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提高语文成绩的有效手段
2016-05-30柳黎
柳黎
同一个学校的学生为什么学习成绩会有那么大的差距?是他们天资上有差别还是后天人为造成的?如果天资上有差别,那么在中考的时候已经进行了筛选,同一所学校的高中生应该都是同一起跑线上的选手。常听人说“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最初听到这话时义愤填膺,认为说这话的人肯定不是一线的老师;但事后想想也不无道理,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除了自身,主要参与者不就是教师吗?
经过一次又一次的试卷分析、考情分析,发现不是学生能力的差异,而是学生没有认真地阅读试卷、没有很好地利用试卷上的有效暗示信息。以下展示笔者的一些发现。
一、细致审题,考场取胜的不二法门
审题是做题的关键步骤,审题不到位就会答非所问,马失前蹄。试卷的任何一个版块、任何一道试题都要审题。“磨刀不误砍柴工”,千万别在审题上节约时间。
一审考点、题型
每一个教学版块都有相应的考点设置,比如诗歌版块会涉及到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感情等考试内容,那么在审题的时候先要明确的就是该题对应的考点是什么。
有些题干是很明确的,如:“颈联运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一看就知道是表达技巧的考查;但有的题干比较隐晦,需要适当转换才能明白,如:“诗的一、二两联反映了作者怎样的生活状态?”,如果只抓“生活状态”会找不到方向,将它转换为“诗的一二两联反映了作者的哪些生活状态?”这其实是关于“内容要点概括”的考查。又比如“颈联描写的景物有何特点?”和“颈联描写景物有何特点?”看似一样,其实相差十万八千里,前一问考的是景物的形象特点,后一问考的是表达技巧中的描写手法。
只有审清了试题的要求,才能事半功倍,言简意赅地回答问题。
二审限制性、暗示性信息
每一道试题除了可以确定考点以外,还有很多限制性、暗示性内容。留意这些内容,会帮助考生节约答题的时间、提高答案准确率。
如:《上善如水》中有这样一问“本文写的是都江堰,但不以描写见长,请具体说明它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色。”如果只抓“艺术表现”那么考虑的角度会很广,仔细读题“不以描写见长”,“描写”是一种表达方式,那么它没有采用描写这种表达方式,它采用的表达方式又是什么呢?这会是答案的一个考虑方向;再看“具体说明”,那么在组织答案的时候要结合内容进行分析;“哪些”说明艺术表现不只一种,根据分值6分,初步判断至少有三种艺术手法,除去表达方式,还要考虑表现手法;三种手法加分析就是完美的答案组织。
又如:《木鱼馄饨》中“结合散文内容,简要分析老人这一人物形象”(4分)和《行脚人·黄昏》中“请简要概括行脚人的性格特点”(4分),两道题都是考查散文中的人物形象,但具体组织答案时各有不同,《木鱼馄饨》要由文本内容的分析得出人物的特点,而《行脚人·黄昏》只要概括,这是一个不同;《木鱼馄饨》是人物的特点,而《行脚人·黄昏》是性格特点,这是第二个不同。
总之,小题目中有大世界,细致审题,才能笑傲考场。
二、注解材料,答题有效的最佳助手
试卷上有时会出现一些平时考卷上没有的材料,這些材料看似无心的点缀,实际上是命题人的良苦用心所在。考生如果能够做个有心人,读懂命题人的用意,自然也会有一个讨喜的成绩。
如诗歌鉴赏题后面不是每次都有注解,但一旦有注解,那绝不是形同虚设的摆设。
《汉宫秋·梅》(晁冲之)底下有“注”:1、晁冲之:北宋词人,因朝廷党争遭贬,后隐居阳翟具茨山;2、东君:司春之神;3、玉堂:指华贵的宫殿。这三个注解,其中2、3是帮助理解词内容的,注解1中的写作背景介绍相当重要,回答第三问“词的下阕借梅花寄寓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要回答“表达了词人对官场的厌倦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如果没有看到注解,答题的时候就不会那么准确。
又如《面包》小说阅读的最后有这样的注解:①活尔夫冈·博歇尔特:西德废墟文学的先驱和重要代表作家。小说《面包》写的是一战后人们在饥荒处境中的生活。这一注解交代了文章的写作背景,对于准确理解小说的主旨相当重要。文后考查:小说的主题是什么?请结合全文分析。如果没有留意注解内容,学生很可能站在男主人的角度展开批评,而不能正确理解此文的主旨是:通过饥荒中妻子维护丈夫尊严并为他省口粮的小故事,不但表现了患难与共的真情,也歌颂了二战后饥荒中,人们相互砥砺相互关爱的精神。
总之,无论什么题材,只要出现了注解,一定不能视若罔闻,它肯定是指点迷津的最好帮手。
三、相关试题,答案组织的关键元素
有的时候学生理解了文本,但在组织答案的时候因为与参考答案表述不一致而导致失分,关键还在于学生没有掌握答题的窍门。命题人都对文本非常熟悉,所谓的参考答案也是命题人提供的,所以我们要学会充分利用命题人提供的信息去组织答案,只有这样才能万无一失。
比如朱大可的《中国的孝道》,有这样三问:1.请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2.文章第二段中“变种”的表现有哪些?3.从全文看,作者认为真正的“孝”应当是什么样的?在回答第一问的时候就能利用第三问的题干:最后一层是论述类文本中的解决问题环节,我们可以将答案组织为:最后作者提出孝的正确做法(真正的孝应当是什么样的)。
再比如,欧阳修的《梅圣俞诗集序》中,考“诗人少达而多穷”的“达”的含义;能分别说明梅圣俞“穷而后工”的“穷”和“工”的一组;翻译句子“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这几道题的关键都在于对“穷”字的准确理解,这儿的“穷”不是贫穷的意思,那么应该如何理解呢?即使没有把握的同学也不用着急,试卷上有现成的答案告诉我们,在关于原文内容概括分析的选项中,有这样的选项“欧阳修提出了穷而后工的观点,世间所流传下来的诗,大多是出于古代困厄之士之手,而且诗人越是困厄,写出来的诗就越高妙。”这里明确告诉我们“穷”的意识是:困厄(不得志)。那么与穷相对的“达”就是“得志”的意思,翻译中的关键词“穷”困厄、“工”高妙,都是现成的,且保证正确。
语文由于主观性强,答案不像英语和数学那么客观、直接,将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一点点地磨灭。作为老师,我们要帮学生重拾信心、点燃希望,教会学生有效利用试卷上的暗示性信息,让学生在语文的海洋中游刃有余。
作者单位:江苏昆山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