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职业为本”指导下的中职教学管理浅析

2016-05-30徐娜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6年5期
关键词:专业技能教学管理中职

徐娜

[摘 要] 由于近年来高等教育规模扩招以及就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当前中职毕业生就业正面临着沉重压力,中职教育教学管理也面临着多重压力。加强中职教学管理是课程改革、时代发展与学生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但当前中职教学管理普遍存在有缺乏对学生的个性的培养意识、对学生发展职业前景不够了解以及缺乏系统性教育等问题,要解决上述问题,解决中职教育规模快速扩张与质量的保证、内涵的提升之间的矛盾,必须在“职业为本”教育理念下,加强专业技能的培养,注重学生自我发展;加强教师自身的知识素养,引领学生走向成功;完善教学体系,促进学生整体发展。

[关 键 词] 职业为本;中职;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14-0169-01

一、中职教学管理的重要性

(一)当今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加强中职教学管理有助于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改造,国内应用型人才培养缺口日益扩大,“岗位在等人”的现象更加突出,在此形势下,突出就业导向,培养充足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已经成为中职学校发展需要承担的历史任务。但教育离不开教学和教学管理,因此,推进“职业为本”的教学管理不仅是现阶段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同样也是当今职校课改的必然要求。

(二)当今时代发展的潮流

“职业为本”,实质上就是坚持为学生服务,为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和职校发展服务。教学管理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育人手段,对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推进“职业为本”的中职教育管理,使中职教学管理更加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不仅有利于锻造一支有职教专业特色的高素质师资队伍,更重要的是对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并由此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多懂技术、会学习、擅沟通的应用型人才,这也符合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定义。

二、中职教学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

教务管理是执行中职教学管理与规范教学行为的中心。具体负责调配教学力量、拿牌教学活动、制定和督促执行教学计划、检查教研活动以及确定教科研课题等工作。

(二)科学培养专业学生

教学管理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是要做好专业学生的培养工作。教务人员要深入教学一线,掌握师生心理动态以及意见建议,总结归纳教学中存在的共性和个性问题,分析判断,形成教育改革思路,供学校集体决策参考。

三、当前中职教学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对学生的个性的培养意识

培养和发展中职生个性意识,需要依托良好的教学过程来推进,但教学管理的模式化延续明显影响该教学目标的实现。一是教学场地固定化。在校就读期间以理论课为主,缺少实训工厂的操作机会,既不利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发展,还会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二是教学方法程序化,理论授课和实训教学都存在有照本宣科的倾向,理论色彩重,在专业技能培养方面缺少改革、创新,也没有考虑到不同专业、年级、个性特征学生的能力发展需求,不利于品牌课程的打造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对学生发展职业前景不够了解

中职教育普遍存在缺少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中職教育的关注点多集中在专业技能讲授和纪律说教上,缺乏对中职生职业规划的人文关怀;就读期间,学生缺少明确的专业发展方向,导致专业学习无目标、无规划;校企合作不紧密,学生专业能力发展机会偏少,毕业生在就业竞争中难以取得优势,职业前景心理预期较差,亟需正确引导。

四、以“职业为本”解决当前中职教学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加强专业技能的培养,注重学生自我发展

“职业为本”理念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重点是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教学管理工作:

1.注重技能培养

专业版块内定制“多元课程结构”,教学课程由公共课、专业核心课程以及个性发展课程综合构成,以适应学生专业发展与个性需求。在加强实训基地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校企沟通,签订深度合作协议,为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熟练掌握提供有利条件。推进核心课程内容、教学标准与职业标准对接,专业考试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实施专业考核“双证书”制度,鼓励学生自主发展提高,以适应市场人才需求。

2.牢固基础知识

扎实的基础知识、丰富的知识视野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及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对于学生思考探究专业技术和更新知识储备有重要价值。因此中职教学务必做到技能与配套素养并重,专业技能以外的其他职业素养比如专业理论、职业精神、工作态度、职业形象等,都应在配套课程中获得师生的重视,以促进综合素质及能力的提升。

(二)完善教学体系,促进学生整体发展

1.合理进行专业、课程设置

专业、课程设置要满足企业以及学生升学就业的需要,公共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程及实训课、校本特色课程学时比例应达到3.5∶5∶1.5,充分考虑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为专业建设突出品牌效应,申报打造省级乃至国家级重点专业,为学生专业能力发展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

2.倡导产教结合、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做中学”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遵循“职业为本”的要求,中职学校要努力探索与区域行业和企业间的深度合作,实现双主体人才培养。一是紧贴地区经济发展形势,开展校企深度合作,比如校企共建核心课程;工学交替,试水“4+2”专业教学即每周在校学习4天,企业实训2天;探索区域内支柱产业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联合办学。二是建设校内“教学工厂”,依托中职学校专业优势、场地设施及优惠政策,创新实践教学,建设教学实训为主体,集生产、研发和鉴定为一体的校内工厂,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独特功能。

参考文献:

侯明.以“职业为本”指导下的中职教学管理浅析[J].教师,2013(27):17.

猜你喜欢

专业技能教学管理中职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浅谈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衔接
不断提高摄影记者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以专业技能为核心的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之思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模具专业技能水平综合测试探索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