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德育在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作用

2016-05-30王建国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6年5期
关键词:职业生涯师德德育工作

王建国

[摘 要] 在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德育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和地位,开展德育工作的重点和步骤首先是提高教师工作队伍的水平,其次是把工作重心扩展到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以达到引导学生在未来职业规划中合理定位、树立科学的人生目标和工作态度的作用。

[关 键 词] 德育;职业生涯规划;结合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14-0184-02

一、德育与职业生涯规划有机结合的现实意义

我国近年来的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发展迅速,各个中职教育院校也纷纷开展与此相关的教育课程,但是根据近几年中职学生的就业情况,这种关于职业生涯的课程对他们的规划没什么用处,原因之一应该是各院校开设的相关职业教程并没有真正落实中心思想,导致学生无法正确认知这种规划的重要性和有效性,而这一核心思想就是德育。

我们提倡德育是因为这是教育中必不可少的要求,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需要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作为在学生职业规划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中职院校,它的首要任务就是通过各种有趣的方式来开展德育工作,只要让学生接受这种潜移默化的文化教导,这样才会更加与他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德育内容极为丰富,从爱国主义理论、人生价值观到心理健康等等包罗万象。对于中职学生来说,他们必须了解关于择业观、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就业形势以及世界观等德育内容。

鉴于德育在中职学生教程中的落实有着重大的推动力,因此创办一个全面网格化的工作队伍成为教育的关键点,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构建德育的知识相结合,以便于形成一个更加可靠有效的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机制,寻求定性和定量统一而成的德育工作方法,更好地使其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是提高德育质量的必然要求。

(一)能够满足当前形势对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期望

如今大多数中职院校学生总会陷入一个困境,那就是未来的就业或创业问题,以及如何在工作中取得进步。面对工作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大部分学生无法把握就业以及未来发展的难点,学生乃至家长都对这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抱有更多的依赖。所以,这种教程应当让学生自主选择未来的就业方向,通过更好的实践来达到更大的发展潜力。职业教育不仅仅是一般的教育理念,可适当加入德育内容,这样也有利于被学生广泛接受。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能力,对未来的挑战充满信心和准备,从而完善德育工作。

(二)有助于提升中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成效

中职院校须了解学生的特长,在实施中更多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和选择能力,引导一个正确主流的积极价值观,从而培养学生的自身承受力和道德素质。而规划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和潜能,激励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提高他们的选择和决策能力,以促进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也大大推动了他们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目标,在实现个人优秀发展的同时也可实现职业的最优化。因此只有通过更加全面的互相补充才能提升学生的发展前瞻性。

二、德育与职业生涯规划有机结合的基本实施思路

近年来,中职院校纷纷开展职业生涯教育课程,而且教学多样,按照学生的特定需求转变教育模式,不同阶段的学生有各自的不同,因此综合培养,学生在学校的每年都有属于自己的目标和学习内容,根据中职院校的特点而产生相应的教学,其中加入德育知识,以便更好地开展相关工作。

(一)建立全方位网格化的德育工作队伍

师者,带领者也。只有教师队伍的德育水平先抓起来,才能有效健全德育工作机构和工作制度,加强学生思想品德和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需要良好的学习氛围,而这需要形成学校、家庭、社会方面综合齐抓共管的新格局。

德育工作的开展需要教师,所以对待教师的职业能力时应该尤为慎重,其中“师德”是衡量教师等教育工作者道德规划和行为准则最为关键的方面。师德,是每个教师并不可少的特点,也是推动社会和谐发展,为学生树立正确楷模的重要方向。根据现实情况,那些知识水平高、性格好、有着优良品质的教师往往会促进学生的成长,健全他们的性格。因此,要想全面开放德育工作规模,首先应当进行长期有效的师德建设,加强教师的教学素质和为人态度等方面的成绩考核,将德育和职业生涯教育相结合已形成更加优秀的理论,这些将更好地推动德育工作以及职业生涯教育的最大优点,更好地推动学生自身的培养。

