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竞技体操多年训练过程内容的总体规划
2016-05-30黄玉国
黄玉国
摘 要:竞技体操多年训练计划是运动员多年训练过程的总体规划,科学把握竞技体操多年训练过程是发现、培养优秀体操运动员的重要基础和根本途径,对训练起着方向性的指导作用。培养一位优秀的竞技体操运动员必须科学处理好每个阶段的具体任务,并结合运动员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训练计划,提高各阶段训练的实效性。
关键词:竞技体操运动员 多年训练计划 阶段划分 制定与实施
竞技体操多年训练计划是运动员多年训练过程的总体规划,对训练起着方向性的指导作用,该训练有时可长达十几年。制定竞技体操多年训练计划要求教练员具有战略意识,从总体和发展上宏观地规划运动员多年训练过程。多年训练计划对于年度、大周期等训练计划具有指导性意义,但它对未来较长时间训练活动所做的预测是框架性的,难以做到详尽具体。由于许多非可控因素干扰,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各种变化,教练员通常通过某些调整、修正措施将训练的过程控制在原有轨道上,使其总体规划保持基本稳定。竞技体操多年训练过程是有目的、有步骤、有组织地对运动员进行身体、技术、战术、心理和智力训练,不断提高竞技水平的一种教育过程。科学把握竞技体操多年训练过程是发现、培养优秀体操运动员的重要基础和根本途径。根据竞技体操运动员的成才过程,对竞技体操多年训练过程分析如下。
一、竞技体操多年训练阶段划分
竞技体操多年训练是整个训练过程的总体规划。一般来说,对两年以上训练过程的设想和安排就属于多年训练计划,时间跨度甚至可长达十几年。随着现代竞技体操快速发展,运动员早期选材、早期训练、多年培养已经成为选拔和培养优秀竞技体操运动员的必要途径。科学制定全程性多年训练计划,控制竞技整个训练过程是竞技体操科学化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一些专家学者开始重视对竞技体操全程性训练阶段划分的研究,他们普遍认为,競技体操全程性多年训练包括选材阶段、基础训练阶段、专项提高阶段、最佳竞技阶段及竞技保持阶段。在竞技体操多年训练阶段中,最佳竞技阶段是最重要的核心阶段,体操运动员在这一阶段的竞技水平高低可以看作是其多年训练成果的主要评价;基础训练阶段和专项提高阶段的训练都应服从于最佳竞技阶段的训练;竞技保持阶段则可视为最佳竞技阶段训练成果的延续。
二、竞技体操多年训练阶段内容和特点
1.选材阶段。根据不同目的,竞技体操运动员的选材应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在广泛普及基础上培养儿童少年对体操的兴趣和爱好,进而发现人才;第二阶段主要是针对优秀竞技体操运动员的专门选择。两个阶段的训练内容具体如下:第一阶段,主要是通过各种游戏性体操活动形式。吸引大批儿童少年参加有一定负荷量,但以兴趣为主的体操“初选”训练,重点是培养少年儿童对竞技体操的兴趣,注意严格控制运动量以保持儿童少年生理、心理的正常发育;第二阶段,展开体操专项训练,组织儿童少年学习各项基本动作,开发儿童少年的体操意识和体操基本技术,继续进行选材,重点是精选,即对参与训练的儿童少年进行把关,通过发现运动员的专项能力,挑选出具优秀潜质的竞技体操运动员。
2.基础训练阶段。
2.1训练任务与内容:发展运动员一般运动能力,首要任务是发展运动员的协调能力及基本运动技能,通过学习和掌握多种运动项目基本技术、发展基本运动素质、培养一般心理品质,使运动员有能力参加初级比赛。具体训练任务和内容如下:1培养运动员体操意识。体操意识是指运动员对体操运动内在规律的认识和理解,是运动员在体操训练中所逐渐形成的带有强烈的专项特点的心理素质。生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在10岁左右基本发育完全,理解能力增强增长。竞技体操的基础训练阶段是运动员对体操运动的感情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的重要阶段,因此对运动员体操意识的培养十分重要。教练员要有意识地引导和培养运动员对体操基本知识的认识,让他们清楚每个技术要领和动作要求的基本原理和因果关系,并学会分辨技术的正误,理解动作的韵律、节奏,有意识地去体验做动作时的内在肌肉感觉;2全面学习体操基本动作,发展基本难度。