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心革面,做个“新”中职语文教师
2016-05-30蒋慧敏
蒋慧敏
[关 键 词] 中职语文教师;阅读视野;人文精神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14-0064-02
新课标、新课改,创新的春风一阵阵向我们的教育领地吹袭着,不少老师在这阵春风中感觉到颤栗,那是因为他们仍然遵循着传统的、陈旧的教学观念来指导他们的教学实践。教师应该像吐丝的春蚕,“春蚕到死丝方尽”,为了教育事业孜孜不倦地奉献;教师应该像燃烧的蜡烛,“蜡炬成灰泪始干”,用知识的光芒去照亮学生的心灵,哪怕自己的生命饱受高度炽热的煎熬;教师应该像辛勤的园丁,经常有学生在作文里形容“老师批改作业至深夜,家访不惜翻山越岭”,他们兢兢业业,诲人不倦;教师应该像知识的搬运工,老师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的方式多年来已经被机械化、模式化,就像是一条流水线,老师俨然成了知识的搬运工,他们辛苦地把知识打包搬到讲台上,然后再强行地让学生接受。但是,春蚕的精力有限,效率太慢;蜡烛的生命力有限,光芒太短暂;园丁的对象是相对静止的花草树木,而老师面对的则是活泼可爱的学生;搬运工的工作太枯燥,缺少互动。可见,这些传统的、陈旧的教学观念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的教学,尤其不能适应被改革的语文教学体系和大纲的语文教学,它们显然已经out了。
那么,面对新的、严峻的教育形势,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我认为,整个语文教师团队亟须“洗心革面”!“洗心革面”,当然不是要求我们去集体整容,“洗心”就是确立新的教学理念,“革面”就是代之以新的面貌,重塑自我,以新的面貌实现语文教师角色的根本转变,做一个新语文教师。此时的教师,不是春蚕,不是蜡烛,不是园丁,不是搬运工,而是一座构建在教材与学生之间的桥梁,是一把引领学生打开阅读视野之门的钥匙,是一位渗透学生人文精神的天使,是一个培养学生探究精神的开路先锋。
一、语文教师是一座构建在教材与学生之间的桥梁
在教学中,教材是语文知识的载体,学生是获取语文知识的主体。教师的任务是如何能让学生从教材中获取知识,并把这些知识迁移,运用到自身发展中去,教师这座桥就是为学生走进教材,与教材交流,汲取知识养分而铺设的一条通道。我们的任务就是解决学生与教材交流时出现的障碍,引导学生怎样更好地理解教材,运用好教材。我们不能把我们对教材的认识强加给学生,而是要给学生发挥的余地,同时也要承认学生对教材理解的差异性,教师要扮演好桥的角色,就是让教师不要越权代替学生思考,代替作者言论,要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与教材交流,也就是说,教师应该是学生与教材联系的纽带。在学习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世间最美的坟墓》时有学生提出:“我认为托尔斯泰的墓一点都不美,更谈不上是世间最美的坟墓!”此时,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不能一口否认学生原有的审美观,而要引导学生站在作者的角度建立起一种新的审美观,从而把两种审美观进行比较,得出跟作者一致的观点,托尔斯泰墓的美恰恰美在它的不美,即朴素,更好地理解和学习教材。在课堂上,一个好的语文教师不是作为整堂课的主导者出现,而应是一个好的引导者。
二、语文教师是一把引领学生打开阅读视野之门的钥匙
教材的知识是有限的,课堂教学的容量也是有限的,然而知识是无限的,随着科学文化的发展,学生仅掌握教材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不断扩展课外阅读,担当起一把引领学生打开阅读视野之门的钥匙。我们不难在课堂或者课余发现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痕迹,但他们大多会对明星、通俗歌曲、网络小说更感兴趣,怎么也提不起兴致来读一些他们认为较枯燥的书籍。那么这就对老师的这把钥匙提出了要求:怎样选书,怎样看书。新教材的单元安排很有系统,如第一册第一单元选取的三篇必读课文都是写人的,两篇关于母亲、一篇关于流浪老人,老师就可以推荐学生去阅读一些关于母亲关于人物的文章,第二单元都是关于自然环境和环境保护的文章,我们也可以推荐学生去关注此类的作品。在阅读书籍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如每天定时阅读的习惯,记读书笔记的习惯,学会在阅读中提问题的习惯等。在学了《世间最美的坟墓》一文以后,我推荐学生阅读南派三叔的《盗墓笔记》,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同时又引起了学生的思考:西方的坟墓与中国的坟墓有哪些不同?中国古代的坟墓又与中国现代的坟墓有什么区别?很多学生看完《盗墓》系列的书以后都跟我说:“老师,我想去学考古学,做一个文明的盗墓者。”做好学生课外阅读的工作,不仅对课堂教学有帮助,而且对学生自身发展也有促进作用,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语文教师的这项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
