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第二课堂”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路径初探

2016-05-30钟建平王天红王飞

科教导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第二课堂创新创业高职院校

钟建平 王天红 王飞

摘 要 从我国目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经济发展趋势来看,对高职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既是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笔者通过对杭州市20所高职院校和200名在校学生进行了调研,了解了各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和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建议。笔者通过对调研结果的分析,归纳出了当前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利用“第二课堂”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具体实施办法。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第二课堂 创新创业 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01.013

Vocational Colleges "Second Class" Carrying out

Enterprise Innovation Education Path

ZHONG Jianping, WANG Tianhong, WANG Fei

(Hangzhou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Hangzhou, Zhejiang 310018)

Abstract From the current "public entrepreneurship, the highly innovative" development trend of China's economy,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for students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not only an important part of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system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vocational college talents. To this end, the author of Hangzhou 20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200 students conducted a survey to learn about the status of school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student awareness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dvice. Through analysis of the findings, summarized the current problems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proposed the use of "second clas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to carry out specific measures for implementation.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 second clas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ath

当前,高职院校都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注重对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教育,除了通过传统的第一课堂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以外,各高职院校结合职业教育的特性,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实施创新创业教育。为了解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方面好的经验和做法。同时,深入了解学生对创新创业活动的评价和感受,及对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建议与意见。通过调研,结合高职院校实际,加强对学生参加科技创新创业活动的方向性引导,研究高职院校该如何利用“第二课堂”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为学校制定教育教学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

为此,笔者对杭州市各高教园区对高职院校负责创新创业的部门负责人、学生进行了访谈与问卷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归纳出了当前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利用“第二课堂”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

1 当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未纳入学生素质教育体系。调查结果表明,当前很多高职院校没有建立起创新创业教育的体制机制,在主管部门、制度建设、课程体系、教材开发等方面的工作十分不足。只是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职业与就业指导课程的一个步骤,仅停留在为毕业生的“就业择业”服务,没有作为学生素质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创新创业教育的接受教育对象人数少,受益面窄,环境氛围不浓厚。大部分学校的创业教育除了课程教学以外,主要是通过各类创新创业大赛、沙龙进行,但这样的活动毕竟只是少数学生参加,这就导致创新创业教育关注的是少数学生,其影响局限在小群体,有精英教育的痕迹,不能适应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发展现实与趋势。另外,部分学校对创新创业的宣传报道少,缺乏浓厚氛围,导致许多学生没有创新创业意识和想法,所以,对创新创业讲座等相关的活动也关注不多,参与更少。

(3)高职院校缺乏创新创业教育的专职教师。从师资队伍的素质结构看,既需要懂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懂管理,有创业经验,还要懂教育,会教学的互补与结合的教师。但由于我们国家真正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时间还不久,既具有创业经验、创业理论,又懂教育教学的教师缺乏,很多在进行创业教育的教师没有创业经历,属于理论型教师,其教学内容也仅仅局限于理论知识传授。老师不了解企业的运作,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指导通常显得力不从心,只会在课堂上讲理论,非常不利于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培养。有些学校虽然邀请了企业高层担任兼职教师,但多以讲座方式进行,并没有形成体系,缺乏组织协调、制度保障和资金支持,教学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4)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重理论,轻实践。调查表明,当前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除了开设相关课程即“第一课堂”传授理论知识以外,利用“第二课堂”载体的活动很少,而且大部分活动也是理论性的,比如创业讲座、创业沙龙、创业培训等,缺乏实操类的教育活动。

2 “第二课堂”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路径探索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根据第二课堂活动具有针对性、阶段性、整体性的特征,对学生的探索创造的兴趣,创新思维与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再到创新创业的品质,最后是创新创业能力进行科学的系统化培育。从而,实现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培育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品质,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第二课堂作为高职院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重要的平台,可以通过整合丰富的校内外资源,以学生喜闻乐见,灵活多样的形式来开展的创新创业类活动。结合高职院校不同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分步实施,梯度推进”的原则,分为以下四个环节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第一环节(启发环节):

