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论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的互补性

2016-05-30宋帅辉

经营管理者·中旬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协商民主互补性

摘 要:中国的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在批判的吸收了国外民主形式精华的同时,也根据中国的文化与实践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形式。但是,无论是选举民主还是协商民主都不能单独的承担起人民当家做主的重任,只有将二者的优势与不足相互结合,互相补充才能够更好的实现人们当家做主。因此,本文以浙江温岭的民主恳谈会为例,探讨了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在各自实践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以促进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在实践中更好的补充。

关键词:选举民主 协商民主 互补性 温岭民主恳谈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这不仅仅是协商民主从学术探讨走向社会生活的重要标志,也体现了党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同时,选举民主作为另一种重要的民主形式,仍然是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另外一种重要的途径之一。无论是选举民主还是协商民主,都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当前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现实的重要民主形式。如何在民主实践中更好的将二者相结合是当前民主政治建设中的一个重要议题,而浙江温岭的民主恳谈实践则最先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一、作为两种民主形式的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

选举民主是人民当家做主的最重要的表现方式和实现形式。民主作为人类社会一种文明的政治制度,百余年来一直是中国人民孜孜不倦追求的理想目标。对于如何实现民主、实现什么样的民主,一直是整个人类社会所追求和探寻的重要目标。经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国共产党领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本国实际相结合,建设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在中国第一次实现了真正的人民民主,并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以选举民主为基础,创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将民主与集中相结合,最大限度的维护和实现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相比于西方的金钱民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以少数服从多数为原则,将民主与集中相结合,具有巨大的优越性,首先,选举民主以保障公民的选举权为为前提。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每个公民不分性别、种族、民族都平等的享有宪法和法律所碎丁的权利和义务,公民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这是受宪法和法律所保障的。而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公民虽然也平等的享有包括选举权在内的各种政治权利,但是这种权利在实践中受到资本的控制,其实现程度与公民个体的收入、地位等有着直接的关系。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中国人民创造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是最符合本国人民群众要求的,是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长期奋斗和艰苦探索得来的,既遵循民主发展的一般规律,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它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有利于国家政治稳定,能够调动起广大人民建设美好幸福生活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坚强政治保证。协商民主是新时期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主要形式之一和重要补充。民主在产生之初孕育着协商,即人民在选举过程中并不是直接的进行投票,而是要通过一定的交流与沟通来实现政治观点的碰撞,达成彼此的妥协来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一般而言,协商民主是人们通过公开、平等、公平的方式来表达意见和建议,实现利益诉求的一种民主形式。协商民主以建立平等协商、对话、协调的机制为保证,以达成各方利益表达、各种矛盾化解为重点,以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为取向,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协商民主在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中的兴起同国外协商民主兴起的背景不同。西方协商民主的兴起是对自由民主缺陷的反思,而中国协商民主的发展是根植于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和人民当家做主的现实条件。因此,中国的协商民主在批判的继承和吸收了西方协商民主的精髓的同时,更加体现中国特色,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与和谐社会的理念。从当前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来看,中国的协商民主契合了人民当家做主的需要,顺应了当前社会转型过程中对民主制度供给的要求,有利于维护全体人民的利益,缓解了社会矛盾的激化,对于维护当前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中国的协商民主并不是一种万能的民主,也不具有普世价值,需要选举民主进行补充和契合才能更好的发挥其作用。

二、协商民主:选举民主的重要补充

协商民主作为选举民主的重要补充,其对于完善选举民主的不足,化解当前民主政治发展过程中的不足具有重要的作用。“协商民主能够化解选举民主中多元的利益矛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市场的发展催生了多元的利益主体,多元的利益主义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为了更好地实现其经济利益也开始通过政治利益的诉求来拓展经济利益。因此,多元利益主体开始参与到政治生活当中。同时随着社会各阶层的流动、分化和组合日益加快,利益关系和社会矛盾日益复杂,社会各阶层特别是新的社会群体的物质利益要求和政治利益诉求日益增强,对于社会管理的参与呼声也越来越高,单独依靠选举民主已经不能够满足民主对于民主的需求。2015年2月,浙江温岭通过民主协商的方式对政府公共预算进行了“恳谈”。浙江温岭政府预算的恳谈最早开始于2005年。温岭首创公众参与公共财政预算的“参与式预算”民主恳谈会。在各地还在关注政府“晒账本”时,温岭的预算“改革”已将政府财政预算交到人大代表和群众代表手中,让他们“过过堂”,共同管住政府的“钱袋子”。在2015年溫岭的政府财政民主恳谈会上,主动报名人数、实到人数、收集到的意见……均达到了历年之最。正如温岭时任人大主席张敏亮所言,“现在代表对政府公共事务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预算审查的能力越来越高。”张敏亮说,过去政府相对被动,而现在政府真正放下了架子,公开所有预算让老百姓来“把脉”。在会上,参与协商的民众代表对镇政府的财政计划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例如,有的代表提出,“许多国有资产可以盘活的没盘活,或者租金明显偏低,这些都能为镇里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为什么不好好利用起来?”“养老中心投入明显偏低,能不能再追加一部分?”对于这些在恳谈会上提出的意见,经过整理则直接使政府在随后的人大中做出相应的调整和修改。在一定程度上而言,政府、公民、社会三者是一种利益博弈的关系。政府在为公民提供服务的同时,也与公民进行利益上的竞争。但是,我们可以看出,通过民主协商温岭很好的协调了政府、公民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博弈。首先,协商民主最大限度的汇聚了当地人民的利益诉求,使政府的预算最大限度的满足的当地人民发展的利益诉求,使用到了有利于当地人民发展的领域,避免了政府出于政绩和领导人的个人意愿而随意使用的情况。其次,协商民主避免了多数人或团体的强势干预。在温岭的协商过程中,参与的人员既有来自于政府的行政人员,也包括人大代表、普通公民以及企业家等多方人员的参与,参与人员涵盖了社会主要利益团体,避免了协商的片面性与利益代表的狭隘性,实现了利益的最大公约数,有效的维护了温岭当地的社会稳定与和谐。

