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视体育文化发展

2016-05-30王健

文化产业 2016年4期
关键词:体育文化社会主义发展

王健

摘 要:2009年,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在北京举办了第一届“中国国际体育文化与经济论坛”,当时很多人对体育文化还不太了解。然而,时隔多年,人们对体育文化的概念已不再陌生,体育文化已成为体育人乃至更多民众所关注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体育文化;发展;社会主义

一、发展体育文化是时代的要求

(一)国家发展的需要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以神奇的发展速度,向世人展示了这个东方巨龙的能量和发展潜力。我国政府制定了明确的目标:要在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实现这个战略目标,不仅取决于经济的发展,而且越来越取决于软指标-—文化的发展。我们的最大差距是文化,是国民素质、社会风气、管理水平等这些软指标。几十年后,中国经济更加发达了,硬指标实现了,但软指标能否实现?体育属于大文化,担负着实现软指标的重任。同时,体育工作本身也一样,硬指标上去了,软指标不一定也能上去。因此,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文化强国的目标意义深远。体育文化在服务国家的发展战略上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体育发展的需要

群众需要体育文化。广大人民群众不但需要以各种方式投入体育锻炼,而且还需要丰富的体育文化产品;需要科学健身的技术指导,需要提供多种多样的体育文化的服务;需要从物质到精神,从锻炼的场地需求到体育文化的发展、展示。当前我国体育文化的现状,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

建设体育强国需要体育文化。要建设体育强国必须重视体育文化,只抓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这“老三样”,是远远不够的。体育文化不发达的国家不可能建设体育强国,也不可能建成体育强国。光有金牌不是体育强国。

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强文化建设。一个全面发展体育的时代已经到来。体育事业要体现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如果说前些年我们重视不够、条件不成熟,那么现在,历史发展到21世纪的今天,必须重视体育文化。体育文化要与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协调发展,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体育的发展。

二、发展体育文化需要重视的几个问题

(一)北京奥运会蕴含了中华文化的精华和魅力

北京奥运会的独特遗产,不仅是“鸟巢”、“水立方”,更重要的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和中华精神在当代中国人身上的展现。北京奥运会给中国体育留下的也绝不只是51枚金光闪闪的金牌。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却实实在在存在于10年申奥奋斗、7年筹备和举办历程的内在精神和文化积淀,深深地影响着中国广大民众,甚至影响着世界人民。这也是留给中国体育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东西。

(二)重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开发利用

2005年,国务院先后下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見》、《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明确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目标、指导方针和基本原则。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2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同时,启动了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和评选工作。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十个分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这批名录中,传统体育文化被列为“杂技与竞技”类中。在第二批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与评选中,为了显示对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视,又将“杂技与竞技”这一类项改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同时又有近40项传统体育项目(包括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在2011年公布的第三批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又有80多项传统体育项目(包括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三批共计达到了240多项。令人高兴的是,第四批评选时体育类将单列一类。

(三)重视“三民体育”

中国体育既要继承、弘扬中华优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又要吸收、借鑒国外优秀的体育文化,包括奥林匹克文化。中国体育要有自己的特点,要有自己的魅力和文化影响力,要形成自己的体育文化风格。只看到篮、排、足球等项目,不一定能全面了解中国体育,而了解武术和内涵丰富的“三民体育”,才能更好地了解中国体育。

(四)重视竞技体育文化的研究

2008年奥运会的辉煌成绩,标志我国竞技体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然而,竞技体育文化相对重视不够。“一俊遮百丑”、“胜者王侯”、“只讲结果不管过程”以及“拔苗助长”的短期行为等现象还大量存在。拥有一支现代化的“能文能武”的体育队伍,是实现体育目标的根本保证。

没有文化的运动员不会成为真正的优秀运动员。不重视文化的教练员不是一个好教练员。靠师傅带徒弟拿世界冠军的时代已经过去。一个好的教练员必须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和综合文化知识。

体育是由各项目运动组成的,各项目都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只有用文化的深度去认识各运动项目规律,才能使运动项目具有更强的生命力。

三、体育要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出更大贡献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

几十年来,体育事业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国家的发展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中国人通过申办、筹备、举办北京奥运会的过程,创造了为国争光的爱国精神、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的奥运精神。这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征程上,也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体育文化社会主义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建新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堂
试析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
高校学生体育比赛与校园体育文化内涵建设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