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数字档案展览的几点思考

2016-05-30李颖

北京档案 2016年3期
关键词:公众数字资源

李颖

摘要:数字档案展览是有效开发与利用数字档案资源,激活档案价值的重要途径。本文认为在数字档案展览中,应重视对数字档案资源内容关联性的揭示,以提升数字档案展览的独特性;应拓展开放协作的公众参与,以提升数字档案展览的吸引性;应充分利用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特点,以提升数字档案展览的有效性。

关键词:数字档案展览关联性公众参与新媒体

伴随档案“存量数字化,增量电子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数字档案资源日益丰富。数字档案展览是有效开发与利用数字档案资源、活化档案价值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数字档案展览已成为档案部门创新工作、着力推动国家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举措,各级档案馆正不断探索有效实现数字档案展览的路径。纵观当前我国数字档案展览的现状,虽不乏优秀作品,但从展览内容的组织到信息呈现形式等方面都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一、基于数字档案资源内容的关联性,提升数字档案展览的独特性

(一)档案资源内容的关联性是数字档案展览的独具优势

档案具有其他信息资源不具备的特质,一是对个人、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记录的真实性和原始性;二是档案的有机联系性。在传统及现有的数字档案展览中,我们一直关注并力图呈现档案的真实性和原始性,但对档案的有机联系性揭示得不够。在数字档案展览中,档案不应是仅按时间顺序简单地罗列,而应是从选材到布展,在充分尊重并多维揭示档案关联的基础上,提升档案展览的吸引性;有意识地创设、还原历史背景,为公众搭建立体丰富的、有助于回到过去的“情境”;通过展览,不仅向公众传递历史的记忆“是什么”,更应该在呈现档案所蕴含“有机联系”“完整系统”的过程中,向公众讲述历史的来龙去脉,帮助公众品味悠久的历史。也就是说,数字档案展览应以数字档案资源为依托,侧重生动形象地揭示档案资源内容的关联性,使公众在数字档案展览中获得场景化、情境化的独特体验,进而提高数字档案展览的吸引力和不可替代性。

(二)数字档案展览应全方位揭示档案资源内容的关联

数字档案展览不同于统档案展览,其优势是通过对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全方位揭示档案资源内容的关联,彰显档案资源独具的魅力,以档案资源的独特性赋予档案展览生机与活力。比如,美国国家档案馆的“Digital vaults”在线展览,它从100亿馆藏档案中挑选出1200份档案进行网上数字展览,这些数字档案会在屏幕上随机出现。档案馆则对上述档案进行多维度揭示,公众根据兴趣阅览某份档案时,与之相关的一系列档案随之出现以供选择,不仅充分提升档案展览的吸引性,更有助于激活档案价值。笔者选中一张亚伯拉罕·林肯的图片,选中后照片随即放大出现在屏幕中央,与之相关的所有档案层层围绕在其周围,并在最左侧出现包含“总统”“亚伯拉罕·林肯”“内战”的小标签栏。选中其中一个标签,比如“内战”,屏幕上便出现以林肯为中心,用射线形式指示的相关文件,其他档案则变为虚图,待选中后,屏幕上出现以林肯为中心,周围层层围绕关于“内战”档案的集合。把光标放在感兴趣的档案上,便会出现档案的标题,点击便可阅读原文及说明。笔者将光标放到一张标题为“Battles on Bull Run”的档案上,点击进入美国内战时期的地图,其被赋予了“地图”“内战”“弗吉尼亚州”“战役”四个标签;看过后继续点击标签“地图”,屏幕上便汇集了各种地图……重复上述操作,可以看到与每个标签相关的档案集合。在整个过程中,公众可以基于标签提示与自己的兴趣,逐层点击,每点击一次都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

二、基于开放协作的公众参与,提升数字档案展览的吸引力

在我国虽然公众参与数字档案展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已被充分认识,但是探索性的实践亟待加强。笔者认为,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为各行各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机遇,特别是为先进理念在实践中落地提供强有力技术支持的现实背景下,数字档案展览应积极利用各种先进技术,有意识地“设计”,吸引公众参与,并充分发挥公众的主观能动性,使之在自我价值的实现中有效利用档案信息。