三、选举民主:协商民主重要保障

尽管协商民主弥补了选举民主在汇聚民意等方面的不足,但是由于协商民主在决策形成过程中决策机制的缺失,因此需要选举民主来进行保障。一方面,协商民主带有先天的不可改变的缺陷,即虽然通过协商可以缓解各方的矛盾利益冲突,但却难以确保每次协商都能够顺利的形成科学和民主的决策。在公民的政治生活之中,协商民主满足了各方利益主体包括弱势群体在内参与政治生活的诉求,然而由于理性的缺失和利益的缺失,尽管通过协商能够使参与協商的主体达成共识,却并不能够根据共识来形成最后的决策。同时,由于参与协商的各方主体由于身份、职业已经掌握社会资源等方面的差异,很可能使协商成为一种精英利益博弈的场所。另一方面,协商不适合于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是政府在公共事务的管理中。政府作为出于公共利益和秩序而存在的政治主体,其在行使服务职能的同时还具有管理职能,而管理更多的是一种以政府为主导的单向性的政治活动,更多的要体现的是政府的管理职能,而不是协商与妥协。2015年7月11日上午,浙江温岭市松门镇人大组织北城、龙门管理区的市镇两级人大代表10多人,对市国土资源局松门分局、市环境保护局东部产业集聚区分局、松门交警中队、市道路运输管理局松门站、市海洋与渔业执法大队松门中队等5个部门和单位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民主评议。在评议会上,5个部门和单位分别就去年以来在打击违法用地、违法排污、城区乱停车、黑车运输、幼鱼保护等重点工作的执法情况进行了汇报,与会人大代表就被评议部门和单位的工作进行了面对面地询问,并结合各自对该项工作的了解,对部门和单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意见和建议。该镇人大一直把做好代表评议政府部门和单位工作,作为保障人大代表依法履行监督职能的重要内容,通过开展工作评议,进一步促进基层单位提高执法水平、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积极助推全镇“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多城同创、交通治堵、保护幼鱼行动等专项工作的开展。温岭市松门镇人大所组织的评议工作作为一项由政府所主导的政治活动,其中就包含着协商的步骤,即如何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利益关系,如何与渔民、拆迁户、交通道路两旁的商户等政治主体之间的协商。就这些工作而言,协商作为其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其功能是为了更好的增进政府行政过程中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沟通和协调,从而减少行政过程中的阻力,保障政府与民众之间关系的和谐。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协商并不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最有效方式,为了保证大多数人的利益,必须通过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形式来决定这些行为,才能够保证这些政府行为在协商的同时能够得到顺利的推进,从而保证整个社会运行的有序与和谐。总之,作为当前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中的两种主要表现形式,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是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重要保障。但是,无论是协商民主还是选举民主都不能单独的承担起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任,只有将二者相结合才能够更好地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浙江温岭的民主恳谈作为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相结合的有益探索,在基层政治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未来基层民主政治发展中,对于如何实现选举与协商更好的契合,仍然需要在制度建设、内容选取等方面作出进一步的探索。

参考文献:

[1]张等文,管文行.中国农村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的互动关系[J].理论探讨,理论探讨,2015(06):35.

[2]参见.浙江百姓民主“恳谈”出政府明白“账”[EB/OL].http://www.chinanews.com/sh/2015/02-17/7072341.shtml.2015-2-17.

[3]参见江文辉.部门工作好不好人大代表来评议[EB/OL]http://www.wl.gov.cn/web/zwgk/zwzx/zjdt/201607/t20160714_187576.shtml.2016-7-14.

作者简介:宋帅辉,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基层自治与协商民主。

猜你喜欢

协商民主互补性
推进基层协商民主建设 促进共享发展
新时期乡村基层民主政治发展中的协商民主问题探究
协商民主与政治协商
政治生态视域下我国政协协商民主的创新对策探讨
我国传统政治文化与协商民主制度的互动关系探析
浅析自媒体与传统媒体新闻传播的互补性
让政协成为探索“协商民主”的主角
企业外部互补性资产管理对象的选择
中国园林欣赏的两种模式及其互补性——对陈从周园林欣赏理论的环境美学反思
企业外部互补性资产管理及其“情境”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