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比较鉴赏柳永《雨霖铃》和《八声甘州》

2016-05-30卢素琴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6年4期
关键词:雨霖铃雨霖白描

卢素琴

柳永的词以铺叙、白描见长,流传甚广,“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中职语文教材中就选了两首柳永的名篇,第二册的《雨霖铃》和第四册的《八声甘州》。笔者就从备课的角度比较鉴赏这两首词。

1.从艺术手法看。两首词都采用铺叙、白描、点染、设想的手法写景抒情,但又有所不同。

铺叙是写作中常用的手法,就是详细的叙述,使描写的事物穷形尽相。可以指多方位、多角度地铺叙,也可以指采用多种方法铺叙。

白描是文学创作的一种表现方法,是指用最简练的文字对所描写之物的特征、状貌作真实的勾画,重点要突出,语言要省俭,不加渲染、铺陈。白描的主要特点是不写背景、只突出主体,不求细致、只求传神,不尚华丽、务求朴实。

点染:所谓“点”,指点明情感的内涵;所谓“染”,指用景物来渲染烘托所点明的情感。

设想:在《雨霖铃》中主要是设想离别之后情景,在《八声甘州》中是设想对方思念自己的情景。

《雨霖铃》抒写的是恋人间的离愁别绪,词人巧妙地以时间为序,分成离别前、离别时、离别后三个时段来铺叙,借助设想,从所见所想之景、人物的神态动作心理等角度去写景叙事抒情,层层递进,细致入微地表达了“伤离别”的感情。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是写离别前的景况,点明分别的时间、地点,秋蝉残鸣凄凉悲切,“长亭”代表送别,秋雨后阴冷悲凉,这些都营造出了离别凄凉伤感的意境。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是写离别时的情景。“都门”句以白描手法刻画了离别时的典型环境与典型心理,一边是留恋情深,一边是兰舟催发,内心的矛盾痛苦难以言传。“执手”句以白描手法描写两人分手之情状,诉无语、泣无声,却比任何言语情更深,极写离别时的悲愁凄苦。

“念去去”至结尾,是抒写离别后的情景。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用点染手法设想别后景物,先点明离别之情“念去去”,再用“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的景色渲染烘托。越去越远,江面烟波茫茫、暮霭沉沉,天空辽阔低远,时间接近黄昏,景色模糊了,别离情绪也越发黯淡了,前途也更加渺茫了,景物中充塞着茫茫无边的离愁别恨。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直接点明“伤离别”的情感,是为“点”。“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而秋天作别尤为可悲,实在让人无法忍受,强调自己离别的愁苦比古人、常人更多、更深。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进一步设想别后酒醒梦回所面对的景物,渲染“伤离别”之愁情,是为“染”。今夜酒醒的时候,不见心爱的人,只有自己对着岸上的杨柳,晓风轻拂,残月微明。短短七个字,集中了三种最能触动离愁的景物来传达他无法排遗的愁绪。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这四句是更深一层设想到离别后惨不成欢的情况。今后离别的漫长日子里,纵有“良辰好景”“千种风情”也等于虚设,因为没有心爱的人与自己一起欣赏,可见这次的离别是多么痛苦。

这几句层层推进,把词人离别之伤感刻画得淋漓尽致。

《八声甘州》抒写词人漂泊在外望乡思亲之愁苦。上片以写景为主,视角从高到低,由仰观远景到俯察近景,层层铺叙,以种种凄凉秋景抒写思归之愁绪。下片由写景转入抒情,由自己思乡到设想亲人在思念我,结尾再由对方回到自己,转折翻腾,委婉深曲,使思归之苦、怀人之情表达得更为曲折动人。上片“染”,用景物渲染思归之愁;下片”点”,直接点明思归之情。

“对潇潇暮雨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这是词人登高临远所见高处远景。秋雨后,江天暮空澄澈如洗,身上感觉到寒风渐冷渐急,眼前看到的也是一片凄凉:“关河”是萧瑟冷落的,词人所登临的楼台在残阳余辉中也是冷落的。描绘出一幅深秋雨后的苍茫悲凉图景,融入了漂泊天涯的忧郁伤感。

“对”字,写出登临纵目、望极天涯的情景。“潇潇”状雨势之狂猛。“洒”写出暮雨铺天漫地之浩大。“渐”字承上句而言,当此清秋又经雨涤,时光景物,遂又生一番变化,用一“渐”字神态毕备,领起下文四言三句十二字。用字极其简练生动传神,可谓白描的典范。

“不忍登高临远”句直接点明思归之情。想念故乡又不忍心登高,怕引出更多的乡思,用“不忍”二字,又多一番曲折,多一番情致。然后词人便层层揭示不忍的原因:一是“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遥望故乡,触发思乡之愁,难以排遗;二是“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羁旅萍踪,深感游宦淹留,回顾自己多年来漂泊江湖的经历,问自己究竟是为了什么而淹留他乡,问中带恨,仕途失意,为了功名不得已四处流浪,有家难归,一个“叹”字所传出的是千回百转的思绪和回顾茫然的神态,准确而又传神;三是“想佳人妆楼顒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怜惜佳人相思太苦,自己在登楼望乡,设想对方也是天天登上江边画楼,眺望远处江面上驶来船只,一只又一只都不是盼望之人的归舟,用具体细节白描来表达其怀念之情,仿佛是真的一样,化虚为实。如此层层剖述,婉转深曲。不仅如此,词人又转进一层仍写自己,“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你可知道我正在登楼凭栏眺望故乡,心中充满了思念故乡的忧愁苦闷?这本是实情,却从对方设想用“争知我”领起,化实为虚,空灵生动,感情曲折生動,文笔变化多端。

全词一层深一层,一步接一步,层层铺叙,辗衍尽致,曲折委婉地表现了登楼凭栏、望乡思亲的羁旅之情。

2.从题材情感看。两首词都描写秋景,抒发离愁别恨,写景抒情、情景交融,但有所不同,词风也是一婉转,一悲壮。

《雨霖铃》上片开首三句写寒婵、长亭、骤雨,是典型的代表离别伤感的秋景。“无绪”点明情感,“执手相看泪眼,竞无语凝噎”以白描手法刻画两人离别时的难舍难分,是真挚动人情感的集中表现。“念去去”三句设想别后江景,景色中充满着茫无边际的离愁别恨。下片首句“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直接点明情感“伤离别”。“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设想别后凄凉之景。“此去经年”四句是更深一层推想离别之后惨不成欢的情况。上下片景情兼赅,婉转缠绵。

而《八声甘州》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界线比较分明。上片写暮雨江天、霜风、关河、残照、红衰翠减、无语东流长江水,虽是凄凉秋景,但苍茫辽阔,境界高远雄浑,略显悲壮 ;下片由景入情,由自己的思乡设想妻子的盼归,再回到自已,写尽思归之愁、羁旅之苦。

猜你喜欢

雨霖铃雨霖白描
雨霖铃·有一年
巧用“白描”把人物写活
题庐山三叠泉
一字一句总关情
写给远去的路遥
《白描荷卷》自跋
《雨霖铃》点染手法浅析
从《雨霖铃》课堂实例看信息化的运用
《雨霖铃》教学设计
理解“画面” 把握“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