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传统文化的教学策略研究

2016-05-30王惠

职教通讯 2016年30期
关键词:有效渗透传统文化语文教学

摘 要: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可以使中职学生对审美、思维、道德、职业观等方面有所感悟,有利于中职生职业素养的养成和综合素养的提高。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传统文化主要从教学方法的角度探究:通过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直接感知传统文化精髓,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与情感,体验传统文化独特的美;通过诵读体验教学,品味古典作品的声律、意象、意格之美;通过主题学习,系统、深刻地认知传统文化;通过活动体验,亲身践行,更好地感悟传统文化,增加传统文化素养的积淀,增强民族自豪感。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传统文化;有效渗透;教学方法

作者简介:王惠,女,江阴市徐霞客综合高级中学初级讲师,教育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6)30-0042-03

传统文化是具有价值的、被传承的物质、情感、精神的产物,是影响人们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道德风尚的积极的意识形态和物质文化实体。例如,古典诗文、风俗习惯等。本文涉及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传统文化中对中职生的审美、道德、生命意义、职业观等有积极意义的意识形态,中职语文课程是其重要载体。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传统文化是非常必要的,这既顺应社会趋势,也是对当前中职语文教学内容的融合构建,它符合当前中职语文教育的目的,即培养中职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在传统文化教学耳濡目染的熏陶下,学生对美的感受以及在生命意义、道德等方面都会有所感悟。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有针对性的、预设性的教学设计,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促使中职生对民族传统文化产生认同感。因此,传统文化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渗透成为中职教师研究的一项课题,本文将从教学方法的角度加以探究。

一、创设学习情境,感知传统文化精髓

情境认知理论认为,“个体心理常常产生于构成、指导和支持认知过程的环境之中,认知过程的本质是由情境决定的,情境是一切认知活动的基础。”[1]情境认知理论强调情境的真实性,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构建知识。在教学中要求教师帮助学生营造解决问题的环境,通过与环境的互动去建构个人意义的学习环境,在有利的情境中,感知传统文化精髓。因此,从教学实际出发,根据教学需要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场景或者是营造一定的学习氛围,来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与情感,是渗透学习传统文化的有效方法。创设情境的方法有很多,可以通过语言的描述、想象、借助多媒体,等等。

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在教学时通过准确、形象的语言描述,将“大江东去、浪淘尽”的气势表现出来,将文字化作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面,通过联想和想象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体验诗歌自由奔放、乐观开朗的意境,在此意境中感受苏轼旷达的人生态度。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学生通过联想与想象,将意境用准确的语言描述出来,讓大家更为直观地感受这种乐观旷达、自慰自励的精神精髓。

如《赤壁赋》所体现的思想,苏轼认为生命只存在于“一瞬”,没有必要徒欣羡、空叹息,而应该保持旷达乐观的态度,抓紧享受大自然之“无尽藏”。可以通过视频、微课、音频等多媒体形式再现文章情境,在真实情境中体验苏轼从取与不取、变与不变两个角度对客人的劝解,感受苏轼身处逆境仍能保持乐观旷达的精神状态。教师将此景此情用图画、动画、音乐、朗读等多媒体技术展现出来,学生入情入境,达到体验的目的。

从苏轼的作品出发,体验苏轼面对人生坎坷挫折时依然能够保持自我消解的乐观、旷达的精神。在学习中学生感知传统文化精髓,激发学生感情,使他们在面对困难与挫折的时候知道应该如何积极乐观地面对。通过创设情境,再现当时的场景,让学生有一个比较全面而且直观的感受,从而能够充分体验和想象文章蕴含的感情,体验传统文化独特的美。

二、诵读体验,品味古典作品之美

白居易《金针诗格》认为,“诗有三体”:“有窍、有骨、有髓,以声律为窍,以物象为骨,以意格为髓。”[2]那么,学习古典文学尤其是古典诗歌就要从“三体”入手,即从声律、意象、意格三个方面,感知古典诗歌之美,以诵读体验为主要的教学方法。

“从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开始,诵读就已成为语言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在拥有数千年历史的中华传统语文教学中,以诵读的形式将经典的诗文词赋口传心授,通过各具特点的诵读,传递教师的感悟,启发学生的理解,这是被历史证明行之有效的语文教学之路。”[3]体验学习是通过自身体验去建构知识技能从而提升自我价值的历程。以李白《将进酒》的诵读体验教学为例,这首劝酒诗全篇大起大落,气势奔放,语言豪迈,句法明快多变,感情跌宕多姿,富于变化。这首诗的教学以诵读为主,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体会李白豪放而又愤激的感情。

从诗歌的节奏、平仄和押韵入手,本诗节奏缓急多变,句式以七言为主,辅以三、五、十言句,参差有致,可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歌的韵律之美。本诗通过长短错杂的句式、铿锵有力的韵律表现豪迈狂放的诗情,学生在诵读时要以“忽然奔迸,一泻无余”的语气腔调传达出诗人豪迈狂放愤激之情。诗中涉及的传统意象也可以在反复诵读中体会它的意蕴美感。不管是“黄河之水”还是“白发”“青丝”,这些传统意象都蕴含丰富含义,通过诵读,可以感受到如挟天风海雨向读者迎面扑来的豪迈气势,青丝白发朝暮而成的悲慨。同时,在诵读中体悟诗歌意境、揣摩其内在意蕴情感。全篇诗情大起大落:悲—乐—狂放—愤激—狂放—万古情愁。全诗的基调是至为豪放的,但思想感情却十分复杂,既有对建功立业的期待,也有壮志难酬的自弃,看似消极,实际是借酒排解内心苦闷,表现对权贵和世俗的蔑视,也流露了及时行乐的消极情绪。

