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植物检验检疫重要性及其作用探讨
2016-05-30陈丽璧张宝善李林强
陈丽璧 张宝善 李林强
摘要:本文分析总结了动植物检验检疫的起源、发展过程以及国内外关于动植物检验检疫的主要相关法律法规及其制定的背景,探讨了动植物检验检疫在实践中的必要性和重要作用。
关键词:动植物;检验检疫;重要性;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4-0184-02
“检疫”一词源于意大利语“quarantina”,意义为“四十天”,亦即40天观察期。14世纪中叶,欧洲大陆黑死病、霍乱、黄热病等流行性疾病肆虐,引起了人口的大量死亡,人口数量急剧下降,欧洲大陆惶恐不安。意大利威尼斯城为阻止这些致命性传染病的传入和蔓延,在1403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检验检疫站,并制定了外来船只和人员的检验检疫规定,规定外来船舶及随船人员必须在海上滞留40天,在此期间如果没有传染病的发生,才允许船舶进港靠岸和人员上岸。意大利威尼斯城早期的这种防止疫病传入的检验检疫方法被称为“隔离法”,随着各国、各地区对意大利威尼斯城这种检验检疫方法的引入,意大利语“quarantine”一词也逐渐发展成为“检疫”。由此可见,动植物检验检疫是为了防止动物传染病、寄生虫病和植物危险性病害、虫害、外来杂草以及其他有害生物从一个国家或地区侵入另一个国家或地区,从而有助于保护本国、本地区农、林、牧、渔业安全生产和人体健康,这同时也是在履行国际义务。近年来,动植物检验检疫的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与发展,包括检验检疫技术的提高和进步,比如引进了分子生物学技术、试剂盒快速检测技术,还开发了系列无损快速检测设备,比如近红外光谱检测仪、X光透射检测仪等,不仅简化了动植物检验检疫的过程,丰富并优化了动植物检验检疫的方法,而且还有效提高了动植物检验检疫的效率和准确性,高效、快速和无损已成为当下动植物检验检疫的技术热点。随着人们对动植物性食品安全的追求,动植物检验检疫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众多超市几乎每天都要公布动植物食材的检验检疫情况。尽管如此,猪流感、禽流感、黄曲霉毒素等常见病毒还是不断地威胁着人们所食动植物源性材料的安全,这些动植物源性疾病还可能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所以动植物检验检疫的重要性及其作用还需进一步的探讨,以为今后动植物检验检疫提供有益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一、动植物检验检疫的发展
15世纪以来,尤其是在19世纪,世界接连出现一系列动物疫病和植物危险性病虫害事件,破坏了生态环境,并威胁着人类健康,导致重大经济损失。例如,从秘鲁传入欧洲的马铃薯晚疫病,这是一种毁灭性真菌病害,会导致马铃薯茎叶死亡和块茎腐烂;美国的“舞毒蛾”主要危害叶片,几周内可把树叶吃光,曾给欧洲国家的林业和经济带来极大的损失。此类事件的发生致使各国纷纷立法,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防止动植物疫病的传播与扩散,避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和造成社会经济不稳定等,并由此推动了动植物检验检疫的发展[1]。1927年,中国最早在天津建立了“农工部毛革肉类出口检查所”动物检验机构;1928年,中国在沿海各地区先后建立了“农产物检查所”,并公布了《农产物检查条例》,这标志着中国史上最早的植物检疫机构成立。中国动植物检验检疫事业发展过程较为缓慢,其主要原因是战乱不断,因此,虽然中国动植物检验检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期间遭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和破坏,所以中国植物检验检疫的发展极为曲折。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贸易越来越频繁,规模也越来越大,相应的动植物检验检疫事业也发展迅猛,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各种动植物检验检疫规章制度相继被废除,各级动植物检验检疫机构基本陷于瘫痪,无法正常进行工作,这给中国对外贸易设置了很大的障碍,也带来了中国对外贸易经济严重的损失。1980年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对外贸易的迅猛增长,我国已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质检总局),并颁布了各类法律法规,形成了较完整的动植物检验检疫体系,有些已和国际接轨。如今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且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中国与西亚各国之间贸易也必将迅速增长,动植物检验检疫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但是,我国目前的动植物检验检疫在技术革新和设备开发方面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与国际动植物检验检疫水平存在着一定差距,例如,我国许多地方检验检疫机构的基础检测设施和技术较为落后,使得对于动植物检验检疫结果的准确性有着很大的争议,不被国际所认可;另外,目前我国关于动植物检验检疫的法律法规与国际水平相比有一些还是处于比较低的标准,还需进一步完善和提高,与国际水平接轨。
二、动植物检验检疫相关法律法规
