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推进农村孩子的课外阅读

2016-05-30黄义

新课程·中旬 2016年3期
关键词:语文素养课外阅读习惯

黄义

摘 要:学生的课外阅读直接制约着他们的语文水平,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要加强,课外阅读目标要明确,课外阅读材料老师要精选,要让学生的课外阅读有实效,为学生创设课外阅读成果提供机会,重视与家长的沟通,注重诵读积累,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关键词:课外阅读;语文素养;培养;习惯

一、学生语文阅读现状

近几年中考农村孩子的语文成绩总体水平落后于市区孩子,基础知识尚可,但阅读理解、作文失分太多,我们语文老师常常谈起学生的语文水平为什么愈来愈差,我认为根本原因是老师课堂讲得太多,恐怕有知识点还没有讲到,不重视课外阅读,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综合知识贫乏。这是学生接触了解生活的主要途径,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捷径。课外阅读不仅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还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更能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的人文涵养,是学生学好语文的重要法宝。

课外阅读的指导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知识积累,培养学生主动阅读的兴趣,阅读的书和样式要全面,以便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自觉养成阅读的好习惯,从而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做好课外阅读的策略

1.课外阅读要有明确的指导目标

课外阅读的两大目标:一要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二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为方便实施,就把这两个大目标细分成若干个小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想象力,拓宽各类文体的写作思路,抓关键词句赏析文章,搜集筛选归纳文章的有用信息,鉴赏文学作品。这样,学生的课外阅读就有的放矢,学生的课外阅读才能抓实,学生才能信心饱满地去读,才能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

2.依據每堂课的具体目标确定课外阅读材料

给课文同主题的经典材料不必选择太多,三两篇文章就行了,课前印好发给学生,方便课堂上作例文研析。还要有广泛的阅读材料,就是那些报纸杂志等,这些材料可以放手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找出与所上课的典型材料同类型的文章类比阅读。这样学生对经典课文的理解感悟就在这种比较中学以致用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自然而然地就会提升了。

3.课外阅读的落实要注重实效

按人们的认识规律,课外阅读指导课上要先让学生阅读典型材料,教师再点拨材料的特点,然后让学生讨论,从而总结出一些阅读经验或写作的规律,最后出一个相关拓展,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

课外阅读应该让学生多读一些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相关优秀作品的点评,还应该让学生多读一些当代流行的佳作,感受时代的声音,让学生做生活的多面手。

4.课外阅读要留合适的作业

课下作业最好的形式就是让学生写阅读笔记。笔记的内容应明确规定是指对所读文本内容、思想的巩固加深与提高,如果是突出阅读能力,就写文章分析;如果是突出写作能力,就要对指导课上的典型材料进行仿写。因为仿写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最佳途径。老师要在适当的时机对学生的阅读笔记进行评论,激起学生的读写热情。

5.展示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成果

教师要赞扬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点滴进步,注意激励和促进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兴趣。因此,在课外阅读时,应善于在活动中运用激励机制,让学生在激励中主动地发展,从而让阅读变成一种自觉的行动。因此,教师要给学生创造一个展示阅读的平台,如:每周就一篇自己喜欢的作品给予点评,并写出喜欢的理由。召开班级读书交流会,让学生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把自己的读物介绍给同学,简述自己的读书感受。推荐一篇好文章,每周轮流由一名同学给全班推荐一篇自己欣赏的好文章,要求写出百字左右的推荐语,印发给全班阅读,在这种交流活动中,调动学生阅读激情,使课外阅读成为学生的精神食粮,甚至成为学生的生活需要。

6.重视与家长沟通,争取家长支持

引导学生大量阅读课外书籍,使学生间接丰富自己的生活体验,还应该让家长支持孩子的课外阅读。但是学生最害怕的是家长不让他们看课外书,许多家长往往把孩子看课外书当作不务正业,孩子读这些书就是不思进取。一旦被家长发现,不是怒斥,就是没收、销毁,弄得学生不敢读课外书。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通过校讯通、短信、打电话,要求家长全力支持子女的课外阅读,关心孩子课外阅读的内容、质量,多和语文老师探讨适合孩子的读书刊物,让他们配合语文老师,为孩子创造良好的课外阅读条件,千万不要打击孩子课外阅读的兴趣。这样的沟通,得到了家长的一致认可,许多家长开始真正关注孩子的阅读了。阅读由量变到质变,阅读功夫在平时,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成长。

7.提倡注重积累的“诵读”

初中阶段是学生人生阅读的重要阶段,在阅读的同时多背诵一些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多积累一些终身受用的文化知识。教师和家长也要有意识地鼓励学生背诵,让他们在阅读中,把历史文化的积淀化作自身的文学素养。多积累、多背诵,慢慢就能体会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感觉。

三、课外阅读的意义

让农村学生养成自主课外阅读的习惯,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活到老,学到老。读书是一件伴随我们终身的事,读书是我们精神上的愉快旅行,我们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读书中历练、成长。课外阅读要成为学生终身的事情,学生在阅读中闪亮人生、品味人生。在长期的课外阅读熏染中,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写作的能力就自然而然地水涨船高了。

参考文献:

孙玉娥,赵福玉.小学生读书兴趣的培养[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4(6).

编辑 温雪莲

猜你喜欢

语文素养课外阅读习惯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时事资源让高中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