,“所看之书多是韩非子墨子一类”,以至于思想太旧。从大量古籍中,蒋介石学来治国之道和领兵之法,但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封建思想的浸染。蒋介石从一个具有革命思想、追求进步的新派青年,最终退化成为一个守旧的专制独裁者,所读书籍的局限和知识结构的欠缺,恐怕不无影响。

坚持记反省录,克己修身

蒋介石深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理,非常重视个人修身,经常在日记中进行自我反省和自我批评。

蒋介石每星期、每月、每年都记反省录,既有对家国大事的反思和总结,也有对自己的反省和批评,他把这当成重要工作之一,感觉“获益甚大”。请看他在日记中的一些记载:

1944年1月1日 上星期反省录——本周为旧新年节相交之周,新忧旧念纷集,伤风困人,牙床发炎,身体不适,但心身神自得反省泰然,此乃修养进步之象。

1944年1月8日 去年反省录今日撰完毕,记于去年日记册最后之杂录栏,此乃为每年重要工作之一,获益甚大也。……手撰去年反省录完,此乃常年一大事,测验本身事业德性之进退,殊乃为惟一有益之事。

1944年1月31日 本月反省录:一、性刚气暴乃为一生大病,亦为事业大害,重要业务往往不能自主,而反为环境所转移,此为革命者败事总因,应切戒之。……

在平时的日记中,蒋介石常常给自己记过。蒋介石年轻时有许多坏毛病,他曾在日记中检讨自己当年“师友不良,德业不讲”,“荒淫无度,堕事乖方”,想起早年种种劣迹,他追悔莫及,提醒自己要“痛自警惕”,“发愤改过,以自振拔”。

为了时刻检讨自己,提醒自己的过失,蒋介石向宋代和明代的道学家学习,给自己画“功过格”:做了好事,有了好念头,画红圈;做了坏事,有了坏念头,画黑圈。不过,蒋介石专记自己的过失,诸如暴戾、躁急、夸妄、顽劣、轻浮、贪妒、吝啬、淫荒、郁愤、仇恨、机诈、卖智、好阔,这样坦率省察个人缺点,比道学家们对自己的要求还严格。

为了克服年轻时形成的坏毛病,蒋介石还大量阅读宋明以来道学家的著作,而且抄录其中有用的语录,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1923年1月5日,他模仿道学家的做法,自制铭文:

优游涵泳,夷旷空明,晔然自充,悠然自得,此养性之功候也。提纲挈领,析缕分条,先后本末,慎始图终,此办事之方法也。

之后,他又抄录道学家说过的“修己以严,待人以诚,处事以公,学道以专,应战以一”,作为对自己立身处世的要求。

1944年4月10日,他在日记中抄录吕心吾之言曰:

天地万物之理,皆始于从容,而卒于急促。

告诫自己:

急促之气,不可不消除净尽也。

蒋介石不仅认真读道学书,而且也像道学家一样认真进行修身。朱熹主张“省、察、克、治”,蒋介石也照此办理,经常在日记中检讨自己:

1919年10月23日 过去之罪恶,悔恨无及,将来之嗜欲,奢望无穷,若不除此二者,将何以求学立业也。

1920年1月17日 中夜自检过失,反复不能成寐。

1922年10月25日 今日仍有几过,慎之!

1925年2月4日 存养省察之要,未能实行也。

1925年9月8日 每日之事,自问有欺妄与愧怍之事否?日日以此相课。

在蒋介石意识到的各种弱点中,脾气暴躁是一个大毛病。他曾在反省录中坦言自己“性刚气暴,乃为一生之大病,亦为事业之大害”。他常常当面对人大发雷霆,事后又在日记中悔过。

例如,在1944年1—3月蒋介石所作的每星期反省录中,多次写有这样的文字:

1月8日 本周对董显光官僚发怒痛斥,是为本年第一次之大过。

3月11日 对西藏代表自觉失态,幸能及时补救,可不致过误乎?

3月18日 本周心神忧郁,烦躁甚多,尤以对樵峰痛斥与自咒,最为失态伤神,几乎自颓人格,切戒之。

屡屡如此,蒋介石“自觉暴戾狠蛮异甚”,也想控制自己,“息心静气,凝神和颜”。但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尽管蒋介石用各种方法想改掉易怒这个缺点,收效依然不大,连他自己都无奈地说:“厉色恶声之加人,终不能改,奈何!”发脾气爱骂人成为蒋介石的痼疾之一,出言不逊之后即后悔,悔恨之后就检讨自我,自责之后不久却又再犯。

虽然加强自身修养对于克服暴躁脾气收效不大,但时常反省自己,还是对蒋介石处理国内外事务有所助益。抗战时期,中国和美国在援华借款、美元与法币汇率、驻华美军军费、为美军建筑机场等问题上都发生过争执,蒋介石“反省对美外交之失势,每由于自我轻举失言之所致”,所以对罗斯福总统带有强制威胁意味的来电“不为所动”,并且据理力争,蒋介石自认为是“修养之进步”。当然,蒋也谦虚地看到自己在处理外交事务上的不足:“惟处理之方,未能究其极,事后仍有不安之象,此乃粗疏浅浮之过,应在深厚精明处用力。”不仅如此,蒋介石还虚心向罗斯福学习,尽管罗斯福的复电未能完全接受蒋介石的条件,但其措辞并未带有意气,仍以情感为重,蒋介石夸赞罗斯福有政治家之风度,感到自愧不如。反思之后,蒋介石告诫自己,“今后对外交言行,更应审慎周详以出之。”

以下是蒋介石在1944年7月31日所作本月反省录中的相关内容:

——反省对美外交之失势,每由于自我轻举失言所致。甲、去秋既决绝史迪威不用,而复为浮言所动,乃再留用,此对外最丧失威信之第一事,目前美国军方之压迫形势皆由此而来也。乙、今春既对美国明告如其不能确定汇率,则我国即拒绝其美军供应一切费用。而后届期又继续照常供应,此亦为美国藐视与轻侮之一因也。丙、对罗斯福电不慎,愤自乱其对美外交一贯之方针,此当为今日失利之总因也。得此大教训,今后对外交言行,更应知审慎周详以出之,如余不言则已,惟言出必行。再不可妄自暴弃,以蹈今日艰危之覆辙也。

——五年以来无论对俄、对美之外交,与对共、对内之政治皆为我彻底解决之黄金时期,而余乃不能利用此时间与空间,坐待贻误,甚至当断不断,既断后悔而不敢执行。此所谓“打蛇不死,与养痈贻 (遗) 患”之拙举,余之愚昧萎缩极矣。昔之所谓决心与果行者,今将变为犹豫误国之罪人矣。其恃何此觉悟澈改而自处之。

——罗斯福强余接受其史迪威统率华军之要求,以余平时受侮最甚,刺激最烈之人,而必欲余忍受此一事,此何等事?若不卧薪尝胆,知耻忍辱,其将何以自立、立国耶?又其必欲强余对共匪妥协,且必欲以其租借案武器接济共匪,以乞好于俄国,更令人难堪,其将何以自勉?

(选自《访史秘录:蒋介石海外档》/杨雨青 著/中国发展出版社/ 2014年8月版)

猜你喜欢

反省蒋介石日记
常反省自己
考前焦虑?该反省一下
反省与克制
成长日记
里约日记
成长日记
成长日记
蒋介石为八路军改名的真实目的何在?
叶剑英与蒋介石分道扬镳
二十年代初蒋介石访苏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