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集美区荔枝生产现状问题和对策措施浅谈
2016-05-30陈辉进
陈辉进
摘 要 我国荔枝品种繁多,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广东有82个、广西64个、福建41个(包括同物异名),晚熟品种、优良单株种质资源丰富。首先介绍福建省晚熟荔枝主要品种,并根据集美区目前荔枝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供广大果农在荔枝销售、品种结构调整时选择参考。
关键词 荔枝;生产现状;问题;对策措施;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
中图分类号:F326.1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09--02
1 晚熟荔枝主要品种介绍
1.1 下番枝
又称中元枝、下帮枝、晚种荔枝。主栽于福建福清市,樹势开张,半圆头形,果实近圆形,多数大核,单果质量23.1 g,可食率67%,果皮紫红色,果肉细脆清甜,有香气,含可溶性固形物18.3%,品质中上。制罐或鲜食均可,是福建省最迟熟的荔枝品种之一,适合于山地栽培,丰产性特好,可以推广发展。在福清5月上旬-6月上旬开花,成熟期8月上旬。
1.2 南岛无核荔
原产海南岛琼山市南岛村。果形近圆形,果皮紫红色,单果质量43.6 g种子退化,只见微小种柄,无核率90%以上,可食率85.6%。肉质较滑多汁,味清甜带酸,品质中上,果实售价高,在海南岛3月开花,6月中旬成熟。
1.3 大丁香
又称儒林丁香、榆林丁香。主栽于海南岛琼山市。树势壮旺,枝条硬脆而疏,果心形或歪心形,皮鲜红色,外观喜人。平均单果质量32 g,肉黄蜡色,肉厚汁多,肉质软滑,浓甜带香,果实焦核或小核,可食率74%~79%,含可溶性固形物15.5%~17.5%,品质较好,皮较厚,耐贮运,具备早结、较丰产稳产、外观美、优质等优点。在海南岛3月开花,6月上旬成熟。
1.4 怀枝
也称淮枝、禾枝、凤花。是广东、广西主要栽培品种,面积最大,分布最广。植株较矮,树形紧凑,枝条密集,果近圆形,单果质量15.4~28.3 g,果皮厚韧,暗红色,果肉白腊色,软滑多汁,味甜,含可溶性固形物17%~21%,可食率68.5%~76.6%,核较大,品质中上。适鲜食、焙干及制罐。适应性强,耐旱耐湿,座果率高,较丰产稳产。在广州郊区3月下旬-4月下旬开花,7月上中旬成熟,成熟果留树上十多天也不变质。
1.5 马贵荔
原产广东高州市马贵镇。树势较壮,成长速度较快。果大硕美,平均单果质量35 g,果实形状为正心形,果皮鲜红色,果肉白腊色,肉厚,肉质嫩滑,汁多酸甜适度,含可溶性固形物16%,品质中上。种子浅褐色,核极小(近无核),可食率高,粗生易管生长快,早结丰产稳产,很少见到大小年挂果现象。但要注意果实发育中后期的水分供应,水分过多味会偏淡,在马贵镇5月上旬开花,8月中下旬成熟,可以在荔枝北缘地带适当推广,以延长荔枝鲜果的供应期。
1.6 桂味
又叫作桂枝,产于广州市郊、东莞、增城、宝安、高州等地。植株高大,枝条疏长,脆而易断。果实圆球形,单果质量15~22 g,果皮浅红色,皮薄且脆,果肉乳白色,肉质爽脆,清甜多汁,有桂花香味,含可溶性固形物18%~21%,可食率75%~80%,焦核率69%以上,为鲜食最优质品种,外销售价仅次于糯米糍。适应性较强,耐旱,适于山地栽培,单株产量较低,大小年结果现象明显,易裂果。在广州市郊3月下旬-4月下旬开花,6月下旬-7月上旬成熟,上面的品种引种进厦门,预计成熟期7月下旬-8月上旬,比主栽品种兰竹迟熟15~30 d,成熟采收期时间延长一倍,达40~50 d。如在海拔300~600 m山地种植,计划成熟期8月上旬至8月中旬,比山下兰竹迟熟30~50 d,成熟采收期从现在的20 d,延长到2个月左右。能有效的缓解上市时间短、市场压力大的问题,以保证果农增产增收。
2 荔枝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
2.1 销路差、价格低
