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三冲刺阶段文言文复习指津

2016-05-30陈小强

广东教育·高中 2016年4期
关键词:断句冲刺常识

陈小强

高三转眼开始进入更为紧张而关键的冲刺阶段,我们在进行了第一轮文言文复习后,在此阶段应该如何运筹备考,才更有针对性,更具实效性,使我们在高考兵家必争的文言文阵地中斩获佳绩?在此,提出几点备考意见,以供参考。

一、考前一百天,常识常常见

2015年全国课标卷文言文客观题出现了一道新题,那就是考查考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了解情况。这道题考查的是最基本的识记能力,层级A级,层级虽低,但相信大部分考生都会轻松不起来,因为面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浩如烟海的文化常识,即便仅是识记其中的一小部分,那也是令人发憷的浩大工程。在冲刺阶段考生如何强化对常识的有效识记,攻破记忆壁垒呢?我们认为:

1. 细水长流,百天“忆”始。文化常识的识记,因为量大,故要耗时,所以考前100天就要在原积累的基础上,升升温,忆忆旧,细水长流,每天不一定要花很多时间,而是利用零碎时间“过过眼”,“入入脑”,让已经陌生的常识变熟悉,让尚存的旧知得巩固。对熟者可一带而过,对陌生难记的则做好标记,抓反复,反复抓。一定谨记:常识常识,常见常识。

2. 分门别类,专项识记。古代文化常识内容丰富,包罗万象,高考主要从八大类别考查:姓名字号、古代职官、天文历法、古代地理、科举制度、风俗礼仪、饮食器用、音乐文娱。很显然,我们识记时要注意科学有序,分门别类,专项记忆,逐项攻破。特别要注意的是,在某一大类别之下,要精分好各小类型之常识,如“姓名字号”类,又细分为:直称姓名、称字、称号、称谥号、称官职、谦称、敬称、贱称等。而“谦称”,又可再细分为:(1)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2)古代帝王的自谦;(3)古代官吏的自谦 ;(4)读书人的自谦;(5)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时的自谦。只要我们做个学习的有心人,必然会成为一富有“常识”的人。

3. 融入情境,理解巧记。常识并非要死记硬背,有些只要稍微联系文本,融入语境,即使平时从没见过,亦可迎刃而解,例如2014年高考全国大纲卷“解褐”的解释:指脱去平民穿着的粗布衣服,换上官员服饰,比喻开始进入仕途。只要结合文本句子“永淳初,解褐婺州参军事”的语境,简单翻译:永淳初年,出仕任婺州参军事,即可判断其解释是正确的。

其次我们可联系所学课文内容知识,辅助理解记忆文化常识,例如:“庠序,指的是古代的地方学校,后也泛称学校或教育事业。《孟子》中有:‘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只要熟悉课文《寡人之于国也》的考生,判断此题不费吹灰之力。

再者,我们要善于利用我们所学过的文言文知识、文言现象,加以理解记忆,例如,“‘故事有多种含义,也指一种文学体裁,文中用以表示旧日的典章制度。”这其实考查了文言文的古今异义,而这个词考生是比较熟悉的,根本不用死记,结合文本语境即可。

最后,我们还可以联系影视作品或其他自己熟悉的艺术样式,融入某些情境,就可轻松唤起记忆。如2015年全国课标卷:“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大量的影视宫廷剧都会提到“太子”这一角色,相信不少考生都知道太子是王位的接班人,具有唯一性,所以可轻易判断出这一解释是错误的。

二、考前六十天,回眸知识点

首轮文言备考,考生已经比较系统地复习了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点。而60天冲刺阶段的复习,不在于全面系统,而在于突出重点,突出实战与实用。

例如对于文言实词的复习,我们主要掌握常用词,重点义即可,删繁就简,突出实用与效率。所谓常用词,是指那些古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而不是那些冷僻的使用频率很低的词。所谓“掌握”就是要用古今对比的方法,弄懂并记住这些常用词的常用义,特别是那些细微差别。如《汉书·霍光传》“光与左将军(上官桀)结婚相亲”。初学者质疑:霍光是男的,上官桀身为左将军,自然也是男的,说二人“结婚”,不可理解。其实“结婚”在古代指“联姻结亲”,这里指霍光的长女嫁给上官桀的儿子做妻子,双方成了“亲家”。可见应该从古今比较之中逐步掌握这些常用词。

