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学生的心理健康

2016-05-30姚俊芬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6年5期
关键词:正确处理中学生心理健康

姚俊芬

[摘 要] 人的心理在外界各种因素和自身作用的影响下,会有很大的波动,所以学生的心理是否健康尤为重要。作为一个教师,应该从如何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保持情绪稳定、适应环境、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以科学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促进各类学生的健康成长。

[关 鍵 词] 认识;评价;稳定;环境;人际关系

[中图分类号] G44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14-0186-01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喜怒哀乐。人的心理在受到外界各种因素和自身作用的影响下,会有很大的波动。就像晴朗的天有时也会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狂风大作。但是这只是短暂的,狂风暴雨过后,乌云会被驱散,天空仍然会晴空万里。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心理偶尔出现乌云,但是只要及时拂去这些乌云,他们的天空就会一片晴朗,阳光普照。

说起健康,我们会很自然地想到身体是否有疾病,体检报告上的各项数字是否达标,好像并没注意到心理上是否健康。其实,心理方面是否健康,对人的影响更大。我们经常在报纸上、网上看到关于心理不健康的话题。为了让正处在花季的学生尽情绽放,散发青春的气息,作为一名老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

一、正确认识自己

每个人都是人生这棵大树上唯一的树叶,就这注定了人的性格、爱好、心理差异等和别人不尽相同,要充分认识自己,正确评价自己。学生往往会出现两种现象:有的学生自我评价过高,过于自信,以自我为中心,什么事也听取不了别人的意见。还有的学生自我评价过低,总觉得自己不如人,常感到自卑,有些事情不敢尝试着去做,怕做不好。这两种倾向对学生的自身发展极为不利。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1.通过自我反省和检查来认识自己,经常反省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表现,总结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通过别人的态度和评价来了解自己,就像人看不见自己的面孔,常借助于镜子。当然,对他人的评价我们既不能忽视,也不能盲从。3.用发展的眼光来认识自己,要善于发现和发展自己的潜能,建立自信,要悦纳自己,接受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多锻炼自己,将缺点向优点转化。

二、情绪保持稳定

人不可能永远处在好情绪中,一个心理成熟、健康的人,不是没有消极情绪的人,而是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情绪的人。那么,如何保持情绪稳定呢?1.意识控制。当愤愤不已的情绪即将爆发时,要用意识控制自己,提醒自己保持冷静,还可进行心理暗示:不要发火,火大伤身。2.环境控制。情绪不好时,到外边走一走,欣赏一下大自然中的红花绿叶。可以看一场喜剧片,也可以打打球、散散步、听听流行音乐,还可以向知心朋友或亲人诉说,甚至大哭一场都可以,这种发泄可以释放内心郁积的不良情绪,有益于身心健康。

三、适应环境

人是自然与社会的统一体,人的社会化即个体与社会不断调整适应的过程。周围的环境是不断变化的,人们必须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才能适应这种变化。学生面对新的学校、新的班级、新的老师、新的同学、新的学习任务要适应;面临陌生的人、陌生的事以及紧急情况,危急情况需要适应;对于自己的成长变化,挫折与失败同样需要适应。只有不断增强适应能力,面对全新的环境与生活,才会由开始的不知所措到主动地去认识环境的变化,再主动调整心态,对新生活充满信心,才有对生活“可怕的不是挫折,而是不能挑战自我”“生命,有了坎坷才美丽”的感悟,才有对“坚强并不意味着不害怕、不哭泣、不难过,坚强主要是看害怕、哭泣、难过后的行动”的深刻理解。

四、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由于交往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关系。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这是人际交往的敏感期、整合期,这时他们渴望与人交流,希望他人关注自己,理解自己,认同自己。但在实际交往中会出现种种交往障碍,让他们产生很多困惑,常常陷入烦恼中。中学生的交往心理有时太理想化,经常在自己头脑中塑造一个理想的模型,一旦与现实不符,则产生交往障碍。有些中学生的交往心理过于以自我为中心,如对某人印象不好时,就会觉得什么都不顺眼,造成交往障碍。还有些学生有与人交往的欲望,但无交往的勇气,与人交往时,会不由自主地感到紧张,害怕以至手足无措,语无伦次,严重的甚至害怕见人。正确处理人际关系,要把握几个原则:1.平等原则,在交往中,人人都是平等的。不能因为自己学习好或家庭经济条件好,或父母有权势而歧视其他同学。同样,也不能因为自己的情况比不上其他同学而自卑,在交往中处处退避、忍让。平等,本身是尊重他人,也是尊重自己。2.信用原则,在人际交往中,诚实守信,言行一致。3.理解原则。在面对冲突时,如果能换位思考,多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则能相互理解,人际关系就好处理多了。

在现代教育观的要求下,教师要做学生的心理医生,做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以科学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促进各类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田朝阳,胡岳云,龚宁平.心理健康教育读本[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正确处理中学生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正确处理余数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正确处理余数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如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