三、语文教师是一位渗透学生人文精神的天使
语文学科就其性质而言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但在较长时期内,大多数教师只重视知识的传播,过分地突出了它的工具性,而忽略了它的人文性。新课标把人文性提到了语文学科教学的重要位置上,就其实质而言,语文学科除了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因此,我们要重视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人文主义的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如,学习《飞向太空的航程》,通过带领学生回顾我国探索航天科技的艰难历程,体味中国航天人在科学探索之路上不畏艰难的崇高精神,激发起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如,学习《一碗清汤荞麦面》,不仅要学习母子三人的团结、不屈、向上、奋斗精神,还要学习店主夫妇对逆境中的人们给予的同情、鼓励和尊重,并把这些美好的品质化为自身所拥有的特质。
人文精神传输重在熏陶和感染,不能靠强行说教传给学生,语文教师不能只懂一些汉语知识或修辞等语文理论知识,而应该不断地加强自身的文学艺术修养,培养良好的人文精神,使自己成为一位富有艺术感染力的天使,如此才能把人文精神有机渗透到学生身上。
四、语文教师是一位培养学生探究精神的开路先锋
未来需要创造型人才,而创造型人才必须具备探究精神和开拓创新的实践能力。这就需要拓宽语文教学的视野,课堂教学是发展学生素质的主战场,但它并不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唯一途径。语文教学应当渗透在学生参与的各类活动中,渗透在社会、家庭、学校等学生成长的各个领域之中,应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让学生学会探索未知比掌握现成的知识更为重要,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潜能比学会一门技能更为重要。因此,语文教师要勇于做一个培养学生探究精神的开路先锋。
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的过程、选择的过程、创造的过程,也是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乃至正确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为此,必须拆除阻隔学校与社会、课程与生活之间融会贯通的藩篱。只有在实践中,学生才会感到学习是生活的需要而不是额外的负担;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探究精神才会得到发展。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开展有主题的读书活动、有组织的讨论赛、辩论赛、课本剧表演等活动拓宽、丰富课堂内容,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在活动中培养他们的探究意识,同时,语文教师还可以把课堂放到教室外面,利用社会上现有的资源教育學生。比如在讲完《城市的文物与文化》以后,我就以“参观走访石浦老街”为作业,要求学生用自己的眼光去判断哪些东西该保存,哪些东西该摈弃,为什么保存,为什么摈弃,并以小组合作形式写出自己的调查报告;学习完《我的母亲》和《卖白菜》后,我又要求学生回家后给自己的父母洗一次脚,观察和体会这样的行动会给父母带来怎样的感动,同时又让自己收获了什么。这些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充实学生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活动中可以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认识社会,另一方面,有探究精神的语文实践活动也使学生学到了书本上所缺乏而学生真正需要的知识与能力,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语文创新的能力。
新课标,新课改,不用怕,让我们“洗心革面”,从从容容做一个“新”中职语文老师!
参考文献:
汪皆建.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中职语文“同课异构”教研模式探究[D].宁波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