在整理文言词语时,没必要将常用实词的每个义项都列出,弄得眼花缭乱。比如看“见”的“见”:只须强调“见”有表“被动”的意思以及“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相当于‘我,词性副词”即可,记准两个例子“信而见疑”和“慈父见背”,剩下的“看见”“拜见”“召见”“会见”“见解”等跟现代汉语中的“见”都有关系,容易理解。再比如危险的“危”,考生一看到“危”便想到“险”,其实在古汉语中“危”经常做“正直”“高”解,例如成语“危言危行”(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诗歌“危楼高千尺”等。文言文如果考查“危”的“危险”“危难”“危害”义项,大概考生都能掌握,只有“正直”“高”难以掌握,那么就要在复习时重点注意这些和现代汉语不同的义项,掌握了这些不同,其他的义项基本就可以应付裕如了。

三、形意两相联,句断分秒间

断句题相对而言应当是一道可轻松笑对的题型,只要考生们能从“形”“意”二字上做足功夫,准确断句当是“秒杀”之事。

所谓“形”,主要指外在的形式、特征、标志等,我们据此可进行快速断句。具体“形”法包括:据语法结构断句、据虚词断句、据句式特点(对偶句、对应句、排比句、顶真句等)断句、据修辞断句、借助文史常识(人物的名、字、号、谥号、年号、地名、官名等)断句、据总分关系断句、特殊动词(“曰”“云”“言”等)断句。

所谓“意”,指的是内在的含义和意蕴,包括对重点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义、特殊句式、固定句式等的意思理解和句子意蕴的挖掘解读。

有些句子,单从外形特征,就可迅速断句,可以不必咬文嚼字,过多纠缠于某些难懂字词的意思解读;有些难度较大句子,则重点从内在意思理解上突破,再加以外“形”辅助,准确断句,当为易事。

四、翻译何沉甸,精译文之言

翻译分值达10分之多,占文言文总分值一半还多,分量之重,考生自知。在冲刺阶段的文言复习中,如何让句子翻译更准确精当,我们针对考生在翻译中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几点看法:

1. 要勤于动笔,用心总结,口头大师,笔头侏儒。翻译是要求动笔的一道题型,不少考生却嫌“麻烦”,嫌“耗时”,只喜欢口译,只喜欢“心领神会”,而懒于动手笔译,这种做法是要不得的。因为翻译要求字字落实,如果不写在纸上,你如何校对答案,如何精确比对,从而发现问题,做好批注,及时修正呢?

所以建议考生在冲刺阶段,一定勿嫌麻烦,多动笔头翻译。除了翻译文段所提供的那两个句子外,可以扩大范围,在文本中自己再挑选三五个文言知识点富集、文言现象较突出的句子进行翻译练习,这样不但增加了练习量,也增强辨别得分点意识,提升准确翻译能力。同时还要把翻译中的一些重点字词、易错字词等记在笔记本上,时时复习。切记千万勿做口头上的大师,笔头上的侏儒。

2. 要瞻前顾后,联系语境,急于求成,欲速不达。不少考生做翻译题时,有一个坏习惯是:为了节省时间,不回归原文,结合语境去理解翻译,而是直接就“硬译”。殊不知,此举反而欲速则不达。例如,“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有些考生把划线句子的“任座”不假思索,翻译为“在座的各位”,其实只要联系下文,很容易发现“任座”其实是一人名,根本无需翻译。这些浅显的错误,只要稍微联系上下文语境是很容易避免的。所以要记住,当碰到个别字、词、句一时无法理解时,就需要根据上文、词义的惯性来顺推,或根据下文的语脉、文义来逆推。

