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空气动力学教学改革探讨

2016-05-30周德让

今日财富 2016年3期
关键词:实践创新教学改革

周德让

摘 要:针对高职高专院校空气动力学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目的,通过总结目前的教学模式与特点,分析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对教学改革的措施进行了探讨,为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提供理论和经验参考。

关键词:空气动力学;教学改革;实践创新

一、 前言

“空气动力学”是目前高职高专院校交通运输(航空机械电子维修)专业学生的必修基础课。本科目以流体力学为铺垫,在流体静力学和流体动力学的基础上,涉及了飞机在低速飞行时的空气动力特性和高速飞行时的空气动力特性,同时涉及了飞机的升阻力调整部件,如增升增阻装置,减升减阻装置。课程设置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飞机飞行的原理、飞机各部件的组成及功效,把握飞机的动力特性,掌握相关部件的维护与修理[1]。

针对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宗旨,结合本科目的内容及教学特点,作者在教学改革上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旨在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提高自身的动手实践能力,能保证所学知识与工作岗位形成较好的对接,并且在课程科目实践的同时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二、 空气动力学目前教学现状与问题

(一)教材的组成内容。空气动力学是流体力学的分支学科,它主要研究飞行器与空气进行受力时的受力特性、气体的流动规律和伴随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关于空气动力学的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流体力学基础内容,主要讲解流体静力学与流体动力学;另一部分是结合飞机飞行,讲授在低、高速飞行时空气动力的特性及其变化规律。目前空气动力学的教材较多,教材在进行编排的过程中也都是按照这两个部分内容进行组合的。但是现有的很多教材也存在着缺点:有的教材理论性太强,书中理论的推导过程所用数学知识太深,学生无法接受;有的则理论知识过浅,知识的覆盖面也不够。因此教师应结合学生的水平,慎重选取教材[2-3]。

(二)教师的授课方式与考核方式。目前广大学校传统的教学包含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在理论教学中,教师结合多媒体技术及板书,在课堂中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之后结合实验参考教材,每章课程讲完之后通过验证实验的形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认识。在国家要求培养创新型的人才背景下,这样的教学模式显得呆板,无法提高学生积极性。此外以往考核中“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的简单组合模式也无法满足创新性的需要。

三、 教学改革的目标与定位

对于高职高专航空器械与电子维修专业的学生来讲,在空气动力学这门课程的学习中,学生的主要目的是掌握飞机飞行动力的核心概念与原理,并能切实地运用于实际工作中,而对于原理的公式推导过程和涉及理论性比较深的知识熟悉即可,在教学改革应着力突出“实用性”与“实用性”。

四、 教学改革的措施探讨

(一)利用网路资源,扩大教材内容

随着目前网络技术的发展,各种资源应有尽有。许多相关知识学生都可以通过网络获取,因此教师可以根据这个现状,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角。比如在讲解空气学的发展历程中,让学生课前搜集资料,结合图书馆教材,自己做出课件给大家演示讲解。再如目前许多大学的网络公开课是个很好的资源,教师可以结合别的学校的授课内容,利用慕课的方式进行授课[4-6]。

(二)结合社会热点与实践,激发学生的兴趣

空气动力学研究的对象是飞机,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有效地结合研究对象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许多学生都是军事迷,教师在授课中可以多搜集相关素材,比如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大阅兵上,歼-15舰载机、歼-11B战斗机、轰-6K轰炸机等让国人为之骄傲。教师可以结合实例来讲解飞机的翼型和飞行动力,这样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创新实验方法与过程

目前传统的实践教学都是结合理论教材与实验教材,在每章教学完成后都结合理论去做些验证性实验。许多过程学生都是依葫芦画瓢,这样尽管能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认识,但无法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因此在实践教学改革中,应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笔者认为可以采取诸多手段:一是实验题目开放化,除了实验室的目前实验课题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所学知识,结合实验室具备的条件,自拟课题项目;二是设立专业实验指导教师队伍,对学生的实践过程进行全程指导。

(四)创新考核环节

以往的学科考试主要包含两块:一是平时成绩:包含课堂点名签到、课后作业、课堂表现;二是期末考试的卷面成绩。这样的成绩排布方法是能够体现学生的长期学习过程,但是却无法体现学生的创新能力水平[7-9]。因此新的考核方式可以分为:资格考试+创新能力。其中资格考试主要是结合学生的日常表现,包含上课表现、作业等;创新能力的考核主要表现在学生平时的创新实验表现上,以及学生期末的考试要尽量为开卷考试,除了课本的知识外,多出一些发散的创新题目。

(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

学生在学校的实训室内接触到的相关科目的基础操作,与实践岗位的能力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为了缩小这种差距,尽可能实现人才的无缝对接,学校应加大力度与企业进行合作,增加学生与一线岗位的接触机会。任课教师可以根据企业工作实习的特点,定期带队进行实践练习,并作为最后成绩考核的一个重要环节。

五、 结束语

为符合高职高专院校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学校与教师应做到在思想上与时俱进,时刻关注国家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在行动上,做到敢于创新、敢于实践,从每个课程每堂课上着手。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得好,才能真正为社会所需。

参考文献:

[1]刘伟,姚莉,杨小亮,易仕和. 国内外“空气动力学”课程实践教学的对比分析[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0,01:68-71.

[2]李成智. 飞机百年发展与空气动力学[J]. 力学与实践,2003,06:1-13.

[3]白亚磊,顾蕴松. 空气动力学实验课程的研究型教学探索[J]. 科教导刊(中旬刊),2013,12:81-82.

[4]宇缨. 互联网高等教育教学资源的现状及相关技术分析[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05:222-225+228.

[5]王竹立,李小玉,林津. 智能手機与“互联网+”课堂——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新思维、新路径[J]. 远程教育杂志,2015,04:14-21.

猜你喜欢

实践创新教学改革
基于《证券投资实务》课程的项目导向教学改革思考
新课程高考对学科思维素养的创新考查
引机械创新设计项目入机械原理教学
面向实践创新人才培养的嵌入式系统教学研究
实践创新驱动的计算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分析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