(二)从根本开始提升和渗透德育工作内容

德育工作的内容并不苛刻,重点在知识、品德和思想上,而事实上那些中职院校德育工作的稽核通常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也许可以适当放宽标准或者大致略过,不过最重要的是从基础出发。先抓好师德建设工作,建立有力的德育教师队伍,再将德育工作延伸和渗透至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

首先关于强化诚信师德教育,提升教师自身素质。表彰奖励师德高尚、事迹突出的优秀教师,通过先进个人的模范事迹和师风建设,树立教师良好形象,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把文明礼仪、诚信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過程,时时处处为学生树立榜样,在学生做事之前,教师应当做到一切要求的事情;如果是不允许学生的事,教师也不该做,培养诚信立身、以德从教、以爱育人的教师队伍。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职业生涯教育并不是想象中简单的结合,而且需要学校的最大支持和着重力度,在提高专业技能、教授专业知识、培养职业意识、就业的积极态度、思想道德和心理健康方面都有着各方面的要求,因此关于这方面的相关人物也有着不一的要求,比如从事学生教育的班主任、辅导员、团委和教学队伍、包括招生就业工作队伍等,在学生的不同方面实施单独有效的指导,从而全面有效发掘他们的各项潜力,根据学生的爱好和实际情况,重点培养与他们兴趣相契合的职业类别,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指明一个更加正确的方向,以此真正做到德育

育人。

其次是如何在职业生涯教育中加入德育理念的问題。在教导学生关于职业的知识时适当加入重点培养自身道德的内容,让他们接受更多关于理念教育的观点,使学生不自觉地把职业理想目标和意思联系起来,在形成自身良好的职业行为时充分发挥理想信念教育、人生观世界观教育、爱国教育以及品德教育。使学生真正成长,有利于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职业需求和社会责任意识,为他们树立正能量的价值观,提供真正的道德标准,在学生得到理论知识的同时也为他们今后的从业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最后需要着重将工作内容同现实联系起来。要在中职教育中实现教育实效最大化,就必须建立起一个全新的内容体系,并放入西方的生涯理念加以完善,再根据现有的社会情况,比如我国固有的国情和传统文化,加上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占据重要地位,所以根据人本理念,应当确定好一个和社会发展相关的目标,在职业生涯规划中让学生们坚持主导积极方向,同时根据职业生涯内容的知识,更好地完善青少年的三观和品德,在职业道德上也有着教导作用,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在未来就业中有着独特的优势。

当今社会变革复杂,就业压力大。作为中职学生如何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从而发挥自身长处,立足根本,职业生涯规划必不可少。但如果仅仅从就业行业、薪金等方向做规划,就好像对于航行只做了一艘船,却没有做好把握方向的舵,难免在远航过程中出现偏离。

我们需要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和长处,改掉弱点,树立自信,克服自卑,保持平和。同时需要培养学生积极的世界观和职业道德,根据他们的真正需求而采取更为有效全面的方式使他们在就业中表现优秀,同时不至于让他们被经济负面所影响而变得世俗,培养为社会发展而自我奋斗的优秀精神。

中职院校教育目前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主体,目的是为了培养能够适应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因此,适应社会需要是中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一个重要导向。对于中职学生的德育引导方向需要将价值观、人生观、择业观的正确树立作为最根本的出发点,方能引导中职学生在毕业时清晰择业方向,同时能够扩大事业胸襟。而德育工作的成功会成为中职院校口碑树立的牢固基石,也即院校所培养的正是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和能够很好适应社会的人才,而这是职业教育能够延续和发扬光大的核心

之处。

总之,为了实现德育,发挥这种职业教育的优点的前提是把建立两者相结合的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为中职学生指明一个正确的职业方向,不至于让他们处于劣势,将德育内容和职业内容的优势结合在教育知识中,以便于使学生脱离职业生涯规划和现实社会适应性嵌合欠妥的困境。

参考文献:

[1]潘云.中职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全面渗透成功教育的实践研究[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35).

[2]魏小芳.做好学生起航的导师:中职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研究[J].法制与经济旬刊,2013(5).

猜你喜欢

职业生涯师德德育工作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及实施
师德考核“ 量化”实践与思考
爱是师德的源头活水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大学生职业生涯团体辅导对促进就业的研究
高中开展德育工作的一些尝试
走近美国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