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荔园小学周边乱摆卖现状调查及管理对策研究

2016-05-30张孟思

小说月刊·下半月 2016年3期
关键词:摊贩公民流动

张孟思

在参与公民养成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荔园小学四(3)班的同学们发现,目前学校周边地区乱摆卖现象在深圳学校是普遍存在的,如荔园小学北校区、百花小学这一片区等。流动摊贩的管理问题不仅仅是荔园小学特有的问题,更是许多学校的难题。学生们都发现在学校门口放学后经常有摆摊卖东西的小贩。同学们也纷纷光顾。鸡蛋灌饼、肉夹馍、买小玩意儿……许许多多的种类让同学们忍不住掏了腰包。可这些东西真的卫生吗?真的对我们有益吗?经常听家长说有人吃坏了肚子,伤了身体。这些小摊小贩的食品不仅有损身体,还污染环境,很多美丽的环境因为这些小摊小贩而变得不堪入目。此外,摊点还影响了人行通行,不少学生走在机动车道上,人车混流现象令家长捏了一把汗,情况不容乐观。良好的校园生活环境不仅能解决学生生活上的需求,而且能对创造优美、安全的校园环境,灵活、自主的学习氛围。构建和谐、繁荣的城市生活做出积极贡献。国内对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中,本文将研究范围缩小至活跃于荔园小学周边为研究对象,我带领48名学生开展了深入的调查和研究。研究它们的生存现状,并对其管理提出合理的建议。

通过全班同学近一年的深入研究,他们找出并整理了各国、其他市区关于如何解决学校周边乱摆卖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在结合深圳福田区的现状的基础上,整理和设计出一套解决的具体措施,并通过各种渠道引起了工商局、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等政府部门对这个问题的高度重视。

一、我们的问题

1.活动设计与研究过程

孩子们学习了《公民素养》,首先明确自己是小公民的身份,明白了发现身边的公共问题并想办法去解决也是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之后,大家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那怎样才能选出有代表性的,又具有探究意义的公共问题呢?我采取了以下步骤:第一步:让每个学生自己准备一个最感兴趣的公共问题,并和父母共同探讨;第二步:学生在小组内讲述自己的公共问题,通过质疑和答辩等环节后,投票选出小组得票最高的公共问题。然后,在全班陈述。全班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投票选择了一个问题,即“解决学校周边乱摆卖”。为了论证这个问题的价值,一方面,通过收集资料,我们了解到,学校的周边乱摆卖,不仅严重影响了学校周围的卫生环境,造成噪音和“脏、乱、差、杂”现象,而且带来许多安全隐患,且也搜集了许多相关案例。但另一方面,我们经观察发现,流动摊位确实也给城市居民生活提供了某些便利,解决了部分失业人员和农民的生计问题。但孩子们经常光顾有摆摊卖东西的小贩,乱买零食,如鸡蛋灌饼等三无食品……许许多多的种类让同学们忍不住掏了腰包。校园周边的很多小食品往往都是一些不合格的膨化食品、麻辣食品、腌制和油炸食品以及含糖精、色素、香精的果冻、饮料、巧克力、泡泡糖等,里面含有的防腐剂、香精、色素、甜味剂等添加剂严重超标,经常食用,对身体的危害非常大。少年儿童内心对此并不重视,往往难以抵制琳琅满目的零食诱惑,只有味道好,什么营养、什么安全都可以抛掷脑后,威胁到我们自己的健康成长、甚至生命安全也全然不知。

2.阶段小结

通过将近两个月的深入研究,作为小公民的同学们强烈的感受到,这个问题影响较为严重,需要自己个人、学校、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共同协商才能解决。同学们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促使相关部门能伸出一只援手,规范管理学校周边的流动摊贩,既解决家长们的后顾之忧,同时也保障了自身的安全,也维护了学校周边的环境。

3.活动关键点

公民养成要推动,首先必须要让孩子对自己的作为小公民身份得到充分的认可。要鼓励孩子们把眼光投入到社会中去,要相信自己虽小,但是可以出一份力量。这一点是活动前期的关键。其次是在集体分析甄别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是不是公共问题的这个环节中,教师自身必须要多涉及相关法律知识,同时也让孩子要充分发挥网络等资源,让孩子们学会判断哪些问题是公共问题,哪些问题不是公共问题。同时研究范围大小的问题,一开始孩子们都围绕着市区乱摆卖问题,三无食品等课题,要引导孩子把大的概念浓缩到一个点,这样既提高了他们对“公共问题”的判断能力,同时也会把研究问题更为精准。

二、现有政策分析

搜集相关政策,理解有关概念:首先老师引导同学们网上搜集相关政策,理解流动摊贩的概念,对于学校周边乱摆卖是由什么部门进行负责,有哪些相关的法律法规的依据进行管理。(1)流动摊贩概念:也叫地摊、摆摊,北方也叫“练摊”,是指城市道路红线以内的零散商摊和游商。经营场所为公路、城市道路、胡同、公共广场及公共停车场等,包括道路红线范围内的车行道和人行道、市政用地和桥梁、人行天桥、人行地下通道及其它附属设施等;(2)负责部门:深圳市城市管理局、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城管);(3)国内主要法律规定:中小学周边200米内的食品经营者进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其中,餐饮店、食品经营店、食品流动摊贩都是整治重点,其中还将重点检查食品流动摊贩是否违法在中、小学校周边摆卖食品,严禁食品流动摊贩在学校周边200米范围内摆卖食品。

了解乱摆卖问题现状:通过随机采访、搜集网络资料,我们发现,解决现有乱摆卖问题难题重重:(1)法律法规不健全。执法的依据主要是《行政处罚法》,而《行政处罚法》在城管执法职能、执法范围、执法手段等方面尚缺乏具体的法律依据;(2)执法环境差。抗法行为人法制意识淡薄,暴力抗法的事件不断发生;(3)市民对综合执法工作不理解。围观群众出于“同情弱者”的简单心理,甚至还指责执法人员欺侮百姓,彻底否定执法人员的执法行动。

查阅资料,了解国内外有关政策及经验借鉴:通过咨询专家、查阅文献资料,我们了解到解决学校周边乱摆卖问题不仅仅是在深圳市福田区存在,在内地各个城市和国外都存在这个问题。我们通过网络、报刊查询,我们了解到了了解到了国内外政策,各地区、各国有经验值得借鉴。

猜你喜欢

摊贩公民流动
误 会
论公民美育
流动的光
流动的画
海南:学校周边200米禁摆食品摊
为什么海水会流动
隐私保护也是公民一种“获得感”
十二公民
协作自治:摊贩治理的昆山之道
公民选举权的平等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