3. 要对比旧知,谨慎选取,率性大意,谬之千里。课外翻译貌似新知检测,其实乃旧识考查,只要我们将平日积累稍加激活与挑选、提取,就能击破译句中潜伏的各个得分点。然而,有些考生却并非深思而慎取,而是率性随意,不细比对,结果自然谬矣。例如:“光斗能知人,往往所取士能预决其得失利钝,后皆卒如其言,无一爽者。”对于“爽”字的翻译,只要比对平时所学:“屡试不爽”“丝毫不爽”“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再联系上文语境,很容易就能准确译出是“差错”的意思。但有些考生却把它译为“爽快”“痛快”,显然是把平日“心情很不爽”的现代文含义不加比对地率性引入的结果。

4. 要字字落实,直译为主,随心意译,易遗宝珠。“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字字落实”,这是翻译的基本要求,但在实际翻译过程中,总有不少考生没有做到“字字落实”,同时遇到不会翻译时,则把“意译为辅”变为“随心所译”,结果造成该译的重点字词被明珠蒙尘,轻易遗落。如:“管、晏暴君之过,取身后名,吾不为也!”不少考生以为“暴君”是一个名词,所以把“管、晏暴君之过”译成判断句:“管晏是一个暴君。”而“过”字因不理解,所以干脆不译。实际上,“管、晏”指管子、晏子两位贤臣,“暴”通“曝”,“揭露”之意,“过”指“过错、过失”。因为字词翻译未落到实处,随意性也较大,所以翻译的句子意思偏差太大。

五、阅读整体先,检索快马鞭

考生常易犯的毛病,就是不能先将整个文段大致看懂后再去解答题目,而是对文段浮光掠影地扫一遍随即答题,解答不下去时也只回头一扫文段的只言片语后再硬着头皮作答。这种方法,欲速则不达,准确率会很低。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提高文言阅读的效率,做到又好又快,我们认为在冲刺阶段考生一定要做到:强化整体阅读意识,提高检索能力。

实践证明,有效地训练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或准确地解答文言文试题,最重要的就是要善于从整体上把握文义,或叫整体把握文章,理解大意,从整体(如中心、大意)到局部(如字词句、层次、关键词语等)把文章了解透彻;否则就会犯望文生义或断章取义错误。面对一篇文言文,通过整体阅读,应能快速准确地检索出如下的信息:写的是什么人,其生活在什么时代(朝代),具有什么特点,干了什么事(起因、经过、结果),这些事有什么意义,文中还涉及了什么人,人物之间的关系怎样等等。检索出这些信息,就能快速把握思路,分清层次,理清关系,把握主旨,也更有利于准确完成“归纳概括”题。

纵观近十年的高考文言题,“归纳概括”题一般以“找出符合(或不符合)原文意思的选项”的方式出现。究其各选项的出错方式,可归纳为“误用因果”“事件杂糅”“无中生有”“颠倒是非”和“词语误解”几种类型。只要认真读懂原文,理清脉络,深入思考,仔细辨析,从句间关系、条件限制、原文有无表述、表述是否恰当以及词语解释等方面入手,对照选项逐一检索筛选,最终就会做到去伪存真。

六、考前三十天,文段天天练

在高考前一个月里,除老师布置的文言任务外,我们建议每位考生每天做一篇文言文阅读(包括翻译),其目的,就是为了保持良好的语感,最好选择附有答案的习题,以方便自己及时了解检测结果。这个阶段的练习特别要注意速度和效果,并时时做好失误笔记,反思原因,及时调整方法与心态。

七、踌躇意志坚,横刀立马前

最后,是对考生的提醒与希冀:一段未学过的文言文,即使是浅易文言文,也有一些词句是一般考生不能透彻理解的。对这些地方,能猜个大概意思即可,不必深钻死抠。因此说,对文言文阅读不必畏惧,消除一切顾虑,以轻松的心态“轻装上阵”。同时,也希望考生们一定要有自信心,要有必胜的坚定信念,横刀立马,拿出奋战沙场的勇气,有志者,事竟成。

责任编辑 彭 琳

猜你喜欢

断句冲刺常识
冲刺
靠不住的常识
文言断句判断法
冲刺
“断句” “密码”费人解(二则)
近视600度以上,这5条常识务必知道
妙用标点巧断句
回归常识
向着自贸区冲刺
孕期最后的冲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