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对生物课的兴趣

2016-05-30孙福增

读写算·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生物课馒头实验教学

孙福增

【摘要】生物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科学,要想让学生爱学生物,学好生物,关键在于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让生物教学充满活力。本文重要从通过上好绪论课,利用实验教学,多种多样的直观教具,开展兴趣小组活动等多个方面来激发、培养和增强学生对生物课的学习兴趣。强调教师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地激发、提高、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才能轻松、愉快、自觉地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素养,适应未来的需要。

【关键词】生物课学习兴趣培养

正文: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一个情况,就是不同的学生在相同的学习环境中,产生的学习效果却不一样。这是什么原因呢?通过研究我们认为,学生自身的素质固然是一个方面,但是更加重要的还在于学生对所学学科的态度或感觉。正如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怎样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的秘密,那就是对学习的兴趣。高尔基也讲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你就有了学习、探索的动力,你就有了学习的方向、目标,学习效果自然就会比别人高。

针对这样的情况,初中生物教师应该怎么做呢?

下面就怎样培养初中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谈谈我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一、以问题调动兴趣

動手兴趣是一种积极探究事物或从事活动的动手意识倾向,是引起和维持动手积极性的重要内容,是学生积极探究、主动学习的原动力。培养学生“积极发现问题,勇于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是提高学生探究兴趣的首要环节。例如细细咀嚼白米饭或淡馒头能感觉到甜味,这个常见的生活现象很少学生留心过。“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课前,笔者让学生现场感受,引起了学生浓厚兴趣。提出许多想法,如“甜味可能是馒头本身就有的,吃太快了,没注意到”、“有一种甜的东西藏在馒头颗粒中间,可能要把馒头磨碎了甜味才能跑出来”等,这种积极的思维状态是开展探究活动所需要的。笔者引导学生从馒头在口腔中可能遇到的变化入手,教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值得研究的问题,如细细咀嚼淡馒头时,口腔中有哪些结构参与?哪些物质?这些结构和物质和甜味出现有关系吗?等。总之,笔者的基本做法是:创设情境调动兴趣→思维冲突调动积极思维状态→引导提出问题的方法和角度→提出问题。

以问题调动兴趣,不能仅满足于具体实验问题的探索,还应尽可能用生物科学史、生物科学前沿先进技术和成果吸引学生,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探索欲望;引导学生体验生物科技进步主要依赖于科学实验,科学探究精神、方法、动手操作能力都是科学实验取得成功根本保证。

二、以实验教学调动兴趣。

例如让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和认识细胞,在大脑里形成直观印象。如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学生会觉得非常有趣,平时看起来很不起眼的事物,在显微镜下面会呈现这么奇妙的细胞图案。他们会想使用显微镜探寻更多的细胞。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细胞生长过程和分裂过程,正确认识到生物体的生长,既靠细胞生长增大细胞体积,还要靠细胞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这一知识点。在实验教学中需要加以注意的是,实验的难度设定要适中,要让大多数学生能够较为轻松的完成实验,并从中掌握知识。同时不要设定实验结果,而是应以学生在实验中的结果为主,哪怕是与设定结果不同时,也要尊重学生的实验结果,随机应变、正确引导,使生物教学丰富多彩。

三、用直观教具激发学生兴趣。

色彩鲜艳的挂图,形象具体的实物标本,动感十足的投影以及展示生命活动的录像,均能使学生产生新鲜感和美感,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例如,学习生物知识必须让学生尽可能地多看到实物,增加课堂的教学气氛和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如学习叶的形态时,教师课前可在校园内采集单子叶植物叶片和双子叶植物叶片的标本,并配合挂图,通过观察、对比、讨论和讲解进行教学,学生通过观察叶片标本(实物),了解叶片的组成、叶脉、叶的种类以及叶序等基础知识。比如在讲“血液循环途径”时,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够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影视集与一体,形象的展示血液流动的方向,血液发生变化的位置,血液成分的变化等,增强了感官的兴奋性,从而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同学们在心情愉快,注意力集中的良好状态下学习,从而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四、利用激励性评价巩固学生对生物课的兴趣。

针对大班额现状,实验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是需要着重落实的;同时由于每位学生的操作能力水平不同,评价要有一定的弹性,要允许学生多次重复。通过异质小组、小组捆绑评价手段,促进小组内的互帮互助,确实带动了不爱动手、不会动手的学生参与到动手操作中来。笔者尝试如下做法:根据学生操作水平进行异质分组,操作水平要求作相应的A、B、C三个等级划分,不同等级积分不同。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可选择对应或较高目标水平,允许同组学生补充互相帮助。最后记两种得分:一是达到相应水平的小组成员的分数汇总,形成小组成绩;二是记录学生个人的提高分。这种做法正视差异、利用差异的资源,激励了学生“跳一跳”达到更高的目标,也鼓励了学生锲而不舍、勇于挑战、胆大心细,相互帮助等等精神,通过评价,营造聚焦实验过程,认真对待实验细节,积极思考的课堂氛围,可以大大提高实验课的效率,促进了学生个体发展和小组整体水平的提高。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只有巧妙地运用多种手段,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知识的乐园,是成功的动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主动求知的精神,交给学生开启知识宝库的钥匙,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培养他们主动参与的意识,让生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是每个教育教学的首要任务。

参考文献

[1]《生物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生物教学教与学》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生物教学参考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4]高孝玉.培养兴趣,寓教于乐.成才之路,2005,106(6):53

猜你喜欢

生物课馒头实验教学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馒头办”没了吧?
高中生物课教学生活化探寻
生物课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买馒头
“人教版”高中生物课标教材中的科学方法体系
职高生物课的实验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