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怎样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16-05-30普红艳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6年4期
关键词:有效性情境探究

普红艳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4-0011-02

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让数学课堂焕发出强大的生命活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我们教育者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而这一切都要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前提。实践证明,高效课堂的作用在于摒弃“无效或低效”的课堂教学行为,达到“轻负高质”的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益。

那么对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直面学生的数学现实——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即多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设计教学。找准教学的起点、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捕捉教学的生长点,使教学目标切合实际。

大家都知道,教学的效果最终从学生身上体现出来,学生的发展是衡量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最终标准。为此,我们要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努力寻找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从学生出发科学制定教学目标。从发展的角度看,学生需要知识,更需要进一步学习的能力、兴趣和信心。我们的思路不仅局限于通过学习学生应该掌握哪些知识,更要考虑通过什么样的活动方式,让学生自觉自主地投入到学习中来,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体验探究的乐趣,体会数学的价值,基于此,在制定课堂教学目标时,应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反之,如果期望值过高,就会加重学生的负担。

二、创设良好的数学学习情境——激发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

好的教学活动应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能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结点,组织学生开展有效的学习活动。

2.能抓住课堂中生成的教学资源,组织学生开展有效的合作交流。

3.能抓住学生的错误理解,引导学生开展自我反省,促进学生正确理解所学知识。

4.在师生之间相互交往、学生之间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共同提高、共同感受成功的喜悦。

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点及教学内容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产生对新知探究的需要。因此这个学习情境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有价值的、有挑战性的。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素材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运用学生关注和感兴趣的实例作为认知背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与现实世界密切联系。”虽然现行教材的编写已经力求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了,但对于相当一部分农村学生来说,教材中的某些素材与他们的日常生活还是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教师在实施教学时,深入挖掘与教材相关的素材,创设一些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比较贴近的教学情境就尤为重要了。

三、选用合适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必须使学生有机会真正经历“数学化”。因此,应采用多种教与学的方式,让学生在独立思考、探究学习、合作交流中学会学数学,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在经历数学化过程中尝试多种体验。

选用合适的教学方式的具体方法是:

1.重视学生对知识形成过程的体验

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的时候,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摸一摸、数一数、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等方法,发现长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等特征。再如,教学“三角形稳定性”的内容时,为学生准备一些多边形的模型进行操作实验,看看哪些多边形最不容易变形。学生通过自已动手实践,亲身经历体验,不难发现三角形是最不易变形的,也就是最稳定的。

2.倡导“自主探究式学习”

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实施,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两种意识:

(1)“探究”是每个学生的能及之事。教学过程中必须使知识的教学成为自主建构的教学,与此同时要尽量地为学生创设探究的平台。

(2)“探究”是学生内心浅在的一种要求。每个学生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探究需要和欲望,这是学生产生学习动机的源泉。

3.引导学生自主建构、自我发现

新课程的教学应是一种引导学生自主建构、自我发现、不断尝试和创新发现的过程。鼓励学生去勇敢的面对认知矛盾,积极地去尝试数学问题,自主地发现知识的本质规律,是我们数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4.选择适宜于学生的教学方法

我们在选用教学方法时应把学生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基础、个性差异都是教师要考虑的因素。“备”学生,才能找到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四、抓好双基、适度训练——促进数学知识的内化

抓住数学概念的本质教学是数学教育永恒的话题。注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无疑要对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给予重视。数学概念是支撑数学大厦的根基,数学基本能力是建好大厦的保证。因此,知识必须到位,能力必须训练,抓好双基义不容辞。

(责任编辑 刘 馨)

猜你喜欢

有效性情境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