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全科医生培训基地支援社区与农村基本医疗

2016-05-30侯宁健万晓洁李上共张纯武王菲菲

决策与信息·中旬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全科医生

侯宁健 万晓洁 李上共 张纯武 王菲菲

【摘要】全科医生,可被称为社区居民的健康“守门人”,处在疾病防治的第一线,既是临床医生,又是城市社区与农村群众的“家庭医生”。通过在三级公立医院建设全科医生培训基地,从而形成以全科医生为主体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这样对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关键词】全科医生;三级医院;农村基本医疗

随着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地深入,社区和农村卫生服务已成为医疗改革最根本的目标之一。全科医生是对重大疾病要有准确判断,及时向上级医院转院,小病则在社区解决。作为城市社区、农村卫生服务和预防治疗的第一线的核心人员,既作为一名临床医生,又作为社区和农村群众的“家庭医生”。全科医生训练已经迫在眉睫。

1.全科医生培训基地建设背景

1.1 卫生事业发展面临形势

党的十八大曾指出,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幸福,必须加快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群众对医药卫生领域的服务需求有了更大提升,卫生资源的有限性和医疗服务需求快速增长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

随着城市现代化、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各地社区与农村医疗卫生资源相对比较匮乏,不能满足社区与农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要。以温州市为例,主要表现如下:①供求不平衡,投入有限、总量不足,目前,全市千人床位数、医生数分别仅为2.62张、2.08人,在全省十一个地级市中位居倒数第二名;②发展不平衡,县乡基础薄弱;③布局不平衡,市区过度集中,急需调整各大医院的空间布局;④卫生资源配置结构不平衡,短缺和过剩并存。这些都是造成目前我市城乡居民“看病难”重要原因。

1.2 全科医生培训政策背景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曾做出“加快发展全科医学,培养全科医生”的重要决策。建立和健全城市和农村社区卫生人员培训制度,鼓励基层卫生人员参加学历教育,促进乡村医生的规范化,尽快实现基层卫生机构都具备合格的全科医生。

2.全科医生培训基地建设与加强基层基本医疗必要性分析

根据中国的卫生统计年鉴,我国大约6万名执业范围为全科医学的执业(助理)医师(占执业的医师总数的3.5%),远低于国际上30%到60%的平均水平。在我国农村地区,主要是中西部地区基层合格的医疗卫生人才更为短缺,甚至有部分乡镇卫生院无执业医师,24%乡镇卫生院没有中医类别执业医师。

其次,基层医疗卫生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在我国乡村医生大多学历不高,56.7%的乡村医生不具备报考国家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资格。还有乡镇卫生院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卫技人员不到23%。社区服务中心的卫技人员高级职称数量不足4%。这就造成基层医生难以取得城乡居民的信任[1]。

全科医生培训基地建设必要性可以从以下体现:(1)强化临床技能教学,提升全科医生临床实践能力需要;(2)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加快卫生事业发展需要;(3)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水平,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需要;(4)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新要求。

3.三级甲等城市公立大医院建设全科医生培训基地实践探索

温州医科大学某附属医院是浙江省南部的医疗教学与科研中心,对浙江省的医学教育的发展与医學人才培养的质量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该医院属三级甲类医院,新院建成后医院核定床位3600张,预计开放床位可达4797张。医院科室齐全,设有53个临床诊疗中心和科室,8个医技科室,1个医科所,1个外科实验中心和1个内科实验中心。

3.1 托管医院全科医学概况

在该医院建设面向浙江省的全科医生临床培训基地建设项目,承担浙江省特别是医院所在地温州市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和全科医学转岗培训的任务。

医院现有6名负责全科医学理论课程的骨干师资,同时还拥有399名经过全科培训的全科医学指导老师,其中副高以上职称人数为254人。在2000年成为浙江省的全科医学临床培训基地,2005年正式成立全科医学科(除门诊外还拥有24张病床),2007年成为卫生部的全科医师培训试点基地(全国仅34家)。根据浙毕教办【2012】2号文件,现已与温州市鹿城区莲池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温州市瓯海区南白象街道卫生院、温州市龙湾区海城街道中心卫生院、瓯海区梧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永嘉县瓯北镇黄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社区实践基地,与温州市疾控中心建立专业公共卫生实践基地。同时承担定向培养本科层次医学生的全科教学培养任务。

