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基层干部运用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能力的思考

2016-05-30张书旗

经营管理者·中旬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法治思维基层干部能力

摘 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是坚持党的依法治国方略理念的具体体现,也是党员干部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则。但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党员干部忽视法律,决策不依法、遇事不讲法、办事不懂法、自己不守法的现象依然存在。因此,深刻理解提升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能力的必要性,努力探寻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能力的路径,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基层干部 法治思维 法治方式 能力

习近平同志在《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一文中指出,要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工作重点放在基层,努力把各项工作和举措落实到基层。可以说,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的高低,关系法治国家建设的进程,关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提升基层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能力的必要性

提升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关键所在,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党员干部素质能力提出的新要求。特别是对于身处基层、工作在一线的广大基层干部来说,提高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尤为迫切和重要。

1.我国面临现实情况的迫切要求。社会矛盾越来越尖銳,人民群众依法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要求执政党学会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事情、化解矛盾。法律本身对于基层政府和政府机关公务人员依法办事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了,法律越来越完善,依法行政的依据更加充分了。但是法律是两面刀,一方面让政府有更完善的法律可以依法办事,另一方面法律也给政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法律多了之后约束更多,政府如果不依法办事,管理起来就更难了。

2.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要求。群众路线最核心的问题是从根本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人民群众的意志、利益、主张、愿望体现在宪法和法律中,宪法和法律是执政党的主张的体现,也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严格按法律办就是最好的实现了人民的意志,最好的维护了人民的利益。所以按照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就是按人民群众的要求来解决问题,就是最好的贯彻了党的群众路线。

3.走向世界的现实需要。面对民主和平发展的世界大势,面对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大势,面对市场化的世界趋势,面对人类文明的基本走向,我们向世界展示一个走工业强国之路、科技强国之路、人才强国之路、教育强国之路、文化强国之路……。今天,我们更要走法治强国之路。法治是中国的强国途径,法治强国是中国走向世界的战略目标。

二、提升基层干部法治思维能力的主要路径

为有效提升基层干部运用法治思维能力,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基层干部要自觉树立法治意识。要着重培养“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四种意识,用法治维护公平、保障发展、惠及全员。

1.1学法意识。加强法纪法规学习。重点掌握有什么权力、边界在哪里、行使的程序是什么、不依规行使应承担什么责任等,提高依照规定权限、程序行使权力的素养。加强法律逻辑训练。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有法律规定的,遵循法律规定,有规范约束的,按照规范执行,都没有的,在处理时也要遵循法治基本原则。注重法治实践锻炼。运用法治原则、法律规则思考解决问题,能够识别自身和他人什么样的行为是规范的、什么样的行为是不规范的,对不规范行为、隐患能够迅速的纠偏和改正,对自身权益受到侵害的,可以进行有效的申诉和救济。

1.2尊法意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对于法律已经进行约束的内容,明确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没有超越和例外的特权,只有遵守和执行的义务,杜绝超出法律约束的随意决策、违规决策。尊重法律权威。对于已经制定出台的法律必须遵守和执行,不能随意改动和任意解释,不能因质疑法律本身,而在执行的时候打折扣。

1.3守法意识。遵守规则。要按照既定的规则办事,在兼具灵活性和包容性的同时,时刻绷紧规则的弦,不能以具体事件特殊办理,来突破规则的界限。自律自觉。加强自律意识,把约束当作保护、爱护和防护,把监督当作是对自己和他人真正的关爱和负责,既深刻地理解监督对事不对人无需抱怨,也清楚地意识监督没有例外不抱侥幸,在思想上筑牢防线、道德上守住底线、行为上不碰高压线。

1.4用法意识。养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思维方式。在开展工作时,从权利(权力)与义务的角度来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首先考虑制度是怎么规定的,是否于法有据。即主体是否有作出此种行为的权利(权力),对方是否有如此行事的义务;其次看有没有事实的依据。即在执行中要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结合事实情况,正确适用规范制度。此外,还要严格按照具体的程序来处理事情,在执行时不逾规、不逾矩。

2.健全监督机制,压缩人治思维空间。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既要靠党员干部的高度自律,同时又要靠监督机制的制约和约束。因此,要大力实施各项公开制度,加强和改进党内监督、行政监督、社会监督等各项制度建设,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完善质询、问责机制,强化对党员干部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监督检查,健全问责制度、规范问责程序,真正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失职要被问责,违法要追究。

3.完善激励机制,促进法治思维的养成。加强激励机制建设。要坚持法治政绩导向,把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决策纳入对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内容,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并以此作为选拔、奖惩、晋升、晋级的重要依据。要通过鼓励、奖励、晋职、晋级等激励机制,引导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去思考和解决问题,重视提拔使用法治思维意识强、善于用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维护稳定、推动发展的优秀干部。要有计划的培养、选拔 、任用一批具有法律专业背景的领导干部,形成党委政府选人用人的正向激励引导机制。建立适应科学发展观和法治内在要求的干部法治绩效综合评价体系,引导法治思维成为基层干部主动、自觉的惯性思维方式。

4.提高法治思维中的科学素养,加强基层干部决策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基层干部作为社会公平正义的维护者,随现代科技的进步不断更新原有经验,提高现代科学素养显得尤为重要,如对视听资料证据的判断、网络交易习惯的认定等。基层干部的法治思维如果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不断更新原有经验,以法治思维进行决策,必将加强决策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作者简介:张书旗(1970—),河南省社旗县委党校高级讲师,研究方向:党建、领导科学。

猜你喜欢

法治思维基层干部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有坑没萝卜,有人留不住 不能让基层干部“心不安”
基层干部为何“左右为难”
基层干部“累”在哪里?——应当累在服务为民,而不是形式主义
一些基层干部“血不再热”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运用法治思维做好秘书工作
法治思维视角下的艺术管理学科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