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工商管理教学改革

2016-05-30刘平

经营管理者·中旬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工商管理教学改革

摘 要:应用型人才培养是社会的需求,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需求,在教学改革环境下,人才培养的机遇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创造了很多条件,但当前的人才培养模式仍有许多的问题和难点。本文以工商管理教学改革为例,对教学改革中的问题和难点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思想、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 工商管理 教学改革

工商管理教学改革的目的是适应社会发展、培养社会需求人才。应用型人才是当今社会的“热销”人才,特别是高端的应用型符合人才,更是现代企业人才吸纳、储备的主要对象,针对社会对应用型人才需求的现状,工商管理教学改革应结合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实训教学和师资建设几个方面进行研究,以促进工商管理教学改革的进步。

一、从教学改革的机遇看人才的培养

教学改革的最初目标是将人才培养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这一过程中,教学改革一边实践一边摸索前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教学改革过程中,首先,人才培养的方向发生了变化,在应试教育阶段,我国各行各业人才紧缺,当时的教育就是用最快的速度培养最多的人才,由这一观念看当时的应试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人才的培养的发展。随着高校扩招、扩建,大批的人才融入社会,上世纪末我国社会需求人才的结构已发生重大变化,随之高校培养人才的方向也发生了变化,从最初的“求量”转变为“求质”,这一时期,素质教育得到了很大的發展,教育改革思想上的转变为我国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新型的人才,其中包括应用型人才、专业型人才、复合型人才等等,满足了社会不同层次的用人需求。其次,高校教育改革影响了人才培养层次的变化,发展至今,各高校越来越重视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也就是复合型应用人才的培养。问题是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许多实际性问题并没有解决,比如说有些理论上能讲得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到实际中收效甚微,这也使高校培养高端的复合型人才遇阻,各高校都在积极的探索一条提高人才实际能力的道路,以提高人才培养的层次,使自己学校的毕业生在社会竞争中能有突出表现。再次,教学改革创造的机遇促进了人才培养的发展,但也存在这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还需要进一的实践和探索。例如,教学改革中,有一些教育行为偏离了理性的教学规划,变得有些偏激,如,应试教育中人才的培养很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使学校培养的人才缺少动手能力,在岗位工作前需要企业先进行较长时间的培训。在教学改革后,又出现了“重实践,轻理论”的思想,学生上岗后经过简单培训就能适应岗位工作,但是由于理论的缺乏,学生在岗位上的创新能力不足,工作存在很大的被动性,这类型人才的吸收并不利于企业的持续、创新发展,因此“重实践,请理论”的教学思路亦不可取。

二、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问题与难点

1.教学理念发展滞后。工商管理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已基本形成,在教学中大部分老师都很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中通过情景模拟、学生表演等形式将实训教学渗透其中。问题是教学的时间有限,过多的实践渗透会影响到理论课教学,而在实训教学中很少有老师将理论教学渗透其中。这就使教学改革难以持续、稳定的发,一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纠正过了又变成人才培养的另一种弊端。这些充分说明了一个问题,工商管理教学改革的理论依据还需要发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不仅要关注实践,还要有科学的教学理论作为依据,指导教学改革的实施。

2.教学方法不灵活。在教学改革后,老师也很重视学生对教学的参与,希望通过教学参与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问题是学生在教学参与中的表现明显让人失望,例如,问题教学中,老师提问,底下比平时上课还安静,生怕老师点名回答问题。又如,讨论教学中,小组成员讨论看成是“增进同学友谊的绝佳机会”,进而窃窃私语。综上所述,看似学生的问题,实际上是教学方法应用的不够灵活,在教学实践中遇到问题就要想办法解决,学生之所以在教学中非常被动,显然其对于教学参与没有兴趣,那么老师就要想办法,通过各种手段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兴趣,从而使学生积极的思考、发言,接受自己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发展,同时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使学生的职业素养有所提高。

3.实践教学效果有待提高。当前工商管理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有校企结合模式、学校实训基地的利用、计算机实训软件应用等,但实践效果并不好。第一,大多数老师将实训的重点放到校企结合模式上,但是当前社会形势下,企业的每一个岗位都存在很大的压力,每个人都有很强的紧迫感,在这种形式下,如果学生以“徒弟”的身份在岗学习,企业员工对其的教导必定有限。加之商务管理专业的相关岗位需接触企业的核心机密,出于商业机密考虑,企业一般不希望实训学生参与很多,因此学生的实践效果不是很好。第二,实践是一个经验积累的过程,在实践教学中必须明白它的长远性和积累性才能取得较好效果,想通过几次实训课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收效不大也是情理之中的。第三,实践需要有理论的指导,因为理论源于实践,是前人对实践体验的总结和归纳,且理论需要在实践中证明、完善,而教学中往往不能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完美的结合起来,这也是实践教学效率不高的原因之一。