3.2 医院全科医生培训基地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该院是浙江省南部医疗、教学与科研中心,对浙江省医学教育的发展与医学人才培养发挥着无可替代重要作用。

3.2.1 医院全科医生教学已取得多项成果。医院在2000年成为浙江省全科医学临床培训基地,2005年正式成立全科医学科(除门诊外还拥有24张病床),2007年成为卫生部的全科医师培训试点基地(全国仅34家)。2010年开始承担国家免费培养本科层次医学生的全科教学培养工作。2011年开始承担浙江省卫生厅的“浙江省全科医师骨干师资培训”任务[2]。

3.2.2 承担国家全科医生转岗培训、规范化培训任务和免费定向医学生实践培养任务。医院所属医科大学2012年招收国家免费定向全科医学本科生373人,这一批定向全科培养的本科生中仅温州地区的就有112人。加上同时还承担国家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和规范化培训任务,到2012年,医院全科基地已经培训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人数约3800人,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人数约1500人。

3.2.3 临床技能模拟中心是医院规划建设的重点项目。医院非常重视临床技能教学平台建设,已在新院区预留一层面积约2300平方米的场地用于临床技能模拟中心建设,并通过进一步深化技能实践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力争将临床技能模拟中心建设成为浙江省教学理念最先进、教学功能最齐全、教学培训面最广的全科医学临床培养模拟教育平台。

3.2.4 临床教学带教容量巨大。

医院在新院建成以后编制床位数达到3600张,而实际开放床位数在加上老院以后更是达到了4797张,已经远远超出卫技委对基地的总床位数≥1200张的要求,按照“日管理病床≥5张”的要求,理论上能最大容纳近960人,当然这其中要为其他普通专科医生培养及研究生培养保留部分床位。医院为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2015年门急诊量405万人次,其中急诊超15万人次。完全满足基地年急诊量≥8万人次及每名全科医生培训门诊工作日接诊20名以上患者,急诊工作日接诊15名以上患者的要求。

3.2.5 临床教学带教内容齐全、团队质量高。

医院拥有内、外、儿、妇、全科、急诊、中医、皮肤、眼、耳鼻咽喉、传染、精神、康复和临床心理咨询科等国家卫技委针对全科医生培训所需的所有科室。拥有6名全科医学理论课程的骨干师资。同时还拥有399名经过全科理念培训的全科医学指导老师,其中副高以上职称人数为254人。

3.2.6 协作社区实践基地多。

医院拥有浙江省卫生厅评审认定的5家基层实践基地(南白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莲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梧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海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黄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地区分布散既有闹市区的、也有郊区城乡结合部的还有乡村县城的,種类齐全,从一级到二甲等级都有,基层实践基地的指导教师均受过全科医学培训,精于业务还能带教。同时还拥有1家专业公共卫生实践基地,即温州市疾控中心。

3.3 建筑规模与内容实践

3.3.1 招生规模

按照所属医科大学每年招收全科本科生300余人,其中100余人为温州地区,同时结合我院向社会招收的全科培训生,以及基层医院进入全科规培人员等等,初步估计全科培养的规模最大为每年招生200人,每生培训期为三年,故正常运行情况下总共需要600人的容纳规模。

3.3.2 临床技能模拟训练中心

临床技能模拟训练中心考虑将新院区的医技楼进行改造,建筑面积约2300平方米,用于全科医师的临床基本技能培训与考核,同时为住院医师、护理人员、研究生、本科生等人员提供培训与考核。主要包括以下训练室:

