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教育校企合作的模式效应及问题

2016-05-30周逖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6年5期
关键词:校企效应中职

周逖

[摘 要] 中职教育的性质决定了开展校企合作的必要性,通过校企合作来强化學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深化合作关系,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过程。开展校企合作,建立校企间良好有效的合作机制,是职教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

[关 键 词] 中职教育;校企合作;合作模式;存在问题

[中图分类号] G718.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14-0088-01

在中职教育中,校企合作是一种互动性的双边合作关系,通过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深化合作,使中职专业的人才有了可以实践实习的基地,而对于企业而言,通过校企合作,能够为企业输送高技能的人才。在开展校企合作的关系中,应该兼顾双方的利益,本着长远合作的发展目标,共同培养人才。

一、中职教育校企合作的模式效应

在中职教育中,校企合作模式是多元化的,校企合作模式的存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无论何种形式,都应该着重分析这种模式的效应,并根据中职教育的培养方向及企业的切实人才需求,来开展更加多元化、更加丰富性、更具针对性的校企合作模式。

(一)助学和顶岗互补模式

在中职教育的过程中,这种合作模式主要是建构在双方共同协商的过程中。针对中职教育中低龄段的学生,由学校和企业来共同针对学生的特点或者专业擅长等来制订综合性的培养计划,这种合作模式中的学生可能是贫困学生,也可能是品学兼优的学生。在培养这些生的过程中,企业作为出资方,通过资金等物质支持来帮助该类型的学生顺利地完成学业。待学生完成学校授课后,将去企业顶岗实习。这种校企合作模式,一方面减轻了学校的负担和学生的负担,使学生,特别是贫困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对于企业而言,这种顶岗实习的方式,能够帮助企业解决劳动力或基础工人不足的问题,缓解企业的人力资源矛盾。此外,这种合作模式对于学生而言,也是一种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经历。待学生正式毕业后,学生自主选择是否与企业签约。而企业也有自主权决定是否与学生签约,这就增加了企业与学生的自主权。

(二)实习与补员互补模式

在中职教育的过程中,可以由学校出面,在企业中建立实习实践基地,安排学生在节假日或假期深入企业进行实习实践。当然由于中职教育专业各有不同,在建立实习实践基地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及规律来合理安排实习实践的时间和地点。这种校企合作模式是当前比较流行的合作模式,主要是因为这类型的校企合作既能够节省中职学校的教育投入,使中职学校以最小的代价或资源来达到良好的实习实践效应,同时还能够实现边实习边教育,实习与教育互动的良好效应。对于学生而言,可以根据自己的安排及课程设计等,选择在不同的节假日深入企业进行实习。而对于企业而言,这种合作模式能够最大限度地解决企业生产旺季,人员不足等问题,实现成本的节约。

(三)优势与服务互补模式

在中职教育中,开展校企合作还可以充分利用这种优势互补的模式。中职学校聘请企业的高级工程师来担纲客座教授或者讲师,由企业员工来进行授课,详细解析实践中的各种技能及问题。同时企业也可以聘请中职院校的老师为新员工、一线员工进行培训。在这种校企合作模式下,双方的成本都没有增加,反而通过优势互补的良性效应,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成本。对于中职学校而言,通过聘请的方式实现了教师资源的优化与整合;对于企业而言,节省了员工培训等投入;对于学生而言,开启了一扇接触社会的窗口。

二、中职教育校企合作的模式效应中存在的问题

在中职教育中,开展校企合作能够有效而全面地深化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无论对于企业、学校,还是学生都是共赢的。但在当前中职教育校企合作中仍存在若干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校企合作规范性不强

在当前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各种类型的合作模式虽然在表面上实现了三方共赢,但由于校企合作开展的时间不长,在具体的开展过程中凸显了各类型的矛盾与问题,特别是校企合作的规范性较低,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校企合作的效应和作用。在开展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应该根据新形势,新问题,构建科学化的管理体系,制定规范的约束文件,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使校企合作真正步入法制化的轨道。

(二)企业覆盖面较窄

在中职教育的过程中,由于中职教育覆盖专业面较广,这就要求校企合作必须积极地走向市场,通过资源优势、学生技能优势等来吸引广大的企业来“寻租”。在当前校企合作的过程中,中职学校被动性较强,使校企合作的企业覆盖面较低,不少学生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并没有在自身最熟悉的岗位上工作,难以收到良好的实习实践效果。

(三)公共服务政策缺失

校企合作的多元化合作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三方共赢,但同时更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并没有开展,这主要是公共服务政策的缺失,政府公共财政投入不足。因此,为有效深化校企合作,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将校企合作的成果推向社会,学校积极寻求公共政策、公共财政的支持,扩大校企合作的范围和辐射面。

在中职教育中,校企合作是一种双向的互利共赢的教育模式,在开展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结合学校、企业、学生及市场化的需求等,探讨多元化的合作模式,真正推动中职教育的实习实践目的,不断培养和提升中职学生的技能素养。

参考文献:

[1]药文岗.谈中职教育校企合作的模式效应及问题[J].中国农村教育,2009(12).

[2]张小建.大力推进校企合作 加速培养高技能人才 开创职业培训新局面:在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视频会上的讲话[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3):9.

猜你喜欢

校企效应中职
铀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效应
懒马效应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校企合作五反思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