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渊源

2016-05-30许岩

大东方 2016年4期
关键词:文化交融海报设计传统文化

许岩

摘 要:本文将对中、日设计师的海报作品实例在传统文化、审美意识和图形风格等基础上进行对比分析。他们的做作品面貌多元化,既有传统特色,也有时代气息。本文立足于寻找他们作品中的传统渊源和民族印记。

关键词:海报设计;传统文化;民族渊源;文化交融

一、陈幼坚:东情西韵、文化交融

不同地域、民族之间,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且无法避免的;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各种文化之间不断交流、渗透,不同文化转换为视觉语言,在海报这一载体上交融、碰撞,从而产生奇妙效果,以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化学效应”。

香港设计师陈幼坚深爱中国传统文化,在其作品中,将东方文化与西方美学合理的融合在一起,既赋予作品传统神韵又不失时尚、优雅。观其 1990年在东京举办的“east meets west( 东方汇合西方)”个展海报设计,暖黄色的画面中主体为一个书写在沙地上的篆体“东"字,细看可以发现,这个充满东方传统味道的文字笔画结构却是由英文单词 “EAST”的字母组成,而这个单词在英文中也是”东方"的意思。将海报倒置,文字笔画则又组成了“WEST”。他将英文单词 “east”与“west”巧妙融合在同一个古老的中国文字中,既涵盖了此次展览的主题“east meets west”,同时又体现了东西方文化的交融。砂砾中的传统字体也体现出古老东方文化的神秘与沧桑。

受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影响,陈幼坚的招贴设计最明显的风格特征就是“东情西韵、文化交融”,这种文化交融的“东情西韵”使其作品在具有浓郁本土性特征的同时又具有强烈的世界性。例如,陈幼坚的系列招贴设计“一样米养百样人”就是东西融合的典型例子。此幅招贴设计运用吸管、筷子、冰棒棍等与“食”有关的东西,排列成几组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动画形象的几何线性剪影,包括李小龙、玛丽莲梦露、阿童木、米老鼠等形象,作为东西方文化象征的几组剪影同时出现在同一幅画面中,相互借鉴,体现了东西方文化的交融、融合。又如,第五届国际美浓陶磁大赛陈幼坚个人讲座宣传海报“古今”,该海报平分为红白两部分,下部暗红色色块中是中国书法“古“字下半部分,上半部分白色色块中以一个刚发出的嫩芽的轮廓与”古“字笔画相连接,处理手法十分简约,却将海报“以古现今东情西韵”的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极富东西韵味。

二、靳埭强:民俗与水墨、儒与道

靳埭强善于将中国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将东方精神与西方理念相互融合于设计创作中;靳埭强认为:学习西洋的东西,不应全盘接受,而要在中国传统中挖掘优秀的东西作为根本,学习别人,要着重了解别人怎样将其传统于现实中形成独立风格的经验,从而启发自己在本土情况下创造自己的设计风格。

靳埭强从 20 世纪 80、90 年代起,创作出大量体现东方特征的个性鲜明的作品;靳埭强的海报创作与自然、传统相融合,赋予海报以生命内涵,创作出了许多合乎自然与心灵的艺术佳作。

1988年靳埭强为“香港现代中国艺术家联展”其设计的宣传海报中 ,他运用水墨与蠟笔这两种东西方完全不同的绘画工具来呈现太极图,蜡笔线条疏密有致,墨色浓淡合宜,用红与黑色来装饰传统的太极符号,将红黑太极比喻成东西方文化的相会,以碰撞与融合来构建东西文化的桥梁,来表达中德艺术的交融与合作。靳棣强从传统图形中汲取灵感并进行创新,把中国传统文化传递到国际艺术视野,凸显华夏民族特色,更加深了其海报作品的宣传与推广作用。

文字在海报设计中常作为一种很重要的视传方式。中国书法是一门艺术,其演化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审美上,书法本身就是一种图形美、生命美。靳棣强酷爱书法艺术,在他许多设计作品中都可以看到文字与水墨相结合的身影。

1995年靳棣强参加台湾印象海报展所设计的文化招贴作品《汉字》山水风云系列作品将传统书法融合水墨效果的山、水、风、云四字为背景与古代文房四宝相结合,字中带画,使人过目难忘。靳棣强凭借着自身深厚的书法造诣,将中国书法虚实相生、形神兼备的审美特征与现代表现手法相结合,产生出更加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整个系列完整突出主题,形神契合。

三、田中一光:简练、单纯

田中一光是日本卓有成就的平面设计家,他把日本传统文化融入到设计中去,同时将现代设计理念揉和到日本传统艺术中,作品带有明显的个性:优雅、素净、简约和单纯,富有一定的表现主义色彩,设计语言简洁洗练、意境清新、形式优美,在融合东西方传统美学观念与东西方文化特征之间,有独到的思路与手法,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视觉语言,以及鲜明的个性,在日本设计界掀起了一场对传统精神的再创造运动。

田中一光的作品没有那种类似“罗可可式”的烦琐和纤巧,而是具有一种原始的生命 力,清澈浑朴。他创作的《札幌冬季奥运会》海报(未被实际采用,但后来获波兰国际海报双年展特别奖)分为相同图形,黑白色调相反的上下两部分山群,形成一种对比,其布局吸收了日本民间装饰艺术经典“琳派”的风格,对空间进行程序化的处理,表现雪山群的线条非常大气自信。山石因错落的弧形状排列,从而形成独特的张力平衡着整个画面,使无意义的形成为有意义的处理,显得幽默、机智。

田中一光的能剧海报作品多以土生土长的日本传统形象能面为基本设计要素,且对能面形象进行了精心设计,舍弃多余的细枝末节,使其主题形象简约明快,同时又达到传神的视觉效果。另外,他又将设计主题安排在严谨理性的方格骨格当中,通过色彩与虚实关系的中介作用把严谨的方格和自由的能面这些原本属于两极的造型统一到了一起,既是国际主义风格的再现又表现了东方的意境之美和神秘气息,充分体现了设计家对平面语言的精妙把握。

总之,本文重在分析两国设计师现代民族风格作品中的传统渊源,虽然没有直接比较这些作品的差异,但民族风格作品具有明显的文化传承性特点,在风格和图形元素、色彩等方面都流露出本民族的独特气质。两国民族在传统审美意识和图形风格方面的差异自然也体现在现代民族风格作品中。

参考文献:

[1]吕敬人.翻开——当代中国书籍设计[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4.

[2]郭应.设计作品的名族风格——靳埭强设计风格的形成[J].美术家(台湾).1988(10):18.

(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猜你喜欢

文化交融海报设计传统文化
健康防护系列海报设计
节日海报设计
海报设计中的自然美与艺术美
陆方 海报设计
论李安电影的中西文化认同
论述满族文化的特征及对汉族文化的影响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