4.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工商管理教学师资队伍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队伍。第一,在老师组成上一部分是专业老师,还有一部分是外派老师,各位老师在教学中的心态是有所差异的,且专业老师与外派老师的组合比例对教学质量有很大影响。第二,理论课教师的实践培训不足,实践老师又不太重视理论,这就造成了理论老师与实践老师的沟通不足,中间的空白就成了学生难以逾越的鸿沟,影响了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提高。第三,老师在专业课题上的研究不够,繁重的教学任务使其将专业研究看成一种负担,这并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三、工商管理教学改革策略分析

1.创新教学理论策略。教学理论源于实践,在工商管理教学改革中应结合教学实践进一步完善教学理论,第一,对创痛的教学理论进行挖掘、创兴,通过原有的教学经验和理论验证经验对传统理论提出新的思想,以促进工商管理教学改革的发展。第二,积极的研究新的理论,以指导教学改革顺利的进行,新的理论要与教学实践紧密联系,并结合社会需求人才的特点,提出有特点、有思想的教学模式、理念,以促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第三,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要对理论教育与实践教学进行辩证分析,深入研究两者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促进作用,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2.多元化教学方法策略。在教学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各种教学方法的应用都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也有不理想,针对这一问题,第一,采用联合教学法的模式,将不同的教学方法结合起来,例如讨论法与问题教学法相结合,以组为单位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第二,传统教学方法的创新应用,例如,讨论教学法,以前都是老师设计讨论内容,分配给学生进行讨论,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将实践与理论教学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学习“自己想学的”,如,通过实践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后老师并不急于给学生答案,然后在教学中启发学生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一方面,问题是实践中得出的,学生印象比较深刻,在提问过程中也比较有思想、有看法,这就有效的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问题是在老师引导和启示下学生自觉提出的,学生就多了研究、探索的欲望的兴趣,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第三,任何教学方法都是一种教学手段,最关键的是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精神的培养,只有明白了这点,才能有效的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其成为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3.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发展多用实训模式。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首先,要打破对某一实训模式的依赖心理,所谓“条条大道通罗马”,要在教学中不断丰富实践教学的形式,使学生从多方面获得知识应用积累。其次,培养学生的专研精神和实践精神,使其在教学参与和社会活动中不断的积累职业能力,提高自己对问题的分析、辩证能力,使其在工作中能够综合考虑多方信息,对问题作出准确判断,这样的人才才更受欢迎。再次,在实训过程中要重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和实践对理论的验证、完善作用,带领学生参与实践过程中要将理论“挂在嘴边”,和学生分析、探讨理论再实践中的应用,使其形成一种正确的理论应用模式,从而提高学生在实践中的创新能力。

4.建设和提升工商管理教学师资队伍。师资队伍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经营、积累过程,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建设,第一,完善学校的用人制度,规范学校对老师的聘任、存储、培养模式,提高老师的专业能力的综合素质。第二,培养“双师型”老师,提高老师在教学中理論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衔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使其在工作岗位上有更出色的表现。第三,重视工商管理相关课题的研究,不仅鼓励老师研究,也要鼓励老师带学生研究,通过各种奖励、鼓励手段提高在校师生的专业研究精神,使其对行业相关知识有更深入的研究,以便得出创新的、实用的见解,促进行业发展,以行业为依托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

四、结语

应用型人才是当前社会的紧缺型人才,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还在不断的提高,对于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应该认真分析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对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和难点进行分层,并结合实践对教学改革进行思考,这才是促进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正确思路。总之,社会在不断发展,顺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跟随主流科技与变革,才能够在不断的挑战中获取属于自己的位置。

参考文献:

[1]陈平璋,民办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改革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03):299-300.

[2]王坤,蒋国平,应用型人才和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比较——以工商管理专业为例[J],科技创业月刊,2014(03):68-71.

[3]程小琴,杨保军,构建基于能力培养的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09):62-64.

作者简介:刘平(1982—),女,北京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就业研究、工商管理。

猜你喜欢

应用型人才培养工商管理教学改革
应用型人才培养下作物栽培学教学方法改革
基于OBE模式的模具课程设计改革与实践
探讨企业工商管理现状及发展方向
从工商管理角度谈如何加强金融风险防范的有效性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