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职教育中校企合作办学的应用

2016-05-30游雪峰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6年5期
关键词:技能型校企中职

游雪峰

[摘 要] 中职的办学目的是培养“技能型高级专门人才”。随着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社会对于技术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

[关 键 词] 中职;校企合作;办学

[中图分类号] G718.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14-0089-01

一、中职教育中校企合作的重要意义

(一)为了促进协同创新,校企合作是必经之路

近几年,我国当前的中职教育存在着教学和实践严重脱节的现象。鉴于中职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有动手能力的技能型人才,如果学生一味地只学习课本上的知识,而和社会实践脱节,那么中职教育就丧失了其特点,在教育界的地位就岌岌可危了。为了培养技能型人才,可以依托企业平台,开展协同培养等方法,使中职学生能充分感受到自己是创新型人才,是提升自我的现实途径。

(二)“双师型”教育模式要依靠校企合作

正如前面所说,中职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一批拥有过硬技术的人才。那么,需要的不仅仅是课堂上的知识,更是在企业实习过程中学习到的工作经验和教训。学校的老师负责给学生讲授课本内容;企业的“老师”教给学生真正的本领,让学生了解到社会上的就业发展趋势和热门工作。

(三)校企合作有利于提升学生职业胜任力

在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时期,社会上对于“高级技工”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多,但是,由于职业教育的不成熟造成的技工缺失,使企业在人才引进方面出现了问题。中职培养出来的是能胜任工作的技能型人才,校企合作促进了书面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结合,提高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掌握了生活的技能。

二、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现行的法律保障中職的校企合作

虽然国家在1996年就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但是直到现在都没有出台下位法。由于本法中对职业教育的部分规定不明确,因此,二十年来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双方缺乏法律保障。

(二)没有相关政策支持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

(1)在没有政策支持的情况下,校企合作没有利益驱动,即使创建了合作也没有已经成型的监督机制、沟通机制来保障继续合作。(2)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与职业资格证书之间的脱节。学校对于学生在专业方面的标准不够成熟。(3)相关政策的不完善导致校企合作在宏观层面上无法发挥作用力,没有相关的专门负责,只能由部门来协调或者发展校企合作。

(三)中职院校缺乏校企合作的战略眼光

现在,部分中职教育依旧和传统的高中一样,把教育立足于书本,与职业教育本质上相脱钩,没有完善的机制来解决学生就业方面的问题。除此以外,对于校企合作的认识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还是停留在办厂等老想法上,缺乏新意,让校企合作止步不前。最重要的是,对于校企合作并没有规划,现在很多中职教育过度重视升学率,只注重考试,不立足于自己的“本职工作”,缺乏对于校企合作的未来规划。

(四)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缺乏利益方面的保障

企业的主要目的是盈利,在以前的校企合作中,没有形成双赢的局面,没有机制保证企业的利益,造成企业在校企合作方面收效甚微,没有动力,既花了成本来经营这项事,又没有给自己带来真正的收益,阻碍了企业与中职合作的积极性。

同时,有些企业在校企合作方面抱有私心,目的是使用学生这种廉价劳动力,没有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校企合作,给自己带来了不便。

(五)校企合作中缺乏行业组织引领

纵观国内外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方面有所成就的案例发现,校企合作一定是有行业组织。随着现在教育管理体制的深化改革,行政部门职能方面的转变,很多中职缺少行政力量的支持。

三、改善中职校企合作的办法

(一)完善校企合作制度,建立相关法律来保障

这是最直接也是最根本的办法。首先应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从法律层面上着手解决这个问题。同时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中职的校企合作,建立完善的机制保障合作,让学校和企业之间形成双赢的局面。

政策方向也应该向学生的就业方面倾斜,使中职真正做到职业化,输出技术型人才,服务于我国进入产业结构调整的大环境中来。

而且应该建立相关部门或者管理队伍专门管理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问题,从实践中找出问题、解决问题。根据实际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政策,使好政策更好地为学生、学校、企业三方做服务。

(二)提高中职对于校企合作的主动性,明确自己的教育定位

针对现在部分中职院校过度追求学业方面的提高,中职院校应该成立相关部门专门处理校企合作的问题,将眼光放长远,与校外企业寻求合作办学的机会,结合社会发展,为学生以后的就业找到突破口。除此以外,应该加强对学生就业方面的指导,致力于培养技术型人才。

(三)给企业提供鼓励型政策

政府可以提供税收优惠等鼓励型的政策以吸引企业的注意,让企业主动与中职院校形成合作关系,并应该派专门的管理人员对于在校企合作过程当中遇到的问题给予及时的解决方案,为企业排除在校企合作方面的障碍,做到院校与企业无缝对接。

参考文献:

[1]董馨,吴薇.基于协同创新理念的校企合作模式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7):59-63.

[2]潘建华,宋芬.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性研究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9):58-60.

猜你喜欢

技能型校企中职
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农村技能型供水管理人才培养浅析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校企合作五反思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浙江省汽车后服务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