针对全体一年级学生,以创新创业精神教育为主,普及创业基础知识、培养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该环节主要是创业精神、创业特质的熏陶与培养。该环节通过入学教育、素质拓展训练、参加社团活动等多种途径的实施,来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以激发创新创业热情,培养创新创业意识,使大学生想创新创业。启发环节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阶段,对以后的创业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具体内容如下:

(1)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把创新创业教育与国防教育、入学教育、专业介绍相结合,侧重学新生对创新创业概念的认知,帮助学生确立职业理想、奋斗目标,并在创新创业教师的指导下,制定大学三年详细的学习计划和创新创业素质拓展计划。同时,鼓励新生加入创新创业类、科技竞赛类社团,参加社团活动,进一步了解创新创业的内涵。

(2)大学一年级第二学期把企业文化教育作为重点,充分挖掘利用现有的校企合作资源,邀请企业家、创办企业的毕业生等人员对学生进行创新文化、创业文化、精神文化教育,让学生和企业家座谈交流,聆听创业故事,分享创业经验,感受创新、创业精神。帮助广大同学尽早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观,并为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基础。其次是鼓励学生参加创业培训,参加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来增强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第二环节(提高环节):

针对大二的学生,以创新创业技能教育为主,提高创新创业实践能力与水平。这一环节主要针对创业知识的介绍与相关技能、精神、特质的培养。创新创业教育内容要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具体内容如下:

(1)大学二年级第一学期把科研项目、专业技能竞赛、创新创业大赛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载体,在专业教师、创新创业教师的指导下,申报科研项目、参加各类技能比武和创新设计活动、撰写创业计划书等来提高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和水平。

(2)大学二年级第二学期主要鼓励有创业意识的学生参加KAB模拟公创业实训班,网上创业班学习,掌握更多的创业知识和技能,有针对性地培养,以促进创业素质提高,并为未来的创业提前进行规划。其次,鼓励学生参与课题申报,包括横向课题,增强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其次通过暑期社会实践,深入企业调研或顶岗实习,参与企业技术研发等形式,提高创新创业能力与水平。

第三环节(孵化环节):

针对大三的学生,以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为主,针对准备或已经创新创业的学生,为他们提供支持与服务,为毕业后顺利就业创业奠定基础。这一环节段的重点是提升创业实践能力,积淀和检验创业知识、完善创业心理品质、做好创业就业前的充分准备。这个环节主要通过大学生创业园扶持等平台,让创业者可获得诸如培训、孵化等方面的支持。具体内容如下:

大学三年级第一学期重点进行就业形势、创业政策、发明专利申报的辅导和创办企业的实战指导。通过辅导让学生认清形势,掌握政策,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树立客观的期望值,积极主动创新创业。同时,通过组织并指导学生到企业、创业园现场参观、座谈,让同学们体验就业创业环境和了解就业创业信息,实地考察创业计划书的可行性和操作性,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就业创业环境和对自身素质的要求,从而进一步端正就业观和创业观。

大学三年级第二学期重点进行创新创业心理调适教育及创新创业服务工作。对创新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心理矛盾,心理误区,心理障碍及时进行疏导,并在毕业生创新创业过程中为其提供全方位服务,鼓励他们大胆走创新创业之路,以利于毕业生顺利实现就业目标。

第四环节(跟踪服务环节):

针对已经毕业的创业学生,以跟踪服务为主,做好信息收集,典型案例整理,为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积累素材。为他们继续提供支持与服务,主动开展毕业生创新创业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存档工作。做好毕业生跟踪调查和企业实地走访,征集意见与建议,为创新创业教育方案优化提供依据,从而不断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水平和成效。

总之,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是个系统工程,要渗透、贯穿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除了通过课堂教学、“第二课堂”教育活动实施以外,还要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方案、课程设置、学生管理与服务、实习实训各个环节。因此,要做好创新创业教育,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实践。

项目来源:本文为2015 年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科研项目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张明.高校共青团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中的思考[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24).

[2] 关晓辉.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0(4).

[3] 胡爱祥,唐伟宇.基于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机制研究[J].价值工程,2011.

猜你喜欢

第二课堂创新创业高职院校
高校“人工智能”第二课堂建设探讨
第二课堂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西子湖畔的“第二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