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孟连县生态茶园建设主要技术措施浅述

2016-05-30李红梅

南方农业·下旬 2016年3期
关键词:生产现状技术措施茶叶

李红梅

摘 要 根据孟连县茶叶种植现状,分析存在问题,提出生态茶园建设主要技术措施。

关键词 茶叶;生产现状;问题;生态茶园建设;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S571.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09--02

1 孟连县茶叶种植现状

孟连县位于祖国西南边陲,种植茶叶历史悠久,居住在境内的傣族、拉祜族、佤族、哈尼族祖先很早以前就有种植茶树,采制茶叶和饮茶的习惯,是中国普洱茶原产地之一,在境内芒中仍保留具有600余年人工栽培型古茶园53.33余hm2;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茶产业得到快速发展,目前全县建成333.33 hm2以上茶园生产基地3块,133.33~333.33 hm2茶园生产基地5块,66.67-133.33 hm2茶园生产基地25块,全县六乡(镇)均有茶叶种植,从事茶叶生产的茶农4 684户,23 187人,2014年全县茶叶种植面积5 148 hm2,产量4 200 t,实现农业产值1.26亿元,茶产业已成为孟连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群众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和孟连县重要支柱产业。

2 存在问题

2.1 茶园建园时规划不到位,茶园生态环境恶化

在茶叶生产基地建设时,由于片面强调集中连片,规模化开发,造成大面积毁林种茶,园区内无其他树木遮阴,茶园周边及箐沟毁林严重,无任何防护林,造成春天干旱,夏天高温烈日,雨季水土流失,冬天寒风侵袭,生态条件恶化,生态平衡失调,自然灾害频繁,直接影响茶树生长和产量、质量的提高[1]。

2.2 茶园建园时投入不足,开垦质量低下

由于缺乏资金,茶园规划与建设配套基础性工作不到位,园区道路、水源保护、水利设施,防护林等无系统规划和未配套建设,种植沟及台开垦质量差,很多山地茶园,有的茶园坡度大,没有开垦水平梯地或所开梯地梯面过窄,造成水土流失严重;种植前茶园未深耕施肥,造成茶园土壤结构差,土层浅薄板结,通气和保水性不良,光、气、热不能得到充分调节,茶树根不深,根系分布浅。

2.3 茶园缺株断行,茶园覆盖率低

部份茶园零星分散,单位面积种植株数过少,株行距不一,缺株断行严重,覆盖率低,造成光能、土地资源利用率较低。

2.4 茶园管理不科学,园地生物多样性被破坏

长期以来,在茶园管理上不注重茶园生态环境,大量施用无机肥,破坏土壤结构,影响土壤微生物活动生长环境;同时,大量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造成大量有益昆虫死亡,原生态系统消失,园地生物多样性被彻底打破,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3 生态茶园建设主要技术措施

生态茶园是指运用生态学原理,因地制宜开发和充分利用光、热、水、气和养分等自然资源,提高光能和生物能的利用率,有效、持续地促进茶园生态系统内物质、能量和信息循环、流动,极大地提高生产能力,生产的茶叶产品中的农残留、重金属和有害微生物等污染指标,符合国家、国外消费国绿色食品、有机茶规定允许的标准,对人体健康有益,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益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茶园[2]。

3.1 种植覆阴树

在茶园四周、不宜种植茶树的陡坡、山顶、山脊、山脚、沟边及空隙地等大力植树造林;同时,在茶园中种植一定数量覆阴树,人为改善宏观环境条件,创造一个适宜茶树生育的生态环境,建立起一个以茶树为主的生物群落,利用生物多样性作用,修复茶园生态系统。

3.1.1 树种选择

选择落叶或常绿当地适宜乔木树种,如香樟、水冬瓜、木姜子、樱桃、天竺桂、黄花梨、坚果、台湾相思、楝树、凤凰木、铁刀木、滇润楠和雄黄豆等,在种植时,树种不能单一,应多样性复合种植。

3.1.2 种植规格

山顶和四周空缺采4~5 m种植1株密植;茶园周边及道路两旁每5~6 m种植1株;沟箐两旁营造水源林2~3 m种植1株;茶园中种植覆阴树按8 m×8 m株行距种植,8~10株/667 m2,覆阴度控制在30%为宜。

3.1.3 覆阴树管理

要有利于茶园管理和有利于茶树通风透光为目的,覆阴树分枝高度应控制在2 m以上,根据茶树生长需要,适当蔬枝,保持茶树既能得到覆阴树的遮阴又能得到所需阳光照射,达到改善茶园小气候环境,建立复合型主体生态系统。

3.2 留草种草

茶园梯壁除草方式采用割草,严禁铲除和使用除草剂,保留茶园梯壁上原有绿草,在裸露的茶园梯壁上种植地花生、紫云英、苗蓿、绿豆、饭豆、苕子、无刺含羞草和黑麦草等,以一年生覆盖梯壁、台面为宜。

3.3 茶园茶树高密度留养

主要选择在群体种老茶园,把原来超过1 000株/667 m2的茶园改造成200~300株/667 m2,以解放前古茶园栽培方式生长,着力打造生态有机茶园。

3.3.1 留养标准

行距以原开发种植规格为准,留养株距2 m,行间留养必需对空留养,充分利用光、热、水和气,减少病虫害发生,便以管理和采摘。

3.3.2 留养植株修剪及造型技术

对留养茶园进行重修剪,发芽后选择2~3枝健壮芽梢留养,在半木质化前将留养枝梢侧芽摸掉,营造良好通风透光为宜。留养枝干在木质化与半木质化处剪除,打顶留边,每年进行2次修剪,培养合理分枝塔形树冠,株高控制在1.8~2 m为宜。

3.4 茶园土壤改良

主要采取对茶园全面深翻改土,加深有效耕作层,增施有机肥料,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调整茶园土壤中“固、液、气”三相比例,有效提高茶园土壤肥力和茶园土壤环境质量。

3.5 病蟲害防治

生态茶园病虫害防治必须达到无污染、无残留的防治要求,禁止使用一切化学合成的农药,允许有条件使用生物原农药,如微生物源农药,植物源农药和动态源农药,一般多采用绿色防控技术即用黄板、蓝板、太阳能杀虫灯诱集、诱杀,从而保护茶园群落结构和利用天敌资源,提高自然生物防治能力,维护茶园生态平衡。

参考文献

[1]蔡新.云南非生态茶园的改造[J].云南茶叶,2010(3).

[2]园艺作物标准园生产技术丛书 茶叶标准园生产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刘昀)

猜你喜欢

生产现状技术措施茶叶
《茶叶通讯》简介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香喷喷的茶叶
上海市小白菜高效安全生产现状与建议
浅谈如何提高煤矿综采工作面回采效率的技术措施
浅谈加强煤矿矿井通风安全技术措施
高压输电线路防雷接地技术与措施
10kV配电网施工安全管理及技术措施分析
便携式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