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轼的绘画作品《枯木怪石图》评析

2016-05-30闫琨骜

科技风 2016年3期
关键词:怪石枯木心意

闫琨骜

摘要:苏轼不仅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还是一位画家和绘画理论家,他的绘画作品《枯木怪石图》是非常独特的一件作品,在绘画表现的对象、画面的美感、画面的构图等方面展现了苏轼的绘画才能,苏轼主张用心作画,他的作品和思想受到珍视和喜爱。

关键词:苏轼;枯木;怪石;心意

苏轼不仅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他还是贡献卓著的画家和绘画理论家,林语堂先生曾说苏轼是“一位有魅力、有创意、有正义感、旷达任性、独具卓见”的人,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的实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1]林语堂先生从很多方面对苏轼进行了概括,但其实苏轼是永远无法被穷尽的。

苏轼一生中创作了很多绘画作品,其中很多都没有流传下来,这幅《枯木怪石图》是苏轼的真迹,现在收藏在日本,见上图:

在这幅作品中,左边画的是黝黑的怪怪奇奇的石头,石头的纹理呈现盘卷的状态,象海浪的翻卷,动感强烈,石头上面还画有纤细的竹子和杂草,旁边是一棵古老的枯树,树根处有随风摇曳的小草,枯树的树干粗壮有力,树身斜伸向上,盘曲伸展成古树的枝杈,枝杈张开朝向天际。这幅画表现的虽然是静止的事物,但却有一种动态的感觉,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林语堂先生说苏轼在几只竹子上和几块粗犷的岩石上能表现出律动美,在这幅画中,石头的表面那种好似旋转的纹理,石头和毛竹紧紧相连又各自呈现的状态,古树的苍老的皮肤和扭曲的树干,以及石头和树木之间相即相离的形态,就好像一首沧桑有力的交响曲,给人以音乐的律动美,这首交响曲的指挥家就是苏轼自己。

苏轼的这件作品整幅画主要的表现对象就是丑陋的石头和干枯的老树,其他部分都是空白,剔除了很多不相干的景物,画面显得很简单,但反而让人更加集中注意画面的主角,在细细观看绘画的同时也能仔细体会画家的心情,所以绘画更加有趣味,有魅力。

画面上呈现的虽然是枯木和石头,但整幅绘画却非常有生气,让人感受到一种强大的生命力,并没有那种秋冬肃杀、万象死寂的感觉。这幅作品就像一个人,在讲述着自己的故事,表达着自己的非常强烈的情感。其实,这幅画就是说着苏轼自己的故事: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州眉山人,宋仁宗景祐三年(公元1036年)出生,他的一生象韩愈那样饱经忧患,曾因“乌台诗案”在湖州被捕入狱,后又曾被贬谪黄州、英州、惠州、儋州,他有诗句:“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是苏轼一生漂泊宦海沉浮经历的最好概括。

苏轼是用自己的心灵在画画,画笔就是抒写自己心灵的工具,绘画的过程就是品味人生酸甜苦辣的过程。苏轼非常重视心灵的作用,他在《上神宗皇帝万言书》中表达了这种思想,“由此观之,人主之所恃者,人心而已。人心之於人主也,如木之有根,如灯之有膏,如鱼之有水,如农夫之有田,如商贾之有财。木无根则槁,灯无膏则灭,鱼无水则死,农无田则饥,商贾无财则贫,人主失人心则亡,此理之必然,不可逭之灾也。其为可畏,从古已然。”[3]从中看出苏轼非常重视心灵的作用,他将心比喻为“人之主”、“木之根”、“灯之膏”、“鱼之水”、“农之田”、“商贾之财”,也就是说,人心起着根本性的作用。所以,苏轼在绘画中提出“写意”的思想,“意”林语堂解释说相当于英文里的“意图”(In-tention)、“概念”(Conception)、“印象”(Impression)或者“心情”(Mood),如果用统一的一个词就是(Conceptivism)。林语堂认为,艺术的中心问题中外古今完全相同,中国的写意派就是西方的印象主义,印象主义“就是对照相般的精确的反叛,而主张将艺术家主观印象表达出来,作为艺术上的新目标。苏东坡用两行诗充分表达这种反叛精神。他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在评论一个年轻写意派画家宋子房时,苏东坡说:‘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取其意气所到。乃若画工往往只取鞭策皮毛、槽枥刍秣,无一点俊发,看数尺便倦。汉杰(宋子房号)真士人画也。”[4]苏轼主张绘画的重点不在于照相般的描绘事物,而是要表达画家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所以苏轼赞美“士人画”,批评画工的绘画作品。林语堂说宋代绘画画的是精神,而不是外形,苏轼的《枯木怪石图》就是表达的人的精神。

这幅作品没有鲜艳的花朵和碧绿的树木,没有诱人的色彩和逼真的图像,但是却得到人们的喜爱和珍视。和苏轼同为“宋四家”的书法家和画家的米芾就非常喜欢苏轼的这件作品,他曾评价这件作品说:“子瞻作枯木,枝干虬屈无端,石皴硬 ,亦怪怪奇无端,如其胸中盘郁也”。黄庭坚在《题子瞻枯木》中说:“折冲儒墨阵堂堂,书人颜扬鸿雁行。胸中原自有丘壑,故作老木盘风霜。”黄庭坚还有一首《题子瞻画竹石》的诗,诗中言道:“风枝雨叶瘠土竹,龙盘虎踞苍鲜石。东坡老人翰林公,醉时吐出心中墨。”[2]米芾是苏轼的朋友,黄庭坚是苏轼的弟子和朋友,他们熟悉苏轼的经历和情感,他们从画中看到的是苏轼自己,画中的怪怪奇奇的丑陋的石头,也许是表达着苏轼不流俗,不与社会同流合污,张扬自己独特的个性;盘曲的枯树正像是苏轼心中的郁结,也是他人生所经历的风霜。在人生的沉浮中,有米芾、黄庭坚这样的朋友能够理解也是很幸运的了,苏轼是一位极其潇洒的人,即使没人理解,恐怕他也能笑对人生!苏轼有著名的诗句:“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趾爪,鸿飞哪复计东西”。这首诗正是苏轼这种洒脱人生的写照。

参考文献:

[1]林语堂:《苏东坡传》,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年,第19页。

[2]李福顺:《苏轼与书画文献集》,荣宝斋出版社,2008年,第183页。

[3]林语堂:《苏东坡传》,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年,第97-98页。

[4]林语堂:《苏东坡传》,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年,第229-230页。

猜你喜欢

怪石枯木心意
峡谷的秘密
枯木
枯木
枯木
枯木
我的心意
黄山
12月,12分心意,12次相遇,万千陪伴
当位即妙
——风、幡之外的心意
最好的礼物,最美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