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合理界定中职学生顶岗实习期限的思考
2016-05-30徐雷
徐雷
[摘 要] 顶岗实习是中职学校的基本教学制度,是中职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关键教学环节,也是职业教育改革的热点、重点和难点。通过对辽宁省中职学校学生顶岗实习期限的现状分析和对客观规律的理性把握,发现“2+1”人才培养模式下一年期限的顶岗实习仍然存在一些弊端。为此,对于如何合理界定中职学生顶岗实习期限的问题,做了一些深层次的探索。
[关 键 词] 中职学生;顶岗实习;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71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14-0086-02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学制为三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中等职业学校要实行“2+1”人才培养模式,即两年在校学习,一年顶岗实习。顶岗实习是中职学校的基本教学制度,是中职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关键的教学环节,也是职业教育改革的热点、重点和难点。
通过一年的专业顶岗实习,学生可以尽快将所学专业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实现与企业、岗位的零距离接触,逐步树立起职业理想,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练就过硬的职业技能。但基于辽宁省中职学校学生顶岗实习期限的现状分析和对客观规律的理性把握,我们发现“2+1”人才培养模式下,一年期限的顶岗实习仍存在一些弊端。
一、一年期限顶岗实习的现状分析
近几年,我们对辽宁省中职学生一年期限的顶岗实习过程进行了跟踪调研,认为中职学生顶岗实习的期限界定为一年是值得思考商榷的。
(一)在校两年,课时有限,基础不牢
在“2+1”人才培养模式下,中职学生需要在两年期间内完成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及专业实训课等四大教学版块,学习科目总计在26~30门课程之间。以两年4个学期,每学期16个教学周,每个教学周26学时计算,总计学时为1664学时,这样平均到每一门课程的学时小于64学时,即每门课程的周课时少于4节。如此一来,各中职学校在两年间的有限课时内要完成全面、系统的教学任务是很难的,所以各学校在课时的安排上就会五花八门,主要做法有以下几种:
(1)减少文化基础课的课时,增加专业课课时;
(2)对专业课精挑细选,取消所谓的“边缘专业课”,以此满足重点专业课课时;
(3)减少理论专业课课时,增加实训技能课课时;
(4)取消校内综合实训课,以此平衡课时安排。
这样的课时安排势必会造成学生对所学知识蜻蜓点水,由于缺少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熟练的动手能力做支撑,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进一步提升技能的空间就会显得明显不足,出“校门”进“厂门”的跨越会让学生觉得无所适从。
(二)顶岗一年,年龄偏小,定位偏颇
2013~2015年,我们对一些中职学校学生的顶岗实习情况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显示有95%的学生对顶岗实习有着较高的期望值。但中职学生进入企业顶岗实习之际,年龄大都在16~17岁左右,还属于未成年人,这些“未成年的实习生”由于在离校前,较少有机会去体会人际关系的处理,较少承担社会责任,这就使他们走上实习就业岗位后,就业意识淡薄,就业准备不充分,自我定位不准确,缺乏必要的员工意识、团队意识以及应对困难和挑战的心理准备。加之学生自律性较差,自我调控能力缺乏,融入企业集体的进度也比较缓慢,这样就与实习前较高的心理期望值形成较大落差,从而造成他们思想浮躁,情绪不稳定,大都怀着走一步看一步的想法,在一年期限的顶岗实习中,选择始终坚守的不到20%,自行转换实习岗位的现象层出不穷。
除此之外,当学生在实习中遇到小困难、小问题向家长诉苦时,家长的溺爱心理、急于求成心理也在较大程度上左右着学生的去退进留。
(三)转岗严重,实习管理,鞭长莫及
由于缺少对学生职业认同感和健康心态的培养,他们很难把握顶岗实习的实质意义。据调查发现,近三年,辽宁省中职学生的顶岗实习的稳定率仅仅为17.2%、14.7%和19.5%,这样就给学校的实习管理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首先,学生到岗之后的日常管理,学校一般都是通过不定期巡访和电话、网络联系的方式来进行。但由于学生实习驻点分散,实习监管教师往来不便,对偶发事件的处理则显得鞭长莫及,这样学生就会觉得学校的管理没有约束力了。其次,学校在学生顶岗实习期的管理上也缺少为企业服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很多学校的就业指导部门把顶岗实习的重点放在了学生的就业上,殊不知实习工作的好坏是学生能否成功就业的前提。实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就业,但实习并不等于就业。如果混为一团,我们就有可能违背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
(四)用工制约,企业钻营,学生消极