当下国际、国内食品安全问题不断、动植物疫病的频繁发生和传播,严重威胁到了人类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另外,国与国之间动植物进出口贸易日益增长,国际贸易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国与国之间以及过境动植物检验检疫变得日益频繁和不可或缺。这些现实促使各国政府对动植物检验检疫高度重视,并制定出一系列关于动植物检验检疫的法律、法规和协议等。我国现有动植物检验检疫的主要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植物检疫条例》、《进出境植物检疫法》、《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实施条例》等[2],其中最为重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其中明确规定了进出境动植物检验检疫的目的,即防止有害外来动植物资源传入、传出我国国境。1996年12月发布的《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实施条例》中要求对来自传染病疫区动物或者易携带动物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动物原体、易滋生植物害虫或者混藏杂草籽的植物产品以及用作动物饲料的植物产品应实施检验检疫,以保护本国动植物资源免受外来物种侵入。目前,我国已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动植物检验检疫法律、法规体系及各级检验检疫机构,保证了我国动植物检验检疫的顺利实施。国际上关于动植物检验检疫的重要的组织、法律法规和协定有:世界贸易组织(WTO)、《实施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的协议》(SPS协定)、国际动物卫生组织(OIE)、《国际动物卫生法典》、聯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国际植物保护公约》等。其中《SPS协定》,是WTO在“乌拉圭回合谈判”取得的一个国际多边协议的重要成果,该谈判历时长达8年之久,该协定就是为了确保国家之间动植物食品和动植物资源的安全。目前,《SPS协定》也是国际贸易关系中大部分国家进出境动植物检验检疫行为实施的国际准则。我国已于2001年加入WTO,因此,在动植物检验检疫工作中,必然要遵守《SPS协定》所规定的各项要求,在《SPS协定》要求下加强动植物检验检疫管理与规范,实现国际接轨,保障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
三、动植物检验检疫的作用
动植物检验检疫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外来国家或地区有害动植物资源的传入、传出,以保护本国、本地区动植物资源的安全。具体来讲,动植物检验检疫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保护农、林、牧、渔业安全生产。动植物检疫在国外已有300多年的历史。1869年动物检疫领域出现最早的法律法规,是由英国制定的《动物传染病法》。此外,1977年英国政府制定和实施了《危害性昆虫法》,随后其他各国也相继颁布各类动植物检验检疫法律法规,有效地防止了动物传染病、寄生虫、植物危险性病害、虫害、杂草及其他有害生物等的传入、传出,保护了本国家、本地区农、林、牧、渔业安全生产,并且对国与国之间检疫协定书的签订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2.保护动植物及其产品国际贸易顺利进行。国际贸易与动植物检疫是相互促进的,但也存在着相互制约的作用。1881年欧洲国家在瑞士伯尔尼共同签订《葡萄根瘤蚜公约》,以防止危害性病虫传播;1924年,巴西、法国等28個国家成立国际动物卫生组织(OIE),至今全球几乎所有国家都加入了该组织。动植物检疫有助于促进国家相互之间的动植物及其产品的贸易活动,为产品的进出口开辟更广阔、更规范的贸易途径。例如,2003年世贸组织对“日本限制进口美国苹果”的行为依法做出了相应合理的裁决,制止了日本违反国际贸易规则的行为,世贸组织还解除了日本对我国新疆哈密瓜禁止进口的有意限制,为新疆哈密瓜开辟日本市场保驾护航。由此可见,动植物检验检疫不仅防止动植物疫病的传播,并且能够保护国际之间的正常贸易,阻止不合理贸易壁垒的产生,是国际贸易正常进行不可或缺的技术和法律保障。
3.防止经济效益的损失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据统计,每年因外来物种的入侵造成的经济损失数额巨大,其中中国约574亿元人民币,印度约1300亿美元,美国约1500亿美元,南非约800亿美元。爱尔兰曾因马铃薯晚疫病的流行,造成100余万人饿死,人口锐减;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也就是艾滋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在世界范围内导致近1200万人死亡,超过3000万人受到感染。由此可见,动植物的检验检疫,不仅能够有效地预防动植物及其产品疫病的产生和传播,并且能有效地保护人民身体健康、防止农林牧渔业产业经济的损失和保护正常的国际贸易。
结论:国际贸易日益频繁,规模日益增大,动植物检验检疫也相应地成为其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我国应该继续完善国内相应的法律、法规和国际协定,加强与国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我国与各国之间的贸易提供技术性支持,并保障我国农、林、牧、渔业安全生产和人民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蒋书楠.植物检疫应该成为一门新兴学科[J].植物检疫,1987,(2):85.
[2]任荔荔,朱飞,詹国平,等.中国动植物检疫处理体系的现状分析及建议[J].植物检疫,2013,(2):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