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专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与探索

2016-05-30江朝晖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6年5期
关键词:教学模式评价数学

江朝晖

[摘 要] 新课程改革实施的不断推进,促进了现代教学模式的转变,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小组合作教学模式逐渐为教师所接受。在中专数学教学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转变传统的学习观念,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的变革,提高教师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改善学生之间的关系,对教学效果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关 键 词] 中专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原则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14-0006-02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改倡导的一种教学模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认可。目前,大多数中专学校的数学课堂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导致在教学中出现较多的问题。为了提升教学质量,将中专数学小组合作学习融入实际的教学过程,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发挥小组讨论的优势,对解决中专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小组成员的学习动力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专数学课堂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意义

受各种因素影响,当前大多数中专学生普遍存在着厌学和学习积极性较差的情况,导致中专学生数学成绩不理想。而小组合作学习恰恰是通过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来营造学习氛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小組合作讨论的整个教学过程。小组合作中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问题在成员及小组之间展开你追我赶式的交流—讨论—归纳—总结,营造既合作又竞争的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主动寻求数学知识。学生不仅体验到学习数学成功的喜悦,也为今后步入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小组合作学习理念下中专数学教学的基本原则

(一)以学生为主体

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主体,抑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往往一节课来来,教师讲得满头大汗,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而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兴教学模式是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强化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提供合作讨论的时间,引导学生结合课堂教学内容,针对教师给出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合作探究、归纳总结,最后发表观点。这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创新和交流沟通的综合素质能力,又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

(二)以学情为基础

众所周知,中职校因生源类别问题,造成招收进来的学生普遍文化素质参差不齐。如果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无视学生这种学情现状,那么将会造成教学过程进行不畅或走过场达不到教学目标。因此,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一定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现状,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在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前提下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针对问题进行合作探究,寻求答案。教师则随时掌控课堂节奏,解决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这样,小组合作学习才不会是“水中月,镜中花”。

三、中专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探索

(一)准备策略

1.合理设置合作小组

有效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一点就是科学合理地设置合作小组。其要求是每个合作小组的综合水平都在同一水平线上。怎么划分?首先,教师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对班上学生的数学成绩、兴趣爱好、个人性格等方面进行了解,按照“同组异质”原则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每个小组成员数一般为4~8名,其中优秀生1~2名,中等生2~4名,后进生1~2名,同时小组成员构成还要有性格上的差异性,性格大方的学生可以带领性格内向的学生一起参加交流讨论,这样既能保证各组之间的资源平衡,也方便各组之间进行公平竞争。其次,教师还可以根据小组间的学生个体差异具体情况进行动态调整,保证合作小组内学生的竞争活力,增强小组内学生合作的凝聚力。

2.做好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是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顺利实施的重要条件。首先,教师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对课程的内容充分把握,制定出合理教学目标。其次,合理编写教案,将教学环节的设置提前发给学生,让学生明确讨论的程序和内容。第三,准备相关的教学工具,例如,多媒体、图片、作图工具等,为小组合作学习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

3.学习习惯的养成

大多数中专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差,缺乏课前预习的意识,不能掌握良好的数学学习方法。教师在中专数学课堂中,需要结合具体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能力,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教学生养成预习和复习习惯,对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数学课堂,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二)实施策略

1.制定合理教学目标

合理的教学目标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节课教学效果的呈现,它对落实教学要求、教学计划制定、教学内容组织、教学重点难点设置、教学方法选择、学习方法选择、教学辅助工具选择、教学过程实施都起着导向作用。因此,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不仅要考虑本节课知识技能的要求,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状况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样制定的教学目标才能“有的放矢”。

2.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之初,可能会有学生出现不愿与人交流合作,不敢大胆发言,不理解小组合作学习内容与方式的情况。因此,教师需要强化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意识,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认真思考问题,大胆创新;强化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用数学语言,特别是符号语言把自己探究的结果准确且有条理地表达出来;强化培养团体协作能力,要学会善于听取不同意见,取长补短。

3.问题设置合理性

首先,教师设置的讨论问题,需要照顾到大多数学生,让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进来。需要尊重学生的知识经验,选择的问题要适合中专学生的学情。为此,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细致的了解,针对学生的个人能力提出问题,问题的设置要具有梯度性、挑战性和开放性,需要由小组成员合作来共同完成。其次,教师设置的问题应该贴近现实,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促进教学效果提升。

(三)评价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评价与传统教学评价方式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传统教学评价教师是单一主体,而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的学习能力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所以评价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

1.评价主体多元化

改变教师是唯一评价主体的传统教学评价,传统教学评价中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评价结果,这势必会抑制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小组合作学习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因此要提倡学生之间的互评,而这种互评更容易让学生接受,更会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评价内容全面化

评价是否客观、公正会直接影响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所以教师平常就要收集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学习能力,必要时还要做到科学量化,到评价时才能评价到位。

3.评价方式多样化

在教学实践中评价方式多为: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等。

小组合作学习是当前新课改的成果,创新了中专数学的教学方法。在中专数学课堂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给学生营造了独立思考和沟通交流的机会,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兴趣,提高了学生数学成绩,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交流沟通能力,提升了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了团队合作技能。

参考文献:

[1]徐颖.高三文科数学小组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实践与探索[D].苏州大学,2014.

[2]钱景.中专数学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索与反思[J].考试周刊,2012(22):55-56.

[3]江逃怜.农村高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探索[D].重庆师范大学,2014.

猜你喜欢

教学模式评价数学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