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里的昔日行当
2016-05-30吕雪萱
吕雪萱
笔者在十几年的老照片收集中,发现其中有相当数量的老照片都记录了如今已销声匿迹的民风民俗、老行当和老物件等。在此,笔者想透过这些泛黄的、甚至是残缺的老照片,探寻京城中几种老行当的生存轨迹和来龙去脉。
剃头挑子一头热,街头巷尾揽顾客
剃头业的兴起是在满清入关之后。1645年6月15日,爱新觉罗·福临颁布了一道十分严厉的“剃发令”:“限各省令到之日起十日内,官民一律剃发,迟疑者斩。”而当时汉人的习俗是,未成丁者头发覆颈披肩,成年后,总发为髻。满人要从额角两端引一直线,直线以外全部剃去,仅留颅顶发,编成辫子,垂于脑后。而清军入关后,强制推行“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剃发令。在推行剃发令的过程中,清军起初是在街头路口设卡,强行为过往行人剃发,后来官方又在道旁搭设席棚,旁边竖一旗杆,上面挂着“剃发令”的圣旨,组织民众前往剃发。拒不剃者斩首,把头颅挂在旗杆上示众。这些强制性的做法,激起了大多数民众的不满,更有甚者——在清朝初期的江阴抗清运动中,民众发出了“头可断,发不可剃”的疾呼,并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清军攻破江阴城后连杀十天,17万多人死于清军的屠刀之下,全城仅53名老小幸免。
斗转星移,经历过剃发令的血雨腥风后,剃发竟逐渐演变成经营性的行当,师傅挑着剃头挑子走街串巷,挑子一头是个带竖杆的木制脸盆架,下面放一个小火炉,上面是盛热水的洗脸盆,旁边杆上挂着毛巾和罩布;另一头是带小抽屉的梯形坐凳,小抽屉里盛着剃头工具,顾客坐在上边,剃头师傅站在一旁为其剃头、刮脸。这个行当一直持续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内一些小城镇或集市上仍能见到。
修脚师傅手艺巧,上门服务脚病消
一张罕见的清末民初修脚师傅上门服务的照片,展示了这一古老行当灵活的服务方式。修脚在中国已有约两千年的历史。在早年考古发掘出的殷商甲骨文中,就有周文王因脚趾甲患病,行动不便,请来一位叫“冶公”的人,用“方扁铲”(可能是修脚专用工具)为他修治好了的记载。
修脚行业的传统服务形式有三种:一是上集市、庙会摆摊揽客,行话称为“剜窝”。他们往往和江湖郎中聚集,共搭一白布棚子,地上铺块红布,叫“靠地布”。上面摆放修下来的脚疔、脚垫等皮肉,墙上挂着各种脚病的图样,称作“点张子”,按图指画着招揽生意。在固定地方摆摊的叫“常靠地”,手艺高超不骗人;临时摆摊的叫“走马穴”,手艺不高,靠糊弄人骗钱。二是走街串户,登门服务。三是在澡堂内为洗完澡后的顾客,提供修脚服务。
瓷器破了不用慌,锔盆锔碗锔大缸
“锔盆、锔碗、锔大缸”的吆喝声,已有四十多年听不到了。但是它留下的影像却还历历在目。一件破碎的瓷器,经过锔行师傅一摆弄,马上就能“破镜重圆”。这种中华匠人独有的技艺,堪称绝技。从事这一行业的匠人,通常被称为“锢露子”。锔行师傅承接的活儿,有粗活、细活之分。粗活是指对一般破损日用瓷器的修补;细活则是专为富家子弟,修饰把玩物件,以提高其身价。
例如,锔行师傅接过雇主递过来的一个破碗后,通常先是用绳子将碗缚住,然后用腿把碗夹住,左手拿金刚钻,右手持弓,将钻在弓弦上绕一圈,再将钻尖在嘴上沾点唾液,然后将钻尖在碗上裂缝的一侧定位,松开左手,右手拉弓。钻好一个眼儿后放上锔子,再钻另一个眼儿。两个眼儿都钻完了,锔子塞进眼儿里,轻轻两锤打牢。整个碗锔好后,在所有锔子处抹上一层油灰,以堵住缝隙,即告完工。
