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下中职会计教学改革

2016-05-30范怡那

文化产业 2016年4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变化

范怡那

摘 要:会计从业资格证作为从事会计工作的前提条件,是中职会计专业学生毕业时必须获取的证书。但在《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管理办法》与《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以下简称新《大纲》)双重改革下,中职会计专业学生考证通过率达到历史最低点,使他们一毕业就面临着失业的尴尬局面,因此,为提高中职会计专业学生考证通过率,中职会计教学必须相应的进行改革。

关键词:会计从业资格证;变化;教学改革

一、新《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变化背景

2013年7月1日起财政部施行新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新《办法》)。新《办法》在无论在形式还是在实质上都完全颠覆了旧模式,对于中职会计专业学生带来巨大的冲击,以我校为例,2013年下半年至今,考证通过率大幅下降,新《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以下简称新《大纲》)主要有三方面的变化:1、运用无纸化考试系统,全面取代纸质作答形式。考试次数从每年2次增加到每年4次。2、实行三科连考。新《办法》取消了单科考试,采用了《会计基础》、《初级会计电算化》以及《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三科连考一次性通过的方式进行考核。三科被安排在一个半天(三小时)全部考完,每门课的考试时间为60分钟,考试时间不能相互调剂,三科一次性全部通过才能取得资格证,考试成绩不能滚动计算。这种连考方式是对考生学习成果与体力和应变能力的多重考验,增加了会计从业考试的难度。3、使用全国题库题型。财政部组织建设全国统一的题库题型。题库中的题目是对考试大纲每个考点的细化,难易程度不一,题库总题量约为6000道。其中,《会计基础》约2500道,《財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约2500道,《初级会计电算化》约1000道,题库内容不断更新。由于考试时间有限,这就要求每个考生都必须对每一考点进行全面的细化学习,熟悉题库内容,才能又快又好的完成。

二、当前中职会计教学无法适应考证政策的变化

(一)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中职学生本应注重专业技能的培训,但是专业课设置太少,以我校为例,会计基础、成本会计等核心课程一星期只安排六节课,特别是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每星期两节理论课,两节上机课,理论知识不能及时得到实践,实践得不及时巩固,使学生在上机操作时很难熟练操作。

(二)中职会计教师仍用传统教学方式。会计专业作为中职的传统专业,很多会计教师都已经习惯于用传统的手段与教具来进行会计专业教学,以手工做账为实训内容,对于会计的电算化发展并不了解,虽然他们拥有深厚的会计专业理论知识,但是对于财务软件等这一类操作类课程的应用无法接受,对学生不能进行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指导,因此也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三)会计电算化实训室建设落后。会计电算化实训室主要为会计专业的学生提供实操训练。建立实训室需要服务器一台,教师电脑至少一台,学生电脑若干,以及教学软件等配套设施。完整的实训室可以提供总账、UFO报表、应收应付管理系统、工资系统、固定资产系统以及成本管理系统等全套应用软件实践。由于各学校的人力、财力以及重點专业设置的不同,导致会计实训室建设的标准以及规模不同,购买一套实训服务器需要几万至上百万不等的价格,并需要投入财力物力进修维护,很多中职学校限于财力无法承受,故大多学校只是在每台电脑上装上试用版用友软件进行试用操作,虽然能够进行实训,但是实训范围有限,导致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仅限于制单、审核等简单的业务,实训效果有限。

(四)中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差。会计是一门多学科相互交叉的学科,既要求学生要熟练掌握并运用会计基础知识,又要求学生要有融会贯通的计算机知识,对学员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求较高。但是中职学生长期以来已经养成了更养成了慵懒散漫的坏习惯,缺乏自信心,自主学习能力很差,即使经过两年的学习,但是真正全心全意投入学习当中的学生却寥寥无几,应对考证,教师不加强引导与监督,绝大部分学生无法通过自主复习方式取得从业证书。

三、为提高考证通过率,应进行会计教学改革

(一)激发学生对会计学习的兴趣。从学生进入中职的第一堂专业课起,老师不要急着把会计专业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要先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对会计专业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运用身边社会热点经济案例与学生进行研讨的方式,引导他们能够运用自己的会计知识进行日常经济案例分析,让学生认识到会计的作用,发现并感受到会计的美。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激发,就会积极主动的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自觉的去学习与关注各类有关专业知识以及考证的信息。

(二)合理选用教材和课程设置。会计政策与会计制度也不断变化,作为会计专业教师应该提高职业敏感度,做教材更新的先行者。教师可以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及时掌握最新的会计动态,并对其深入贯彻学习,才能对会计教材内容及时更新,并且根据学生考证的需要对教材的重点与教学顺序进行调整,灵活运用会计教材,使学生能够掌握最新最实用的会计专业知识,根据其关联性加强课程设置,让学生在平时就打好基础并且能够及时通过考试。

(三)采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教学方式。作为会计教师,应该要有勇于打破传统教学的勇气。首先会计教师也学会将多媒体教学与黑板教学相结合,更好的把会计单据及相关材料直观的展现给学生,通过视频、课件、笔记等多种感观刺激使课堂更有活力;其次,会计教师还应该掌握最普遍的财务软件以及其他会计实训工具,根据一整套会计理论,对学生进行岗位设定,将理论学习与模拟实训同步进行,便于加强巩固或拓展知识点。

四、结语

中职会计教育作为有市场准入条件的会计行业,会计教学的成果往往以学生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比例进行量化,其成果在毕业时立竿见影。所以,会计教学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目标与教学模式,根据会计行业准入的不断变化进行相应的改革,这样才能够打破会计专业学生一毕业便失业的格局,使学生一毕业就能顺利走上会计工作岗位。

参考文献:

[1]唐佳.对新型会计教学模式的探索[J].肇庆市职业技术教育,2014(1):5-6.

[2]梁瑾.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学习行为、特点及对策研究[J].财经界,2012(8):166-167.

[3]高峰.新《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下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J].企业家天地,2014(7):289-290.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变化
叠加和切割引起的压强变化
从9到3的变化
这五年的变化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对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内部构成变化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