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中学生对文言文阅读学习的积极性
2016-05-30李晓娟
李晓娟
摘 要:21世纪是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学生对于知识的获取不能仅停留在学校的教育上,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获取课外知识。以学习文言文为例,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策略,改变学生学习语文文言文能力的策略和方法,培养出具有创新型复合人才。
关键词:中学生;文言文;学习兴趣
通过学习文言文可以传承我国的优良传统文化,陶冶学生的自身情操和素养。文言文是中学语文学习的重要部分之一,也是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难点。文言文不仅是中国古典文化的精髓,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遗产,文言文作品代表着中国古代众多圣贤雅士的精神寄托。文言文的学习是中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部分,掌握好文言文知识,对中学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一、构建多元教育模式,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探究寻找新的教学方法,满足学生对知识获取的需要,尝试解决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其次,提高创新精神,将创新精神带入课堂,为学生的学习带来乐趣,通过不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使之有持续学习的推动力。最后,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结合学生的各个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创造生动活泼、满足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课堂,努力创造出最佳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学生一旦产生对某一事物的求知欲望,那么他就会刻苦钻研,以坚强的意志力去完成这一领域的认识。教师不能替学生读书,吸收精神的营养,但是老师能够辅导学生的學习,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引导“学”上。
二、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与学的过程,注重学生文言文能力素质的培养
面对传统教学办法不符合现代教育的问题,首先要做的就是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构建学生参与学习文言文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积极学习,让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不断体会到新教育模式带来的学习乐趣和得到充分的发展机会。例如,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在课堂上我们可以将全班分成几个文言文学习兴趣小组,各个小组之间相互讨论探讨问题,如果在学习过程中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将这些问题记下,然后带到课堂上与老师共同探讨解决。对于语文文言文的教学,我们更应该注重对教学实用性能的判断,现在大部分学生都是对自己的学习知识比较感兴趣的,都希望自己所学的知识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以我们在教学时就应该抓住这个特点,明确教育的目的性和价值,提高自学能力。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满足他们自学的好奇心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可以利用“罗森塔尔效应”,事先划定一份名单,而这份名单其实是老师随机划定的具有“潜力”的学生,然后向相关老师提供名单并要求保密。通过一段时间后,名单里的学生成绩提升得非常快,而老师并没有对这些学生进行相关的培训,但是他们的性格比以前更加开朗,求知欲更强。通过老师暗示,名单上的学生会有更大的发展潜力,调动老师对这些学生特别关注,虽然老师们嘴上不说,但是难掩心中的关心,侧面通过对这些学生的眼神、行为、语言等影响学生,使这些学生更加有信心学好知识。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他们往往会更有学习兴趣,从书中找出自己想要的答案,得到自己对不同事物的分析认知。这样就更能激起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帮助他们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更好地带动学生学习其他领域的不同知识。
四、注意指导的方式,满足不同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要求
在对学生学习文言文能力的培养上,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情况。由于生活经验不足和学习知识有限,特别是当他们遇到文言文学习上的困难时,他们首先会做的是寻找有没有相同的已经解决的困难,表现出来的行为更多是学一学、看一看,模仿一下。所以,老师更应该把握住这些学生每一个时期的年龄心理特点,通过对在校老师指导一些正确的知识方法,满足模仿的心理要求。首先,在指导上老师要注意指导学生对现有的课本进行范文模仿,通过对学习文言文的文章鉴赏、练习和对比等等,然后将这些不断地吸收到自己的脑海中,为今后的学习添砖加瓦。其次,是指导学生向老师和学生进行模仿。教师通过树立自己的优秀一面给学生,做好表率作用,让学生学习对自己有用的学习语文文言文的办法。在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文言文的时候,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当一回“老师”,开展学习文言文经验的交流,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取长补短,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最后要指导学生开展对第二课堂的学习,比如多选择一些有益的能够帮助学生学习到更多课外知识的书籍等等,让学生拥有更加广阔的学习资源,拓宽视野,增长见识。
参考文献:
[1]李捧花.中学文言文教学现状调查与思考[D].首都师范大学,2012.
[2]王波.中学文言文教学方法初探[D].辽宁师范大学,2009.
[3]陈亚琼.中学文言文诵读教学策略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9.
[4]张战备.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文言文教学策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
[5]王秀蓉.初高中文言文教学衔接的案例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4.
编辑 薄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