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2016-05-30赖积瑞
赖积瑞
摘要:中学阶段是人的价值观的形成极为关鍵的时期,初中是海绵式吸收成长期,而课堂是学生时间消费最多的地方。除了个人认知能力的发展、社会环境的潜移默化影响外,学校教育是决定学生价值观念形成与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在历史教学中开展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是初中历史的三个课程目标之一。它作为课程目标的一个维度,从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人文素养和终生发展能力的角度,最能体现出初中历史的教学价值,也是历史学科能够发挥人文教育功能、满足社会需要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情感态度;价值观;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4-0273-02
人格的健康化程度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蔡元培先生曾告诫我们:“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的人去应用。”教育在人格的塑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人格的形成与演变发展过程中,价值观念是影响主体人格是否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除了个人认知能力的发展、社会环境的潜移默化影响外,学校教育又是决定价值观念形成与发展的最主要因素。
在历史教学中开展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是初中历史的三个课程目标之一。它作为课程目标的一个维度,从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人文素养和终生发展能力的角度,最能体现出初中历史的教学价值,也是历史学科能够发挥人文教育功能、满足社会需要的重要途径。
初中生有着巨大的可塑性,其价值取向和感情倾向还很不稳定,其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还不成熟,对于他们的情感价值观的教育只有越具体越形象,才越有利于他们的吸收。枯燥的说教和空谈不但无益,反而会引起学生的反感。那么,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该从哪些方面引导学生获得情感和价值体验呢?
一、搜集历史人物的典型事迹,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和精神,在学生心中树立榜样
在人类的发展历史过程中,作为历史要素的“人”起到了最为关键的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而历史人物是某个特定历史时期历史意志潮流、发展潮流的集中体现和代表。他们身上体现了人类共同的优秀的精神品质,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进。比如,在学习《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流》时,可以通过讲故事、角色扮演等方式,展现马可·波罗东来和返回的艰苦历程,培养学生不畏艰难、坚忍不拔的品质;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时,通过学习马克思、恩格斯的早期革命活动,认识马克思、恩格斯选择为人类谋福利作为自己职业的高尚情操,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革命理想,激发学生勤奋学习、追求真理、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活动的精神。同时,布置学生课外查阅有关马克思的生平事迹,促使学生发现:马克思不但是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更是一个绝无仅有的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经济学家等,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伟人所带来的震撼。
二、在大量的史实中理解事物发展规律
自然规律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不可能凭空生出和存在,必须依附于某些事物,大量历史史实就是其载体。在探索“1929-1933经济大危机”根源时,对“资本主义”发展的理解:资本主义自身“私有制”和“利益最大化”的本性,决定了其开放积极和侵略扩张的特征。因此,由于竞争使资本主义在促进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各种资本的侵略扩张也损害了各自的利益,矛盾和危机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社会利益的重新分配只能依靠国家机器来强制执行,所以有了罗斯福新政,也有了法西斯战争。所谓经济危机,其实就是个人利益危机,也就是私有制危机。所以,只要私有制存在,经济危机就有其必然性。
三、在历史发展规律中领悟美丑
追求真理、向往美好是人类共同的愿望,并且一直激励着人们不断地在发展中选择和努力。在介绍近代生物学的奠基人达尔文时,特别强调《物种起源》的划时代的两层意义:一是进化论是19世纪生物学领域所取得的最大成就,它是生物科学的一次理论综合。从达尔文开始,科学界把生物科学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并且用发展的观点对生物进行研究。这一突破性成就对生命的起源和演变做了理论上的说明,并得到时间的验证;二是在人类思想史上也是划时代的大事。牛顿把上帝从无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而进化论则把上帝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了。
对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的理解,一方面它是自然科学史上的奇迹,对20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对原子能技术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另一方面,它对人文社会科学的影响也极其巨大,它直接影响了20世纪人们的思维,实现了时空观念的伟大革命,人们开始用新眼光去评估传统思想,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新答案。
四、在优秀的人类文明中陶冶情操
文明的作用在于加速和有序。优秀的人类文明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学生情操的陶冶,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例如讲授“文字的产生”,文字是人类伟大的发明。将一些“自然”的东西,打上文字的烙印,并分类、组合……奇妙的事情发生了。万物包括人类穿上了文字烙印的衣物,这就是文明。大多数时候,我们对世界的思考是通过文字来实现的。文字蕴含着这个世界超大的信息内涵,却没有重量,也不会丢失,而且可以随意分化组合并不断更新:组成新结构、分化旧结构、组成最优结构……形成契约、规则、制度、律法等,人类不再盲目,跟随着文字的定义、思考的约束,变得有序,然后快速前进。
金字塔的神奇,多少年来一直吸引着人们,并对它进行专门的研究。撇开古埃及人卓越的建筑技术不言,专家们在对胡夫金字塔的研究中发现,金字塔基四条底边相差不到20厘米,误差率不到千分之一;塔基东南角和西北角的高度差为1.27厘米,误差率不到万分之一;塔基的东西轴和南北轴的误差不超过5弧度。穿过胡夫金字塔的子午线恰好把地球上的大陆和海洋平分成相等的两半,而金字塔正好位于各大引力中心。这些数据涉及天文地理、测量、计算等各个领域,具有极高的科学性,留给人们一个至今难解之谜,令人叹为观止。
心理学研究表明,教育过程是一个以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的统一,也是学生全程参与、内心体验、形成态度、建构价值观的过程,这种参与性和体验性的过程,是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因素,也是培养学生具备良好品德和健全人格的重要基础。在历史课堂中,怎样让学生获得这些体验呢?
1.在课堂导入中,从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捕捉历史规律的影子。比如在学习“工业革命的影响”时,引导学生从“父母每天去工业园上班”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导入,让学生有切身的体验。
2.运用逻辑推理,深化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比如,法国大革命《人权宣言》中提到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这本身就是悖论:私有财产是怎么来的?公平劳动?合理分配?战争结果?来源合法吗?合什么法?是否侵犯别人“神圣不可侵犯的私有财产”?一个简单的逻辑推理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巨大缺陷。
3.开展课堂大讨论,进行价值辨析,引发价值冲突,幫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对于拿破仑的理解,有人认为他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有人认为他是野心家、战争狂人。通过辩论,既提高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又使学生学会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4.通过民主的、开放的师生课堂交流,整合学生的情感价值体验。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过程,是师生心灵交流、情感共鸣的过程。在课堂上要多给学生表达的机会,尊重学生的感受,允许出现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发出不同的声音,激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让不同的思想在交流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对一个历史事件的看法,一个学生可能只看到某个方面,但是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将他们的观点整合起来,很有可能就是对这一事件的全面准确的认识。
5.创设各种情境,拉近历史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情感。在讲授“三角贸易”时,利用学生们的明星崇拜心理,选取学生们非常熟悉和喜欢的球星科比·布莱恩特作为生活情境素材,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让学生体会历史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乐趣。
6.教师真情垂范,做学生的价值标杆。如果教师自己在研究与讲授历史时不曾心潮澎湃,如何让学生激动不已?如果自己不曾聪明睿智,如何让学生醍醐灌顶?如果自己不曾感慨愤怒,如何使学生群情激愤?如果自己不曾有爱国心、责任感,如何使学生意识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是一两节课就能达到目标的,而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历史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不能浅尝辄止,要有耐心,逐步引导学生反思自己,“以史为镜”,春风化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