①模拟诊室。按医院诊室场景设置诊台、诊察床、阅片灯、电脑、临床查体工具等,同时配备多媒体监控系统。

②院前急救训练室。配置ACLS高级心肺复苏组合、复苏安妮、气管插管模型、呼吸机、除颤仪等。

③急重症监护室。配置高级心肺复苏组合、全身型智能型综合模拟人、触摸屏心电监护显示仪(彩显)、动力系统、气体调节装置及管道、呼吸机、除颤仪等。

④模拟手术室。按照医院手术室布局与配置,内设男女更衣室、洗手室、器械准备室、手术室及监控评估室等,配置有腔镜模拟系统、麻醉机、呼吸机、心电监护仪等。

⑤模拟标准护理病房。病房内配置高级护理模型、各种护理操作模型以及诊察床等。

⑥模拟产房。包括模拟分娩室、消毒更衣室,配置有高级产科模拟人、胎心监护仪、产科常用模型等。

⑦模拟儿童病房。模拟临床儿科病房,配置有高级儿童模拟人、小儿窒息抢救模型、小儿骨穿模型、小儿腰穿模型等。用于培训全科医师的儿科常用临床技能训练与考核。

⑧综合技能训练室。设置2-3个综合技能训练室,分别配置腰椎穿刺、骨穿、腹穿、胸穿、动、静脉穿刺、环甲膜穿刺、阴道后穹隆穿刺、妇检、诊刮、耳鼻咽喉科检查等操作模型。

⑨外科基本技能训练室。配置外科多功能训练模型、乳房检查模型、缝合腿、缝合手臂、无张力打结器、创伤模型、拔甲模型、开腹关腹训练模型等。

⑩临床信息/PACS实验室。配置32台计算机,设立局域网,收集与开发各种临床教学病例及各种教学视频,用于全科医师的临床思维训练、临床辅助检查诊断,全面提高学员的临床技能。

3.3.3 教学用房

在病房、门诊、医技楼的各个科室均设置示教室,示教室规模视各个科室实际需要和具体情况进行确定。其中病房设置78个示教室,使用面积为3308m2;门诊设置26个示教室,使用面积为1693m2;医技楼设置14个示教室,使用面积为815m2;所有示教室使用面积合计为5816m2,按照0.6的建筑平面利用系数,教学用房建筑面积总计9693m2。

示教室配备有电脑、多媒体、教学电视片、模型、标本、挂图、黑板、换药盘、消毒盘、各种穿刺包、检查床、桌、椅等教学用具。

3.3.4 学员宿舍

学员宿舍以现有新院的医护值班楼为基础进行改造,建筑面积约为5124m2,按照住宿面积14.4m2/人,可356名全科培训学员入住,按照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的建设规模,仍缺少244名全科培训学员的住宿面积,约为3516m2,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在运行第一年仅有当年招收的200名学员入住。

4.全科医生培训基地建设的社会效益与意义

建设全科医生培训基地并不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而是产生长期、间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培训基地投入使用后,对城市社区和农村卫生服务人才培养极为有利,保障区域广大民众的身心健康,具有十分显著的社会效益。主要有:

4.1通过全科医师临床培训基地,从而改善培训卫生人才队伍的建设的条件,这将有助于提高整个城市的基层卫生工作人员和服务水平的整体素质,促进当地的医疗卫生服务的有效发展。

4.2提高城乡医疗服务体系的现代化步伐,提高地区医院的整体服务能力,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3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区域和积极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解决基层“看病难,看病贵”的重大意义的问题[3]。

综上所述,通过由综合实力较强的三级甲等公立医院,来建设全科医生的培训基地,既是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的需要;也是提高城市社区与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需要;同时更是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余红星.“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原因与对策研究[D].广州:中山大学,2011:38.

[2]侯宁健.三级公立医院改革与加强农村基本医疗 [J].医学与社会,2011(5):63-64.

[3]戴卫东.病有所医不再遥远——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J].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34-35.

作者简介

侯宁健(1978—)男,浙江温州人,硕士,研究方向:卫生管理。

基金项目

1、温州市科技局项目“温州市公立医院改革与支援农村基本医疗对策研究”,项目编号:R20140066;

2、浙江省医院协会项目“三级公立医院改革与支援农村基本医疗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2ZHA—KEB316。

猜你喜欢

全科医生
从一例亚急性甲状腺炎谈全科医生应诊
我国全科医生的现状及发展建议探究
我国全科医生的现状及发展建议探究
全科医生对乳腺癌病因预防的策略和展望
从教学管理者视角看全科医生应具备的知识与技能
全科医生治疗高血压临床措施分析
全科医生在“医养融合”中作用的分析与探索
医联体模式在提高基层儿科诊疗服务技能中的作用
中山-西渡教学模式开展的实践和体会
全科医学、全科医生在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的核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