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在追求本真的研究路上

2016-05-30李裔

关键词:教研幼儿园游戏

李裔

摘要:“变则通,通则达”。一直以来,我园在思学、思研的追求本真的研究路上不断前行,获得了一次又一次的新生。

关键词:幼儿园;项目研究

中图分类号:G61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3-070-2

我园地处常熟市支塘镇,南邻上海,这里有千年古镇流水的风韵,这里有江南田埂泥土的芳香,这里有华东食品城繁荣的景象,这里有农村孩子淳朴的笑脸,这里是名人辈出的地方,中科院院士张青莲、王淦昌都是我们支塘人,我们幼儿园就是用张青莲教授的名字来命名的。丰富的地域资源为游戏化课程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共建园强大的师资力量为课程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后盾,今年5月我园有幸成为江苏省第二批课程游戏化项目园。唐代的韩愈在《进学解》中有这样一句名言: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可见,“思”对于一件事的成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认为这种“思”就是在追求研究的本真,以下就围绕“思”展开三方面的交流:

一、思学

对于项目研究,我园全体教职工达成了这样一个共识,将它作为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促进幼儿发展、提升办园品质的有效途径,这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幼儿园工作的方方面面,这也决定了我们要为之付出百倍的努力。首先我们组织教师开展学习:

1.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一定是一个爱读书的人,因此我们鼓励幼儿园中的每一位老师要养成读书的习惯。在暑期前,我园根据江苏省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群里专家推荐的书刊,先后买了《幼儿园区域活动案例》、《田园课程》、《幼儿园创造性课程》以及《幼儿早期发展》等六十多本专业书籍,在放假前老师们根据兴趣和实际需要,每人借阅了一本,通过阅读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

2.让共享成为一种常态

江苏省课程游戏化群是一个强大的专家团队,由虞永平、殷雅竹、原晋霞、张晖、程学琴等专家的引领,项目园、共建园园长们讨论的内容,凡是有价值的,我们都要复制下来,在幼儿园QQ群里分享,并组织老师一起学习、研究和探讨。

3.让参观成为一种契机

从上学期开始,我们先后组织教师到张家港、吴江、太仓各幼儿园参观学习,学习她们在课程游戏化项目研究方面的先进经验,回来后,我们因地制宜,开展了学习性区域活动、种植活动、美食活动和户外体育锻炼的研究。

4.让引领成为一次提升

今年暑期培训,我园组织全体教师聆听了戈柔老师、祝晓燕老师的讲座,这些讲座像一场及时雨,为我们这群正在研究中、困惑中、迷茫中的老师们指明了正确的方向,让我们认识到:现在的教学,必须以尊重幼儿为出发点和立足点;现在的课程,必须充分认识幼儿生活和游戏对幼儿发展的独特价值。我园邀请了无锡市滨湖区学前教育研究中心祝晓燕老师来园进行了实地指导,通过观看晨间体育锻炼、学习性区域活动,分别对我们组织活动时存在的问题做了深层次的剖析,让我们清楚地看到自己的不足,进一步引发了我们的反思。专家们的引领,开阔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在不断反思、不断调整中不断进步。

二、思研

华师大的李季湄教授在最近发表的一篇《要重视学前教育教研的内涵》中有这样一句话:教研应该是一种在新的理念下的教师学习与成长的新范式。以前我们教研看重的是客观体系,就是所谓的吃透教材;现在我们更注重的是情景和过程。于是我们重新审视我们的教学研究,大胆打破常规,以全新的组合方式、另类的教研形式和独特的观察视角奏响教研活动的新篇章。

1.自主选择激活力

为了将“地域资源在园本课程建构中的开发和利用”这个项目更好地开展下去,我们充分尊重教师的意愿,每一位老师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能力,自主选择研究内容,成立了“美食”、“种植”、“学习性区域活动”、“户外锻炼”四个研究小组。每个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认真制订了研究方案,每一年、每学期、每个月都有重点地开展研究。在研究中考虑如何将家乡本土教育资源巧妙地结合到我们的课程内容中,进一步充实现有课程内容,进而建成富有特色的园本课程。