集美区现有荔枝种植面积0.11万hm2。其中,集美区后溪镇拥有荔枝种植面积约占全区的50%,2000年以来,荔枝果品不仅仅是“大年”或“小年”,价格都不是很好,很多果农都亏本经营,年年入不敷出,严重挫伤了果农的生产积极性。
2.2 种植面积持续递增,但品种结构单一
荔枝是南国佳果,主要栽培于广东、海南、福建、广西、台湾及四川等省区。目前,集美区荔枝发展最大的弊端是荔枝品种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中熟品种偏多,晚熟优质品种偏少,致使鲜果上市时间过于集中,导致经济效益低下,因此,深化荔枝品种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2.3 产量低
荔枝异花授粉果树,花而不实现象严重,如不讲究科学有效的技术管理,将严重影响荔枝的丰产和稳产。
2.4 加工品种比例高,优质鲜食良种比例低
本地主栽品种“早红”“乌叶”“兰竹”均是烘干、装罐品种,目前厦门、漳州、泉州等周边地区存在荔枝、龙眼加工企业少,加工能力有限;另外,也因荔枝加工产品销路不畅,严重影响到加工企业扩大生产规模的信心和决心。
3 针对荔枝生产发展瓶颈问题采取对应的措施对策
为扭转集美区以及集美区后溪镇荔枝生产发展这种困窘局面,热区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推进荔枝产业得到持续稳定发展。
针对本地区气候特点,选定符合本地区荔枝发展的方向。厦门市是典型的亚热带气候,日平均温度在21.5~21.8 ℃,随着厦门全面推行岛内外经济一体化,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优质荔枝产品的需求日趋迫切,为此本地区的荔枝生产发展应围绕“品种、品质和品牌”这一核心内容。从发展方向来分析,由于气候特点因素,厦门市发展早熟荔枝品种,均早不过广东、海南,所以本地区应着重发展中晚熟或晚熟荔枝,而且尽可能发展较高海拔的山地果园。另外,广泛引进各种中晚熟或晚熟的荔枝良种,通过小量高接换种让其快速投产,观察其丰产稳定性状,品质特点和了解消费者接受情况,最终选定适宜本地区发展的中晚熟品种和晚熟品种,从而通过高接换种、种苗培育等方式,加快荔枝品种结构调整。
科学规划建园,推广行之有效的科学管理技术。荔枝是异花授粉果树,花而不实是其种类的薄弱因素,所以建园应考虑主栽品种和配套品种的搭配,比例可按9∶1;同时,应考虑园、水、林、路的合理布局。全面推广本单位二十多年来荔枝花而不实的技术攻关成果。既围绕“一促、二控、三保、四基础”的实用攻关技术:“一促”是设法促进荔枝秋梢、晚秋梢的健壮抽发,因为它是荔枝良好的结果母枝;“二控”是控冬梢、控花穗;“三保”是保花、保果、保秋梢;“四基础”是扩穴增施有机肥,做好水土保持,根据不同树龄做好园艺修剪,科学防治病虫害以及倡导盛花期禁用农药和推广果园放蜂,提高授粉授精;以及推广半免耕耘,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有效保护益虫繁殖。
通过实施荔枝品种结构调整,显示良好成效。从2004年开始,后溪镇就着手这方面的具体工作,从引进、生产观察、选定发展品种、繁育种苗、实施荔枝品种结构调整,目前已初显良好经济效益,今后将加速其改革发展步伐,实际普查结果见表1。
各品种不同年份价格见表2。
结合“名胜古迹”“农家乐”“休闲农业”“观光果园”等发展都市型现代观光、休闲农业,推介后溪一日游和水果采摘游,满足城市居民、外来员工游览果园凤光,促进果品销售多样性。
建立荔枝专业合作组织,促进后溪镇荔枝产业稳步发展。为进一步推动优质荔枝生产规模化、产业化、专业化;同时,有效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40”“50”的工作出路,将积极引导成立荔枝专业合作社,让社员自愿申请加入,建立每个社员的生产基地规模面积,生产记录档案。在经营管理方面,以发展荔枝无公害生产为基本要求,统一制定生产技术管理规范、保证质量、统一合同收购,统一包装品牌和商标,统一果品销售;根据市场需求,必要时,可兴办荔枝加工企业,努力确保荔枝果品销售往多元、多渠道、多市场方面发展,真正促使果农增产和增收。
(责任编辑:赵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