调查研究发现,体操运动员在10~12岁时的身体形态发展平稳,运动能力增长明显,综合反应已接近成人水平,身体机能提高较快,可承受较大的负荷。因此,该阶段是运动员全面学习体操基本动作的时期,教练员在训练中应重点把握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通过对运动员的培训敏锐地发现其特长与不足;另一方面,根据当前竞技体操的发展形势,分析和预见竞技体操未来的发展趋势并据此合理安排训练;3加强关节力量的训练。竞技体操对运动员完成连续复杂的高强度动作的能力要求较高,因此运动员在训练比赛中关节所承受的冲撞和扭曲的强度较大,随着训练的深入,应不断加强运动员关节理论的专门训练,以避免和减少体操运动员的关节损伤;4参加相应级别的比赛。比赛是检验修炼效果的有效途径,适时参加相应层次的比赛有助于培养运动员的有效途径,适时参加相应层次的比赛有助于培养运动员的自控能力和应变能力,有助于运动员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运动水平和动作技能的高低。教练员应结合运动员的训练情况安排其参加相应级别的比赛。
2.2训练负荷特点:实践表明,儿童少年运动员在基础训练阶段的负荷绝不是越大越好,而是应选取适宜的负荷。训练负荷应循序渐进,为运动员的身心健康发展和体操专项运动能力的提高打好基础,使其在进入专项提高阶段训练后能够大幅度提高竞技水平。
3.专项提高阶段和最佳竞技阶段。
3.1训练任务与内容:致力于专项竞技能力的提高,该阶段通常延续4~6年,目的是使运动员的体能达到较充分的发展,熟练地掌握运动技术,并培养体操运动员参加艰苦的训练与激烈比赛(主要参加国内锦标赛)所必须的心理品质,使体操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接近或达到高峰,以便进入最佳竞技阶段。竞技体操运动员在最佳竞技阶段中仍要集中进行专项训练,并积极参加各种级别的体操竞赛(主要参加国内锦标赛和国际比赛),在适宜的比赛条件下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该阶段一般可延续4~8年,甚至更长。竞技体操运动员在专项提高阶段和最佳竞技阶段中训练任务的内容及其序列是基本相同的。首先发展决定专项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如体能、技能、技战术水平等);其次要着重增强运动素质;最后,加强训练理论的学习,提高训练自觉性。
3.2训练负荷特点:在专项提高阶段,应该根据体操运动员的不同情况明显地逐步加大其承受的专项训练负荷。例如,有些运动员的训练负荷可以逐年提高,有些运动员的训练负荷则应波浪式发展;在最佳竞技阶段,体操运动员往往因多年承受高度负荷和高水平激烈竞赛或伤病的增加而难以继续承受大负荷的训练。因此,该阶段的训练负荷安排通常呈波浪形,有起有伏,有张有弛,目的是保证运动员以充沛的精力和理想的竞技状态参加比赛。尽管竞技体操的专项提高阶段和最佳竞技阶段各有独立的训练任务、适用的训练方法、明显的负荷特点,但二者之间并没有绝对的分界线,它们彼此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4.竞技保持阶段。
4.1训练任务与内容:度过最佳竞技年龄段后,运动员的体能会呈现下降趋向,长期的紧张训练和激烈比赛也会使其产生心理上的饱和疲劳,某些社会因素的影响还会使运动员希望退出竞技舞台。实际上,此时优秀的竞技体操运动员的竞技水平仍然很高,训练得当仍能提高竞技水平。因此,该阶段应继续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机能能力,合理安排训练。重视关节训练,掌握好运动量,防止伤病,保持运动成绩。
4.2训练负荷特点:体操运动员在竞技保持阶段的负荷通常低于专项提高阶段和最佳竞技阶段,更多是按照自我感觉掌握并控制训练过程。
竞技保持阶段 继续提高身体素质和机能能力;对体现个人优势的难度动作精雕细刻 抓好思想教育和心理训练;注意一般身体素质训练 教练员细致地做好工作,维护运动员的威信 负荷低于专项提高阶段和最佳竞技阶段;运动员按照自我感觉掌握并控制训练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