2.亲身体验显才艺

传统的教研形式往往让老师们觉得枯燥、乏味,随着课程游戏化项目研究的不断推进,我园的教研形式也在悄悄地发生着改变,由参与式逐步转向体验式,各研究小组在组长的安排下组织了相应的培训,健康组组织老师练习行进式跳绳、障碍运球、转呼拉圈等,美食组举行了糕点制作培训,确保老师们在掌握正确的方法和技能后开展教学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平时名不见经传的老师在活动中展示出了自己的才艺,在这种体验式教研活动中,老师参与的积极性高了,自信心也足了,工作的热情也更饱满了。

3.转变观念善观察

六月份,我园组织教师撰写区域活动观察记录,通过交流我们发现:老师因为担心孩子出状况,没有真正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游戏、去探究、去发现、去解决。许多老师在区域活动中的观察缺乏目的性,在观察记录里,老师不能完整和清晰地反映观察对象,难以透过现象去分析、了解幼儿行为背后的原因。我们结合祝晓燕老师的讲座,鼓励教师大胆放手去让孩子玩,多用眼睛去看、多用耳朵去听、多用心去思考。十月份,我园又进行了观察记录交流,通过交流发现,老师们的观察能力、反思能力、评价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三、思变

我园是一所新建园,投资4900万元,占地39亩,最大的优势是面积宽敞,设施先进。当我们幼儿园申报成为项目园后,本人倍感压力,因为我们幼儿园的师资力量很薄弱,我们幼儿园的发展之路到底在哪里?于是,我们思考着改变……

1.变班级活动为区域联动

我们根据虞永平教授提出的课程游戏化自由、自主、创造、愉悦的游戏精神,对户外晨间锻炼进行了规划和调整,我们充分利用本土资源,选择稻草、竹、木等自然物和从华东食品城收集来的纸箱、盒子等废旧材料作为户外体育锻炼的游戏材料,设置了车类、梯子、绳子、箱类等十个游戏区,将分阶段组织实施。第一阶段,以材料提供为切入口,让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对游戏产生兴趣,学会一物多玩。在这一阶段,我们让幼儿自主选择手环,根据手环的不同颜色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区域,把以前在老师组织下的班级体育游戏改为幼儿自由选择、自主游戏。第二阶段,增加游戏情节。以情景化的游戏,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提高幼儿的合作能力和交往能力,并与五大领域相融合;第三阶段,区域联动,根据各个区的材料特点,进行有机组织,让游戏更具挑战性,让幼儿的身体各部分得到充分的锻炼,从而发展多方面的能力,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

2.变假游戏为真游戏

以前,我们花了很大的精力和物力在游戏走廊上。随着课程游戏化研究的深入,尤其是对安吉游戏理念的学习和吸收,我们发现我们的孩子真的都是在老师的安排下不快乐地玩着,在预设的游戏情境中,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完全被剥夺了。于是,我们进行了反思和调整,将材料分成情境性材料和场景性材料,我们把情景性材料按照类别进行摆放,让幼儿自主选择、自由增添;对场景性材料作了调整,为了便于幼儿使用,我们在玩具柜下装上万向轮,幼儿根据自己的游戏需要可以随意地摆放。孩子通过自己的选择与决定来实现自己的愿望,真正实现了“我的游戏我作主”。

3.变低效资源利用为高效利用资源

去年12月份参观了吴江金家坝幼儿园回来后,在原来已有枇杷树、石榴树、白蒲栆树、桔子树的基础上,又种了二十多棵果树。前一段时间柿子树上硕果累累,每天中午总有老师带着小朋友到柿子树下散步。在一直被人冷落的玩水池里种植了莲花,今年夏天,水池里的莲花争相开放,引来了一群群小朋友前去观赏、写生。下阶段准备对玩水区进行改造,增加水生植物和动物的品种。另外,我们充分利用600平米的种植园地,改变以往保育员种、幼儿看的方式,鼓励全体教师和幼儿一起参与种植活动,当幼儿看到自己亲手种下的植物开花结果时,她们会发自内心地对种植活动产生兴趣,几乎每天都有小朋友要到种植园地里去观察、去体验,同时我们还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前不久,我们请了蔬菜种植家长来园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大棚,下阶段,准备尝试开展暖棚种植活动。

记得李嘉诚先生说过的一句话:鸡蛋如果被从外部打破,就成为一种食物;如果以自己的力量,自己打破自己,就成为一个新的生命。我想:我们的项目研究也应该如此,只有自己打破自己,才可能获得一次又一次的新生,让我们为自己的新生而共同努力!

猜你喜欢

教研幼儿园游戏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幼儿园是我们的家
爱“上”幼儿园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