仍以美国国家档案馆的“Digital vaults”在线展览为例,“Digital vaults”中的公众参与已完全打破传统的公众问答、留言等形式,公众在参与中通过自我驱动体验档案魅力,在无形中将档案所蕴含的历史与文化根植于心,实现了档案信息的增值。首先,公众在欣赏展览的过程中,可以将感兴趣的图片或档案移动到“collection”功能区加以保存。其次,“pathways challenge”板块的设计充满了趣味性和挑战性,在寓教于乐中使公众了解美国历史与文化。在该功能区,公众通过线索和提示,在屏幕上选择相应图片和档案。比如,选择“Records Across America”这个挑战项目,其中一个是名为“Gift Of France”的美国自由女神像图片,点击查看是1884年法国呈交美国的“让自由照亮世界”的彩色文件,并在原件旁对自由女神像做了注释说明。自由女神像位于美国纽约州纽约市哈德逊河口附近,在挑战项目中,根据该地点形成了查找下一个档案的线索“这个小女孩在纽约州长大,后来与她的丈夫富兰克林一起入住白宫”,根据提示,公众可以在屏幕呈现的图片墙中找到1884年出生在纽约的安娜·罗斯福(美国第32任总统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的妻子)的儿时照片,系统提示正确,继续“挑战”(屏幕变换成以安娜为中心汇集相关图片档案的图片墙)。此外,公众还可以根据兴趣选择照片并提出问题,设定查找线索。再次,公众在“Digital vaults”中可以自主创作海报和小电影。公众可以按照功能区的提示进行选材、美编,该功能对于如何制作海报(电影)的提示极为详尽,足以使公众能够轻松地完成整个制作过程,并进行保存或打印。

三、基于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特点,提升数字档案展览的有效性

在档案管理活动中,新媒体的即时性、开放性、互动性、融合性、碎片化等特点,为如何更好地实现档案资源开发与利用带来新思考。数字档案展览,应打破传统档案展览与新媒体环境不相适应的理念,结合新媒体传播的特点,通过对展览内容的合理组织、创新呈现以及对展览传播形式的科学选择,从公众选择到公众认可,多层次提升数字档案展览的有效性。

(一)利用新媒体,便于公众发现和选择数字档案展览

通常数字档案展览被“默默”地放到档案信息网上,很难被公众发现和检索。利用新媒体,使公众及时发现数字档案展览,是提升数字档案展览有效性的首要任务。档案部门应积极利用各种新媒体平台,诸如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通过门户网站、搜索引擎、微博、微信乃至楼宇视屏、移动电视等形式,积极传播与分享关于数字档案展览的基本信息,使公众知晓何时、何地有何种数字档案展览,通过广泛传播、“渗透”与数字档案展览相关的“外围信息”,使公众全方位了解数字档案展览,并激发选择兴趣。

(二)利用新媒体的碎片化传播特点,促进公众对数字档案展览的吸收与内化

新媒体为数字档案展览更有效地被公众认可,并将展览所传播的信息内化为知识提供了全新的理念和实现方式。对档案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我们一直强调齐全完整,这种思路和操作模式推动着档案价值的发挥。在新媒体环境下,我们也应了解公众获取信息、利用信息的心理和行为,探索新媒体环境下档案信息传播的有效路径,以激活档案资源的价值。因此,在数字档案展览中,注重契合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可将数字档案展览做成“小而精”的系列,并通过“碎片化”的传播,生动形象地呈现档案、讲述档案(或者与之相关)的故事,使公众有所知、有所学。

1.在选题上小处着眼,选择贴近公众的题材。比如,面对当下各种新品牌的不断涌现,很多公众却青睐于一些传统老字号。数字档案展览可以以当地某一老字号为着眼点,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档案(或者某个片段)进行挖掘。

2.在选材上,可按照少而精的思路选材。新媒体“碎片化”的特点需要将碎片化的信息与公众碎片化的时间有机融合。比如,上述老字号的数字档案展览,可以选择最生动、最吸引人的内容,在深加工上做文章,在精深中传递信息、传播文化。

3.在内容的呈现上,注重新媒体信息传播方式和公众接受信息的“口味”。一方面,视觉体验在公众对信息认可中的影响日益重要,应将档案内容生动形象地以影、音、图等形式呈现;另一方面,在视觉冲击中讲述与解析档案中的故事,帮助公众真正读懂档案,将档案信息有效地传递给用户。

*本文为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城市记忆视阈下河北省文化强省建设研究》(项目编号:HB14TQ026)、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新媒体环境下档案公共服务机理与策略研究》(项目编号:15CTQ037)的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管先海,孙洋洋,王凤珍. 1981年~2014年我国档案展览研究综述.档案管理[J].2015(4):61-63.

[2]谢伦伯格.现代档案——原则与技术[M].档案出版社,1983:25-26.

[3]The National Archives Experience[EB/OL].[2016-1-5] .http://www.digitalvaults.org/.

猜你喜欢

公众数字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数字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