锔行的工价一般是按被锔器皿的修复程度、难易程度和锔子数量多少计收。民间有句俗话叫做:“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儿。”就是从这个行当中派生而来的。
磨剪子来戗菜刀,走街串巷喊声高
看过现代京剧《红灯记》的人,可能都还记得地下党李玉和的联络员,就是边吆喝着“磨剪子来戗菜刀”,边扛着磨刀工具出场的那位。这个交通员以此做掩护,给李玉和送密电码。现实生活中的磨剪子戗菜刀,却是穷苦人谋生的一种手艺。无论高温酷暑,还是天寒地冻,他们都是扛一条小长凳,凳面一端固定一块磨石,另一端带几样工具,进城下乡走街串巷,边吆喝边揽活。接到活儿后,便就地放下长凳,自己坐在中间,拱腰用力连磨加戗干起来。一把原来用钝了,甚至锈迹斑斑的刀、剪,经他如此这般地戗磨一番,瞬间就会变得光亮飞快。雇主再用起来,就轻快多了。
这个行当一年中最兴旺的时候是在春节之前,差不多家家户户都要拿出几把刀剪,交给磨刀师傅磨一下。干完这批活儿,他们就可以高高兴兴地回家过年了。
支起红炉拉风箱抡起铁锤响叮当
“二把手车子三张嘴,一箱一钳一铁锤”。这是对云游四方的铁匠行当的形象描写。所谓二把手车子,系指前边有人架,后边有人推的木制独轮车。这种车较单人推的车子,体积大一些,适合打铁师傅载物多的需要。“三张嘴”就是三人成伙,“一箱一钳一铁锤”即一人拉风箱烧火,一人掌钳,一人抡锤打铁。他们以熟练的技艺,化腐朽为神奇,将废旧破铁烧熔后,打造成顾客所需要的各种器具,以满足顾客的不同需求。
20世纪50年代初,游走在全国各地的打铁师傅,约有60万之众,其中山东章丘籍的师傅即有38万,成为名副其实的“铁匠之乡”。游走四方的打铁匠人,风餐露宿,收入低微,饭食多以小米干饭为主,生活甚是艰苦。
洋车本是日本造,拉上乘客如赛跑
洋车原产于日本,亦称东洋车,始于明治二年(1869年)。1874年传入中国后,有的地方称为黄包车或人力车,并对其车轮等进行了改进,由原来外裹铁圈的木车轮,改换为钢丝胶皮轮,以使乘坐者更为舒适。后来,北京、上海等城市都设厂大量制造这种人力车。1915年,袁世凯就曾在中南海总统府,建立过一支拥有10辆车、20名车夫的人力车队,专门拉送达官显贵。
民国时期,人力车成为城市的主要交通工具。这种车夏有雨篷、冬有暖帘,前后有车灯,辕杆有喇叭,以人力挽行载客,方便快捷,深受乘客欢迎。仅上海一地大小人力车行(租车的东家)即有数千家。
20世纪40年代末,尚有人力车5000余辆。同一时期山东青岛的人力车保有量,也达到了2500辆,并曾一度超过了3000辆。
彼时行走在城市中的街道上,不经意间就会经常看到,坐在人力车上的乘客优哉游哉,而架着辕杆奔跑的车夫汗流浃背的场景。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力车逐渐被骑行载客的三轮车所取代。
进入班门想当木匠的人,最初学的基本功就是拉大锯。这是木匠行当中最苦、最累,劳动强度最高的活儿。木匠铺从木场购进圆木(大树割倒后截去两头的主干)或方木(去掉表皮的圆木)后,第一道工序就是要将其分解为厚薄不等的板材,然后再进一步加工,做成各种器具。分解板材用的主要工具,就是相传由木匠行当的祖师鲁班发明的“锯”子。根据不同用途,锯的种类分为:二人抬大锯、二锯、开锯、手锯等。大锯需要两人协同操作,故称为“拉大锯”。
操作时,先将要解的大木头按一定倾斜角度固定牢靠,两人隔着木头相对持锯,一人站立在木凳或架子上,另一人则直接坐在地上或单腿跪立,一高一低、一拉一推,逐次将大木头解为板材,然后再根据需要,运用锯、锛、凿、刨、铲等,做成各种家具出售。
这几种老行当在现如今的社会中已不多见,但它们曾经为民众生活带来的方便,令老一辈人难以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