对于中职学生的顶岗实习,企业还缺乏依靠职业教育的自觉性和为职业教育提供支持的积極性,在一年期限的顶岗实习中,企业所持的态度是想招收“招之即来,来之能战”的潜在员工,而非把学生完全当作实习生看待。企业一切为了生产,一切为了流水线上的满负荷运转,出于管理成本利益考虑,对学生的实习过程是能缩就缩。在实习内容的构建上,企业也很难按照学校给出的实习计划完成实习内容,他们往往会根据自身的需要做出调整,对学生的毕业作品和相关工种考证很少融入其中。尽管与学校有协议,但协议条款是软指标,没有强制约束力。
学生和企业员工做一样的工作,但工资却比他们少。学生的实习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学生的实习需求无法满足,他们就会产生厌烦心理,从而造成消极怠工的状态,影响了实习的质量,也失去了顶岗实习的意义。
二、合理界定顶岗实习期限的建议
基于对一年期限的顶岗实习的现状分析,合理界定学生顶岗实习的期限是关键所在。“2+1”人才培养模式应拓展为“2.5+0.5+0.5”模式,即在校学习两年半,顶岗实习半年,就业跟踪服务半年,这是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一)在校学习期限增加到两年半
两年半的在校学习时间更加符合中职学生的成长规律,有利于学生的心智成熟。增加半年在校学习时间,可以保证学生在校期间的有效学时,使学校安排课程更有的放矢,让学生能全面、系统地掌握专业课程。建议各中职学校可以利用这半年的时间,增大以下三种课程比重:
1.实习心理指导课程。出学校进企业,是学生人生的一大转折。无论是顶岗实习,还是岗位就业,关键是要有良好的心态和勤奋肯干的韧劲。这点恰恰是我们学生所欠缺的。加强实习心理指导,重要的一点就是帮助学生做好心理定位,引导学生分析自身的优点和长处。教育学生从身边的小事,从不起眼的工作做开去,对学生的就业观、择业观、事业观加以引导、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明确的职业理想,从而开启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的大门,鼓励学生天道酬勤。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培养和挖掘实习就业典型,邀请他们到校到班交流,从而激发在校学生参与实习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2.职业认同感课程。学生在实习前,大多缺少对企业文化、企业发展、企业精神等方面的了解,不了解就不会喜欢,这也是造成学生频繁转岗的原因之一。学校一定要与实习企业密切合作,让企业的专家走进课堂,走近学生,实习前对他们加强企业认同感的教育,克服学生好高骛远的浮躁心理。只有让学生认可了企业,他们才会爱岗敬业,从而顺利完成从实习到就业的平稳连续过渡。
3.综合实习课程。很多学校校内实习注重的是技能点的操作,却忽略了综合实习的全面性和完整性。综合实习是从学校实习走向企业实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综合实习的任务学校一定要与企业共同制订,必须有知识和技能提升的相关内容,课堂改车间,教师变师傅,作业成作品,让学生逐步适应这个转变过程,这一教学时段可以调整或压缩,但决不能绕开或跨越。
(二)顶岗实习期限界定为六个月
界定学生的顶岗实习期限为六个月最为合理。六个月的顶岗实习期限有利于增进顶岗实习的实效性,使校企衔接更加合理化。这样岗位实习内容得以浓缩集中,实习管理时限也清晰明了,学生技能达标进度也能够心中有数。学校可以采取灵活弹性的学习方式,允许学生将顶岗实习与实际就业结合进行。半年的顶岗实习结束后,本着企业与学生双向选择的原则,实习合格的学生可与实习单位签订正式录用合同,这样也避免了企业用工的钻营思想,学生试用期满即可转正,做到同工同酬。
由于顶岗实习期限由原来的一年缩短为半年,就对学校的顶岗实习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做到“明任务、强管理、重考核”。
1.实习任务不能简单化。顶岗实习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内容的延续,因此,学校坚决不能“无计划、无任务”地把学生甩给企业。学校的教学部门要明确设置各专业的实习任务,与企业共同制定实习计划,把融“技能、技术、素质、态度、智慧、协作”于一体的实习任务下发给学生和企业,这样带着明确实习任务走进企业的学生就不会产生盲目的实习心理,从而增强了学生顶岗实习的积极性。
2.实习管理不能单一化。由于学生顶岗实习企业比较分散,所以實习管理监控尤为重要。学校要建立“学校、企业、家长、学生”四位一体的动态管理体制,学校的就业指导部门要真正走进企业,做好校企衔接,及时解决企业与学生之间产生的问题。学校的专业教师更要走进学生,到企业中帮助学生完成“实际场景中”的工作任务。学生的班主任还要走进学生家长,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以此加强学生的实习稳定性。
3.实习考核不能形式化。实习考核绝对不能是简简单单的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标准。学校要与学生签订实习协议,把实习纪律考核纳入重点,通过学生月报制度、教师巡视制度、企业评价制度等多方面来考核学生的实习纪律,对于不能坚持完成六个月的实习任务,由于个人原因中途离岗的学生,学校坚决不能发放毕业证。这样就会约束一些散漫自由的学生,同时也保障了企业的利益,从而加强了学生实习的自觉性。
(三)拓展就业跟踪服务六个月
虽然顶岗实习的期限界定为六个月,但对学生的就业跟踪不能就此止步,三年学制的结束不一定就代表学校教育的结束,学校的就业指导部门还应该继续前行,为就业学生跟踪服务六个月,定期收集他们的就业信息,并安排专人对信息加以梳理,及时跟进解决问题,为学生做好就业保障工作,更有效地维护学校、企业、学生的三方利益,在这一点上,全体师生应该达成
共识。
基于以上分析,中职学生的顶岗实习期限界定为六个月更为合理。
参考文献:
许建军.对中职生顶岗实习不稳定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其对策[J].中等职业教育,2009(10).