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方法

2016-05-30尼玛次松

大东方 2016年8期
关键词:有效方法课堂提问小学数学

尼玛次松

摘 要: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所以教师上课提问难易要适中,确切明白,切中要害,使学生的疑虑之情,困惑之感,在老师指导和自己的思考中逐渐消失,直到弄懂学会。课堂提问是教学艺术的综合反映,好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方法

一、小学数学课堂提问行为现状分析

(1)粗效提问,实效不高。教师往往随意提问,甚至流水式提问而导致“满堂问”,且所提的大多是低思维度的问题,学生常可用“是”或“不是”、“对”或“不对”回答,这种看似活跃的课堂气氛,实质上是在为教师的教或板书“填补空档”服务,教学实效不高。

(2)教师提问多,学生提问少,比例严重失调,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为此,分析数学教学的特点,从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出发,教师亟待对自身的课堂提问的原则和方法加以研究。

二、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原则性

1.课堂有效提问具体性原则

小学生的思维活动一般是从直观和表象开始的,是由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活动更具有直观性。所以,教师在课堂提问中,一定要具体形象,如我在教学余数这一概念时,先出示9个苹果,提问:①这里有几个苹果?②把它平均分成2分怎样分?小朋友想不想知道这个数的概念呢?通过直观演示,具体提问,让学生在直观和表象中得出“余数”的概念,学生学得轻松,且易于理解。

2.课堂有效提问适时性原则

课堂提问要抓住时机,看准火候,但不能问题提了不少,比较容易,学生往往一下能作出判断。“是”、“对”、“不对!”这样的提问随心所欲,想问就问,往往起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精心设计的问题,要在教学关键处提问,这样给学生提出思维的方向,巩固所学的新知识。例如,我在教学小数加减法以后,通过讲解例1,学生能得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于是,我出示了巩固练习题:妈妈上街买菜用去了4.4元,付出50元,应找回多少元?学生尝试练习中,出现50-4.4=6(元)。我就问了:“计算小数减法时,应该数位对齐,是不是末尾对齐呢?整数有小数点吗?”这一问,学生马上举手了,“老师,50的小数点在0的右下角,50-4.4应该等于45.6”。原来这一问,一些学生把数位对齐,误解为末位对齐,才意识到错误,于是马上纠正。在以后的练习中也很少出现差错,抓住关键提问,给学生提出了思维的方向,从而有效地达到了教学目的。

3.课堂有效提问集中性原则

提问活动是全体学生同教师的信息交流。提问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光靠几个尖子生来撑门面,对差生,先让他们回答浅显易懂的问题,对优秀生则让他们回答难度大一点的问题,使学生有“刚好,不致灰心、失望”的那种窘迫感。这样,学生上课积极动脑,既发展了思维,又学到了知识,掌握了本领。

三、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阶段性

1.铺垫引新,激趣见疑

我们的教学不仅要用有趣的形式来吸引学生,更要激发学生内在认识要求,例如教学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上课一开始,教师出示一支粉笔,说明一支粉笔可以写50个字,接着在黑板上写“分数应用题”五个字,然后,出示一组提问:①这支粉笔中已写了的占这支粉笔的几分之几?②还剩几分之几?③剩下的还可以写多少字?怎样求?这里通过直观演示,激发了学生的学生兴趣,又复习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知识基础,引入新课,有趣有效。

2.设疑授新,启发解疑

这一阶段是新授知识的开始,也是激趣见疑的继续。教师在这一阶段中必须发挥其主导作用,要保持并继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思维性问题:①怎样求剩下的粉笔还能写多少个字?②你能用几种方法解答?③各自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是怎样的?④解题的关键是什么?在学生讨论质疑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巩固新知,引疑强化

课堂提问要求渐进性,不断加大难度,把思维引向深入,在学生基本掌握了解答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方法后,接着提出以下几个问题:①老师第一次写了这支粉笔的1/5,剩下的还可以写几个字?②第三次写了第二次的1/2,剩下的还可以写几个字?③第四次写的比第三次多1/2,剩下的还可以写多少字?学生在解答这些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时,可能出现思维上的障碍,要通过学生讨论,作分析图,教师的指导,让学生探求解答的方法。

四、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启发性

1.在知识的“生长点”上启发提问

教师要善于抓住新旧知识的生长点,提出富有启发性问题,使新旧知识有机组合,形成知识链。如教学“异分母分数相加减法”,我设计这几个提问: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②怎样把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转化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2.在知识的归纳中启发提问

在每堂课、每一章节,教师必须帮助学生总结学习内容,例如学习了比的基本性质后,我提出了以下问题:①本堂课,你掌握了哪些知识?②比的基本性质是什么?③比的基本性质与分数的基本性质及商不变,性质有什么关系?设计以上三个问题,可以使学生既归纳了本堂课新授课内容,又把以前学过的与比的基本性质有密切联系的两个性质进行了区别比较,把这三个知识点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总之,课堂提问不仅要使学生“通其义”、“得其要”,而且要“指点”学生掌握“下手”的方法。一节课时间,为了尽可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提问就要精心设计。让学生人人参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彦华,小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基础教育,2011(09).

[2] 黄 明,课堂教学中有效的提问艺术[J],中国教育文摘, 2006(01).

(作者单位:西藏拉萨市达孜县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有效方法课堂提问小学数学
数学课堂提问七要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无人驾驶智能车障碍检测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