通过对《将进酒》诵读体验教学策略,让学生在诵读中体会李白所表达出来的豪放又愤激的复杂感情。同时,让学生在诵读中体会古典作品中声律、意象、意格之美。以诵读的方式,可以使学生深刻体会作品的精神内涵和审美韵味,在交流、理解和感受中获得深切体验,最终促进传统文化素养的提升。

三、主题学习,深度认知传统文化

通过主题学习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整合零散知识点形成规律性的知识,使学生对作者及其作品有系统、深刻的认知。以学习辛弃疾爱国精神的主题教学策略为例,苏教版职业学校教材中选入了辛弃疾两篇作品,即《青玉案·元夕》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学完之后,学生对辛弃疾的认识是浅显而零散的,教师可以通过对辛弃疾爱国精神的主题学习,使学生对辛弃疾其文其人有全面、深刻的认知。

(一)知人论世,追宗溯源

要准确地认识作品的思想内涵离不开对作者的生平事迹、时代背景的关注,正是所谓的“知人论世”。“知人”是指了解作者的身世、经历、思想状况及写作动机等;“论世”是指联系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辛弃疾身处南宋,北方百姓经受着金人统治的磨难与屈辱,爱国的他立下了抗金救国、恢复中原志向,却又壮志难酬。辛弃疾一生就沉浮于阶级与民族斗争中,这对他的生活、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他打上了南宋的时代烙印,为他以后爱国主义词风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在学习辛弃疾作品时,只有对其身世、经历、思想、时代背景做充分了解,才能准确理解辛弃疾作品中所表现的爱国精神。

(二)咬文嚼字,品析寄寓

对诗歌的意境、思想感情的感悟离不开语言的揣摩,通过语言的赏析可以品析辛弃疾作品所蕴含的感情与内涵。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对“金戈铁马” “元嘉草草”等的赏析,《青玉案·元夕》“花千树”等句修辞的理解,作品中“那人”形象的理解,使作品含蓄蕴藉,言短意长。不管是《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还是《青玉案·元夕》,都體现了词人对理想追求的执着和艰辛,渴望建功立业却又壮志难酬的感慨。

(三)比较沟通,深度认知

要深度理解辛弃疾的精神世界,可以通过比较他的不同作品来实现。辛弃疾的词以豪放为主,沉郁、明快、婉约、激励、妩媚兼而有之,风格多变,不拘一格。《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全词豪放悲壮,沉郁苍凉,放射着爱国主义的思想光辉。词中表现了作者对抗金救国、恢复中原的热切愿望,对英雄业绩的热烈向往,充满战斗的激情,而对统治者的苟且偷安、轻率出兵、不善用人,又表现了深切的忧虑和愤懑,语言意深而味隐了。《青玉案·元夕》语言工巧,曲折含蓄。上阕极力渲染元宵节盛况,下阕写出“那人”形象。两首词虽然风格不同,但是都表达了词人对理想追求的执着和艰辛,而这里的理想离不开抗金、收复中原的爱国主题。通过主旨、风格、语言等几个方面的比较学习,可以从不同方面加深对辛词的理解。

四、活动体验,践行感悟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极大地开发和利用语文学习的社会资源,增强躬身实践性”。[4]把语文学习和社会生活、真实场景联结起来,能够取得更为直接有效的教学效果。

以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华古代文化常识竞赛》为例,体验践行文化传统。本课是苏教版中职语文第五册第三单元“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本课涉及对中华古代文化常识的搜集与整理等相关知识的考查,安排在“古典的魅力”之后,既是对古典文学学习的深化,也有利于学生古典文化素养的提升。本活动的教学思路是“学生课前准备——组织竞赛、小组评判——立足课本、文化荟萃——知识拓展、学有所用——活动评价”。在活动中,体现了知识性、游戏性与竞赛性相结合的特点,寓教于乐,使师生能很好地互动,提高了学生学习古代文化常识的兴趣,增强了其中华文化素养的积淀。活动采用任务引导、小组合作、成果展示、评价激励的教学方式,有效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通过亲身践行更好地感悟体会传统文化。本课围绕“中华古代文化常识竞赛”这个主题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中华古代文化素养的积淀,提高综合素质,增强民族自豪感,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通过丰富多样的课型,针对不同文化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传统文化的教学,不仅丰富了教学方式,还能激起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传承民族精神。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具有职业技能的拥有中华魂的中华民族优秀后代,中职生在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能够帮助他们塑造积极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而这正是学习传统文化的真正意义和价值所在。通过多种课型、多种方法的教学,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古代文化精髓,可以有更为直接的感悟,从而更好地发挥学习传统文化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钟志贤.信息化教学模式[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59.

[2]周进芳.始于意格 成于字句——浅谈意格、意境与创作之关系[J].作家,2008(22):148.

[3]窦桂梅.跟窦桂梅学朗读[M].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11.

[4]倪文锦.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00-101.

[责任编辑 盛 艳]

猜你喜欢

有效渗透传统文化语文教学
浅析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有效运用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让“心”和“心”相通,“情”和“情”相融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