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媒体帮助数学课堂构建情景

2016-05-30舒国萍

大东方 2016年3期
关键词:构建多媒体小学数学

舒国萍

摘 要: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走进千家万户,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多媒体就是一个十分典型的例子。目前,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也较为广泛,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使课堂变得丰富多彩,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带动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高。但是,在较为偏远的山区学校,多媒体在课堂中的使用率不高,而偏远山区教育资源匮乏,师资力量较为薄弱,要想使教育获得长足发展,还需立足现实,积极地将教学与信息技术进行优化组合,改进教学方式,构建和谐愉快的课堂。本文从小学数学的角度阐述了如何利用多媒体构建课堂情景,希望能为相关教师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多媒体;小学数学;课堂情景;构建

多媒体技术不仅是促进现代社会工作效率大幅提升的手段,也是推动学生学习进步的重要教学工具。目前,在偏远的山区小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范围不多,但是在已有这些教学设备的学校中,其利用率也不高,除了部分教师出于爱惜贵重设备的原因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大部分教师尚未意识到多媒体设备给教学带来的便利和好处。数学在小学教育中是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通过数学的学习,能够让小学生从小建立理性思维,学会基本的分析方法,为其未来的学习和成长打下基础。但是,由于大多数数学知识较为抽象,且部分课程具有一定难度,而山区学生能够接触的课外教育资源较少,因而使得他们时常在数学的学习上感到困难,这不仅影响了其学习的进度,同时也不利于其健康心理的发展。因此,在偏远山区的小学中,已有多媒体设备的学校应当积极将这些资源利用起来,一方面防止教学资源的闲置浪费,更重要的是为学生创造丰富多彩的课堂、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以此来促进学生们身心健康的成长。

一、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导入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中,课堂导入都是十分重要的。倘若教师在课堂开始时直接切入主题讲解知识点,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没有将学生引入到课堂学习的氛围中,不仅会让学生在学习知识上感到困难,同时也会对其学习积极性造成不利影响。小学生年龄较小,心智尚未成熟,大多都喜爱玩乐,更需要一个好的课堂导入来引领他们进入学习状态,以此来保证较高的教学效率。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课堂导入的好处不言而喻,多媒体可以将课本上抽象的知识点以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示出来,增强了知识的趣味性,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使知识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易于理解和接受。例如,教师在讲解“认识物体和图形”时,可以为学生播放一段有教学内容的动画片,如有足球、篮球的视频片段,当学生看到自己喜爱的玩具或游戏时,好奇心得到激发,从而能够在短时间内将注意力集中到教师的讲解中去,同时,当学生发现学习数学可以和有趣事情结合起来时,有助于改变他们对于数学单调、乏味的印象,从而提高其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这无论对于学生的学习还是教学目标的达成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二、利用多媒体丰富课堂

小学生年龄小,都喜爱生动有趣的课堂,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认真、科学的安排教学计划,致力于为学生创造丰富多彩的课堂,促使学生能够在快乐中学习和成长。教师可以在课下多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们喜爱的游戏,然后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有趣的课堂游戏,使学生既能学到知识,又能收获快乐。例如,在讲解乘除法时,有的学生可能会对倍数的相关知识点及概念不太熟悉,那么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利用图片放出不同的数字,学生再大声读出这些数字,逢5的倍数则不读,倘若有人犯错则要接受惩罚。这样的课堂小游戏可以迅速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得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即便是性格较为内向的孩子也容易被带动起来,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与互动中去,再欢乐的气氛中收获知识。同时,丰富多彩的课堂有助于帮助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以阳光乐观的心态来面对生活和学习,促进其心理的健康发展。

三、利用多媒体突破重难点

数学是一门知识表现较为抽象的学科,许多知识点和概念都由符号和公式表示,由于每位学生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各不相同,因此,对于教学中的重难点,可能会出现教学进度慢、效果差的情况。此时,数学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的力量,从不同的方面来展示难以理解的知识、概念,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果,逐步突破重难点。例如,在讲解“图形与变换”的相关知识点时,有的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较弱,无法理解图形是如何变换的,此时,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通过视频或动画将图形变换的过程演示出来,这样学生能够清楚的看到图形变换的每一个步骤,在理解相关概念也就更加容易。同时,对于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教师可以多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讲课,一方面可以让抽象的知识点变得生动形象,另一方面也能体现教师对这些内容的重视,从而引起学生的重点关注,进一步增强学习效果。

四、利用多媒体使教学贴近生活

实践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在教学中注重贴近实际生活,使学生从小就养成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好习惯,并逐步锻炼其实践能力。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许多物体的发明都离不开数学理论的应用,在教学中贴近生活,不仅能使学生增长生活知识,还能培养其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例如在讲解克与千克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新闻中关于市场买卖的画面,让学生了解实际生活中克与千克是如何应用的,然后再让学生自己分成小组,以情景模拟的方式来表演现实生活中的交易场景,体现出重量与生活的紧密联系。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不仅能认识到学习数学对于生活的重要性,同时也能学会如何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解决问题,进而促进自己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

五、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有一定教学条件和资源的山区小学来说,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尽力保证学生能够多学到知识、增长见识,以此来帮助他们在有限的条件下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亢欢. 利用多媒体技术构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境[J]. 数字化用户,2013,08:77.

[2]吴献志. 农村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 科技创新导报,2015,20:155+157.

[3]杨亚莉. 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浅探[J]. 学周刊,2014,08:197.

[4]石霞. 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团队建设的探讨[J]. 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04:85-86.

(作者单位:四川省凉山州越西县教科局教研室)

猜你喜欢

构建多媒体小学数学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