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短期支教究竟该何去何从

2016-05-30胡志霞

大东方 2016年4期
关键词:未来发展问题

胡志霞

摘 要:在大学生短期支教如火如荼地进行时,其存在的弊端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媒体舆论就大学生短期支教进行报道,在肯定其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严厉指出其弊端,本文从短期支教应该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有效改善从而实现共赢等方面去浅析大学生短期支教的发展。

关键词:短期支教;问题;有效改善;未来发展

目前,社交网络平台的日益广泛应用和自媒体时代的来临,社会各界对于大学生支教的关注度日益提升,其中不免批评指责:《中国青年报》报道“大学生短期支教隐现‘副作用”,搜狐新闻报道“大学生支教,帮扶还是添乱”;南京师范大学一项调查显示“大学生暑期短期支教有待改善”。一篇“叔叔阿姨,我们不希望你们来这里支教”的文章,瞬间走红网络。笔者深入实践,以郑州大学行知小组为例,对大学生短期支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一些解决对策。

一、郑州大学行知小组简介

郑州大学行知小组,郑州大学最早的NGO组织之一,成立于2007年,由NECCS中特等奖获得者、CCTV英语演讲比赛十强选手们自发组织建立,完全靠个人社会责任感和兴趣爱好所在,不涉及任何功利性目的(没有任何加分)。成员一般在10~20人,它不同于一般的支教活动之处在于,第一,在活动时间上,在2~3天里走访一个贫困地区的2~3所学校,每个学期进行1至2次活动;第二,在活动形式上,不同于传统的学科知识讲授,一般通过励志宣讲、讲座分享、素质拓展等方式促进贫困地区孩子的成长。第三,完全自费。一般成员都是依靠自己的助学金、奖学金及勤工助学等途径,获得活动经费。这种普遍性与特殊性并存的支教组织,对研究大学生短期支教的话题会有很高价值的参考性。

二、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选择层次不一,施教效果不尽人意

在笔者参加活动的两年时间里,支教队先后前往不同层次的学校,其中包括乡村小学、城关镇中学、城郊中学等多种类型,在选择学校时,会遭遇多重限制和阻力,例如,学校资源,校方合作意愿,支教地点等诸多因素影响,就形成了支教学校层次的不一致情况。因此,成员都需要针对学校的特殊性,做适合受教学校的方案,无论在知识储备或者时间上,大学生进行这项工作都有一定的难度,进而会导致活动效果大打折扣。

(二)人员选拔的制约性

支教队伍的人员选拔常会参差不齐。在进行人员招募时,尽量做到多个专业均匀分配,特别招收教育学、心理学专业的学生,以便更好夯实专业基础,提高专业素质。但从结果看,以2015年为例,人文社科类专业占70%,理工科类成员较少,这造成一些如集体思维易受禁锢在文科思维中;向受教者传递知识受制约等不良影响。

(三)前期培训的粗糙性

受多重因素影响,在支教培训上准备不充分。

主观上:第一,成员的时间协调不充分;因没有严格的奖惩措施,所以在执行力不足,办事效率低。第二,责任感不强;由于活动次数有限,且时间较为紧张,成员内部会出现倦怠、拖沓的现象,有“我不做总会有人做”的思想,严重影响培训效果。

客观上:第一,专业教师指导交流的机会较少,在培训内容和结构上,缺乏系统性的指导。第二,人员轮换较快,传承性不够。在借鉴前辈经验方面表现不足

(四)支教经费不足

支教组织性质决定了开销主要由支教大学生自费。作为没有经济来源的群体,大学生维持支教也存在着一定困难,若是长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资金问题更为严重。

三、解决对策

(一)加强制度建设是支教效果的有力保障

从学校层面来讲,应做好支教队伍选拔和培训工作,不能出现“只要报名,就能参加”的宽松情况,组织一定的选拔,淘汰落后的队伍,并加强前期培训,掌握基础的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和教学技巧等内容,这将会使支教活动事半功倍。

从支教组织自身来讲,要加强自身制度建设,主要包括完善选拔制度,强化前期培训、促进组织内成员管理制度的更新等组织建设,要逐步实现专业化管理,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二)创新支教模式——多开展“第二课堂”和启发类课程

大学生短期支教应根据具体支教持续时间确定支教内容和方式。如果支教时间短,应尽量采取内容丰富的支教模式,开设启发类课程,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真正学到长久有益的东西。以郑州大学行知小组为例,支教形式主要有励志演讲、小班讲座、素质拓展、行知图书角等活动,避免开展普通课程教育,避免与当地教师的教学活动相冲突。

侧重“第二课堂”,多组织集体活动。以前往新乡市原阳县韩董庄乡杨厂中心小学为例,这是一所乡村小学,缺乏体音美等艺术类课程的设置,所以在支教过程中,针对不同年级设置了包括做贺卡、画画、感恩教育、素质拓展等形式多样的活动。“第二课堂”的开展有利于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陶冶情操并寓教于乐,推动素质教育发展。

(三)与支教学校建立长期与短期相结合的合作机制

就笔者实践感悟而言,若与一所学校长期合作,无论对于支教学校还是支教大学生都会形成一定的倦怠,影响支教效果。若学校更换过于频繁,会出现因接触时间少,支教没有产生预期效果。鉴于此,笔者认为,应选择一到两所学校,开展长期合作关系,以选择教学水平较落后的乡村小学为主;短期合作的学校应主要以高中为主,初中辅之。因学生具有较全的认知能力,短期支教不会给他们带来太多的心理依赖或负担,短期支教相对于长期而言,对他们的帮助更大,效率更高。

支教团体不能盲目跟风,要结合自己的现实条件,找好自己的定位,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支教模式。尽管社会对于大学生支教质疑不断,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大学生支教无论对于社会还是自身而言,都是利大于弊的。对大学生支教群体而言,要摆正自己的心态,积极改正不足,努力在支教活动中实现社会价值和自我價值的统一。

参考文献:

[1]周凯.大学生短期支教隐现“副作用”[N].中国青年报,2011-10-10(3) .

[2]谢铭.大学生支教,帮扶还是添乱[EB/OL]

[3]王莹.关于建立大学生短期支教长效机制的思考[J]. 商,2013,12:329.

[4]董伟.大学生短期支教存在的问题及可行性建议——以在山西省长治市沁县南里乡短期支教为例[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07:26-27.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教育系)

猜你喜欢

未来发展问题
高校微课教学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
工业集中与废弃物排放的关系
论微电影广告的营销传播及发展策略
浅析控压钻井技术探讨与展望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