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支架式教学模式创新高中政治教学
2016-05-30金星明�オ�
金星明�オ�
[摘要]支架式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颖成熟的教学模式,可以很好落实新课改的理念,有效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的掌握和正确思想观念的形成。应用支架式教学模式开展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具体做法有:借助直观感性材料,降低学生思想政治学习难度;运用提问创造条件,引导学生理解课程理论意义;引导学生自主构建,帮助学生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认知。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支架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90048
新课程改革强调一切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引导学生进行知识体系的自主构建。支架式教学模式以“最近发展区”理论为指导,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有意义的学习。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也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搭建支架,引导学生自主建构。应用支架式教学模式开展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借助直观感性材料,降低学生思想政治学习难度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需要学生掌握一些理论观点,并且运用这些理论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对于抽象的政治理论,很多学生在学习理解时,还是存在一些困难的。教师需要借助直观感性的材料,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掌握政治知识。
例如,在教学《货币的产生和本质》一课时,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学生熟悉的课文《欧也妮·葛朗台》导入,通过多媒体播放这篇课文的一个视频短片,让学生通过生动直观的影像资料感受葛朗台那种贪婪、吝啬的嘴脸,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他对金钱这么狂热,货币究竟有什么价值等问题。在这个基础上,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一些人为了钱不择手段,进而让学生谈谈自己对金钱的看法。学生在对这些比较熟悉的材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产生了探究的兴趣,顺理成章地产生表达的想法,从而顺利地实现了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目标。
由此看来,密切联系高中学生实际,选择直观生动的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帮助学生架起理解的桥梁,让学生顺利地完成思想政治学习任务。
二、运用提问创造条件,引导学生理解课程理论意义
传统的思想政治课堂采用口头说教的方式,导致学生只能当听众,学生的参与性不强,影响了学习效果。在运用支架式教学模式时,教师结合学习内容,精心设计有关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对思想政治问题进行深刻思考,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思想政治理论的理解。
例如,在引导学生思考“货币的产生和发展”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先给学生讲述了一个生动的故事:一位欧洲的旅行家几番周折,用自己的铜针换到了象牙,将象牙交给了小船的所有者才可以使用小船。故事的内容非常简单,却反映了货币的本质。教师在这个基础上,提出问题:旅行家为什么要交换物品?这些物品为什么可以交换?是怎么交换的?学生在理解这个故事的基础上,轻松地回答出了这些问题。然后,教师又让学生结合教材思考:商品交换经历了哪些阶段?“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货币交换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本质是什么?学生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一步步揭示出货币的发展过程,通过与老师、同学的探讨,加上自己的思考,理解了货币的本质,完成了学习任务。
由此说明,教师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恰当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的互动,能让学生真正成为思想政治课堂的主人。
三、引导学生自主构建,帮助学生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认知
教师在思想政治课中运用支架式教学模式时,需要立足于高中学生的实际情况,从提升学生认知能力的角度,教会学生恰当地运用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抽象概括等方法获取、加工处理外界信息,进行有意义的建构学习,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货币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一课时,教师让学生在阅读教材之后,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引导学生进行有意义的自主构建。首先,在货币产生之前是物物交换,让学生讨论归纳物物交换的特点和年代。学生发现物物交换发生在原始社会末期,具有偶然性。随着物物交换的范围不断扩大,商品作为无差别人类劳动凝结物的特性才逐渐体现出来,但是非常麻烦。其次,一般等价物出现,让学生理解一般等价物的出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物物交换的不足,但还是很不方便。最后,货币产生,引导学生理解大范围的交换需要固定一般等价物,金银被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成为货币出现的标志。经过逐步的引导,学生自主分析总结,探索发现,完成了学习任务。
由此看来,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是比较抽象难懂的,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思辨能力。只有立足学生的知识能力现状,帮助学生搭建理解学习的平台,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才能提高思想政治学习效率。
综上所述,支架式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改善当前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存在的口头说教、死记硬背等问题,使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更加灵活多样。为了更好地发挥支架式教学模式的作用,还需要教师密切结合学生实际,进行灵活创新的应用,开展更多的实践。
(责任编辑柳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